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化疗 对于复发的浅表膀胱癌通常采用腔内化疗(见表54-1),其目的是减少肿瘤复发的数目及降低手术切除过程中瘤细胞种植的机会。临床上常用的局部治疗药物有噻替哌、丝裂霉素、阿霉素、卡介苗、干扰素。有效率47%-75%。这些药物对预防手术后(浅表膀胱癌)的复发也有效。 表54-1 1.噻替哌 该药是最早用于腔内化疗的药物,具有明显抗瘤活性。现在仍然是预防复发和治疗浅表残存肿瘤的主要药物之一。通常采用30-60mg溶解在60ml生理盐水中注入膀胱 。依次以平、俯、左、右侧卧位各15分钟轮换共2h。每周1次,共6-8次。有效率约56%。其中半数患者CR。一组随机分组的资料表明,术后30分钟内,膀胱内灌注噻替哌90mg,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可减少复发率及种植率。由于TSPA的分子量较小(低于200),容易被膀胱吸收,骨髓抑制发生率约18%-40%,全血细胞减少不常见。 2.丝裂霉素 被认为是较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方法是将40mg药物溶于60ml生理盐水中,每周1次膀胱内灌注,连用8周,然后改为每月1次×12次,有效率约50%。丝裂霉素的优点是分子量大(334),不能被膀胱黏膜吸收,极少发生骨髓抑制。 3.阿霉素 人们用不同剂量(20-100mg)的方案,每周或每月1次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有效率为31%-87%。低剂量组的疗效差。但剂量高到50mg以上组,疗效似乎亦无明显增高且副作用大。所以认为40mg剂量比较合适。在有疗效的患者中约2/3为CR。使用时将本品40-50mg溶于50-60ml注射用水中,每周膀胱内给药1次×(4-6)次,然后用同样剂量每月给药1次×6次。本品的副作用较大,觉的有局部化学性炎症反应及引起膀胱暂短的痉挛。 另外在欧洲及日本,三甘醇甘油酸酯醚(Epldyl)及鬼白噻吩甙(VM-26)应用得也较广泛。由于这些药物的来源受限及对膀胱的刺激性较大,在其他国家用得并不多。 |
膀胱癌局部化疗简介:
局部化疗 对于复发的浅表膀胱癌通常采用腔内化疗(见表54-1),其目的是减少肿瘤复发的数目及降低手术切除过程中瘤细胞种植的机会。临床上常用的局部治疗药物有噻替哌、丝裂霉素、阿霉素、卡介苗、干扰素 ... 关键字:膀胱癌局部化疗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