新辅助化疗使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切除后10年生存率可达31%
简介:
--新辅助化疗使12.5%不可切除的CLM患者获益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切除后患者的10年生存率可达31% 目前,结直肠癌仅次于肺癌居癌症相关死因第二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仍然是结直肠癌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
--新辅助化疗使12.5%不可切除的CLM患者获益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切除后患者的10年生存率可达31% 目前,结直肠癌仅次于肺癌居癌症相关死因第二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仍然是结直肠癌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其中结直肠癌肝转移(CLM)患者比例占所有转移的50%~75%,而且30%~35%的晚期转移灶仅局限于肝脏。手术作为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在CLM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未经手术切除的CLM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5%,手术切除肝转移灶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5年生存率可达25%~40%。新一代化疗药物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可使既往不能手术的部分晚期CLM患者重新获得手术的机会。在分子靶向药物飞速发展的今天,能否进一步提高CLM患者的生存率和肝转移切除率是临床医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虽然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可能达到治愈目的,但多数患者确诊时为晚期,病灶已不可切除,预后较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化疗可缩小肿瘤的体积,使原本不能手术的患者转变为可以接受手术治疗。 2004年,法国学者Adam等连续入组了1439例CLM患者,其中1104例初治的不可切除(NR)患者接受了FOLFOX或FOLFIRI化疗,335例可切除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NR患者中,138例(12.5%)患者在平均化疗10个周期后因缓解率较好进而接受肝转移灶切除术。 结果显示,CLM病灶是否可切除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率。病灶可切除患者的1年、3年、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67%、49%和31%,而不可切除患者相应的生存率则分别为90%、46%、30%和18%(P<0.0001)。 上述138例NR患者在平均随访48.7个月时,111例复发,其中肝内复发40例,肝外复发12例,肝内肝外同时复发59例。52例患者再次接受肝切除、42例患者接受肝外手术。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3%和23%,无病生存率分别为22%和17%。该生存率远高于未行手术的患者,但低于初始即可手术切除肝转移灶的患者。 因此,研究者认为,有效的化疗方案可提高CLM的切除率,现代化疗技术使12.5%的不可切除CLM获得根治性肝切除术的机会。这一策略不但手术风险较低,而且奠定了新辅助化疗在不可切除CLM治疗中的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