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肿瘤放化疗科 自1885年提出血脑屏障的概念以来,对血脑屏障的认识已成了制约药物治疗脑肿瘤的瓶颈。为了清楚认识不同脑肿瘤血脑屏障的区别,探索更合理的肿瘤内科治疗方法。我们对脑肿瘤血脑屏障进行了分析研究。其血脑屏障的基本结构特点包括:(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2)毛细血管基膜致密;(3)毛细血管基膜外有星形胶质细胞终足围绕形成的胶质膜。 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 我们分析认为,脑转移癌不能形成血脑屏障。为证实这一理论,我们对脑转移癌、低分化脑胶质瘤(Ⅲ-Ⅳ级)、高分化脑胶质瘤(Ⅰ-Ⅱ级)的血脑屏障结构,从四方面进行设计研究。 (1)免疫组化法,分辨脑转移癌与脑胶质瘤微血管血脑屏障的的差异,证明脑转移癌内的血管没有血脑屏障的基本结构胶质膜。 (2)通过电镜观察脑转移癌微血管血脑屏障的特征与脑胶质瘤的差异。 (3)通过钆喷酸葡胺强化磁共振影像对脑转移癌和脑胶质瘤血脑屏障研究分析 (4)通过羟基喜树碱、特罗凯、易瑞沙治疗脑转移癌进行临床应用研究分析。 一、免疫组化法 (1)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16例脑转移癌和16例脑胶质瘤标本,做内皮细胞标记(CD34)、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S-1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纤维细丝蛋白(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染色,观察其在两类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1): CD34和FⅧ是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膜的膜蛋白。它的存在标志着组织中毛细血管的建立。本实验证实脑转移组织中和脑胶质瘤组织中此两种成分无明显差异,提示脑转移癌与脑胶质瘤都有其自身血管供血。
结果(2): S-100、GFAP、NF、NSE、SYN和MBP是表达神经胶质细胞的终丝或微丝结构,此类成分的存在与否,可表明血脑屏障的基本结构中的胶质膜是否存在。实验证明,脑转移癌组织表达阴性,脑胶质瘤表达阳性。提示脑转移癌内的血管没有血脑屏障的基本结构胶质膜。脑转移癌组织没有形成完整的血脑屏障。
二、脑转移癌电镜观察结果分析
结 论
|
谈脑肿瘤血脑屏障研究与用药治疗简介: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肿瘤放化疗科 自1885年提出血脑屏障的概念以来,对血脑屏障的认识已成了制约药物治疗脑肿瘤的瓶颈。为了清楚认识不同脑肿瘤血脑屏障的区别,探索更合理的肿瘤内科治疗 ... 关键字:谈脑肿瘤血脑屏障研究与用药治疗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