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瘤内注射治疗 瘤内注射治疗肝癌,具有灭活效果好、毒副作用小、方法简便等优点。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入(PEI) 主要利用高浓度酒精具有脱水、固定作用,能引起肝癌组织凝固、脱水和血管内血栓形成从而使浸润区域内的癌细胞坏死。以肿瘤直径≤3cm,结节数在3个以内者伴有肝硬化而不能手术的肝癌为首选,对小肝癌有可能治愈,≥5cm效果差。对于3cm以上的大肝癌由于肿瘤间质结构分离病灶,使酒精弥散受限,以及大肝癌富于血供,注入的无水酒精易被血流冲洗而使细胞毒作用下降,故疗效较差,仅能起姑息治疗的作用。目前,PEI正逐渐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2)超声引导下醋酸注射治疗(PAI) 高浓度的醋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作用,可导致肿瘤组织坏死。有学者认为PAI引起的坏死范围比相同剂量PEI治疗引起的坏死范围大,故PAI较PEI为优。
(3)热盐水瘤体内注射 将生理盐水加热至沸,注入瘤体内,利用其热效应使局部肿瘤组织发生热凝固坏死。有学者用热盐水注射治疗23例直径≤3cm的26个肝癌结节,每个结节注射8~30ml,23例AFP均明显下降,CT示癌结节缩小,未见任何并发症。
(4)中药制剂 斑蟊素治疗瘤体直径>5cm的原发性肝癌者,疗效显著。榄香烯是中药莪术提取物,在本草纲目载莪术有软坚化瘀作用。经现代药理研究,莪术中有效成分β榄香烯可使肿瘤凋亡。有学者通过实验证明β榄香烯乳联合化疗药物MAP(丝裂霉素 8~12mg+阿霉素 40~60mg+顺铂 40~60mg+榄香烯乳 400~600mg+碘化油10~20ml)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明显提高。
肝癌介入栓塞治疗
2、其他局部治疗 (1)射频消融治疗(RF) 通过热消融效应,热能使组织变干燥,继而引起凝固性坏死。它不仅能有效消融癌栓,还能杀灭癌细胞。作为一种有效的微创伤性的治疗手段,射频消融具有操作时间短、创伤甚小、价廉、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但杀伤作用不完全,从而限制了这种方法的推广应用。
该法适应证为: 1)单个病灶小于5.0cm,最好小于3.0cm; 2)肝内病灶少于3个,每个不超过3.0cm; 3)无肝外病灶或肝外并发灶已切除; 4)无外科手术指征,拒绝手术或延迟手术的患者; 5)无凝血机制异常; 6)对化疗无反应或不适宜化疗; 7)并发肝硬化,肝功能较好,且无大量腹腔积液的患者。禁忌证为严重的恶病质者、急性感染患者、不能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和妊娠妇女。
(2)超声引导下激光热疗(HLP) 其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压力效应和电磁场效应,使肝肿瘤凝固坏死。激光治疗形成组织凝固的范围较小,适用于小肝癌。该法与射频消融治疗均作为肿瘤患者的经皮间质性热疗方法。该法可控制97.2%肝内转移性肿瘤,对直径小于5cm和小于5个的小肝癌均有较好的疗效。
(3)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固化治疗(PMCT) 近年来国外已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固化治疗肝癌取得较好疗效。微波固化目前国内外主要用于小于5cm的肝癌。
(4)超声引导下电化学疗法(ECT) 此法又称为直流电疗法,经皮穿刺将铂电极插至瘤内,通以20V以下的低电压,通过电解、电离、电泳、电渗作用,改变肿瘤组织内环境,达到杀灭作用。由于单用该法难以完全杀灭肿瘤,在肿瘤周边常有癌细胞残留,故远期疗效并不理想,结合其他方法能提高疗效。
(5)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HIFu) 系一种既能聚焦定位又能产生瞬间高温的超声加热装置,与微波相比起其具有能深部聚焦,又较小损伤正常组织等特点,该法在国内外尚处实验研究阶段,未见应用于临床的报道。
3 、生物治疗 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生物学、生物工程的迅猛发展,人们提出肿瘤治疗的生物反应调节理论,从而建立了继手术、化疗、放疗后第4种治疗模式——生物治疗。生物治疗不仅能配合手术,而且具有消灭残余肿瘤细胞的作用,近年,由于基因重组技术的进展,获得大量免疫活性因子活细胞因子变得相对方便起来,从而激发了人们对生物治疗的进一步兴趣。目前较成熟的治疗手段有过继治疗和导向治疗。
(1)过继免疫治疗 是将具有杀灭肿瘤细胞活性的自体或同种异体免疫细胞或活性成分现在体外激活或扩增,然后再输给带病宿主,从而达到抗肿瘤效应。术中、术后应用均有报道。免疫活性细胞以自然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CD3活性杀伤细胞(AK)研究较多,细胞因子以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2(IL-2)、干扰素(IFN)居多。
(2)导向治疗 其原理是利用抗肿瘤抗体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携带细胞毒物质特异性杀灭肿瘤。目前人们对不同的细胞毒弹头进行了探索,包括双弹头、肝癌单克隆抗体携带131I和阿霉素、化疗药物、抗体交联物、放射核素等应用特异性抗体和单克隆抗体或亲肿瘤的化学药物为载体,标记核素或与化疗药物或免疫毒素交联进行特异性导向治疗,对肝癌的治疗有一定作用。临床已采用的抗体有抗人肝癌蛋白抗体、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抗甲脂蛋白单克隆抗体等。
抗体示意图
抗原抗体反应示意图
4、肝癌的基因治疗 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核心是多种基因突变和遗传不稳定。有关基因治疗肝癌的研究一直是探讨的热点,人们希望能通过基因治疗为肝癌治疗开创新的局面。本病的基因治疗分为基因替代或修复、基因增强和DNA疫苗3类。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多处于实验阶段,用于临床尚待时日。
5 、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以整体观念根据患者的全身特点辨证论治,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中医中药主要适用于临床肝硬化症状明显而肝结节较小并弥漫全肝者;肝硬化明显而肿瘤甚大者,也可应用中药,但疗效较差。肝功能明显损害的肝癌患者,可先用中医中药改善,以后再用其他治疗。对于手术、放射、化学药物等治疗,可用中医中药作为辅助治疗。对于晚期肝癌,可用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副反应较小,症状改善明显,病情进展减慢,少数患者甲胎蛋白(AFP)下降,肿瘤缩小或带瘤较长期生存。
6、内分泌治疗 肝癌的激素相关性及激素治疗仍在研究中,未得到肿瘤界所有医生的共识,但似乎激素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疗效。至今激素治疗肝癌仍在探索之中。
7、对症支持治疗 许多肝癌患者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常较差,腹腔积液、发热、恶病质、低蛋白血症等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故必须辅以内科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保肝、改善肝脏功能、全身支持以缓解症状,增强体质,为进一步治疗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