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抗肿瘤药 >> 诊疗手册 >> 肿瘤用药常识 >> 阿可达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分析

阿可达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分析

2010-01-13 11:16:28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中国新特药网  浏览次数:34  文字大小:【】【】【
简介: 导读:阿可达(帕米磷酸钠)是新一代双磷酸盐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破骨细胞活动,有效地逆转肿瘤造成的骨破坏,消除骨转移疼痛。减少骨转移造成的病理性骨折,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肿瘤骨转移引起骨 ...
导读:阿可达(帕米磷酸钠)是新一代双磷酸盐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破骨细胞活动,有效地逆转肿瘤造成的骨破坏,消除骨转移疼痛。减少骨转移造成的病理性骨折,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肿瘤骨转移引起骨溶解破坏导致骨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止痛是治疗肿瘤转移的主要方法。1999~2001年我院采用诺华公司生产的阿可达治疗骨转移20例,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I.I 一般资料选择肿瘤骨转移患者43例。男34例,女9例,年龄38~81岁,平均59.5岁,60岁以上者33例。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经SPECT及cT确诊骨转移。其中肺癌骨转移l8例;前列腺癌骨转移3例;乳腺癌骨转移7例;结肠癌骨转移3例;食管癌骨转移2例;肾癌骨转移3例;胃癌骨转移4例;肝癌骨转移I例;卵巢癌骨转移2例。多发骨转移36例,单发骨转移7例。骨转移部位以脊柱、肱骨、髋骨常见, 颅骨、颈椎次之。
1.2 办法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 0例,将阿可达(Aredia)溶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每次60~90mg,静滴时间不少于2小时,不得静脉推注,2~3次为一周期,间歇4~5周,视疼痛缓解情况重复应用。对照组23例,均口服硫酸吗啡lOmg每12小时一次,连用30天。
2 结果
2.1 WHO疼痛标准0级:无疼痛;I级:虽有疼痛,但可耐受,并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Ⅱ级: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睡眠受干扰;III级:剧烈疼痛,不能耐受,需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伴有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2.2 止痛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分级标准下降2级者:有效:分级标准下降1级者;无效;分级标准无下降或上升者。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2.3 止痛效果两组间止痛效果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止痛效果比较(例,%)
点击浏览下一页
注: 两组间比较, 0.05。
2.4 不良反应 用阿可达第7、14、21、28天,复查血常规、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其中1例白细胞(1vBc)下降,由5.0×10/L降至2.9×10/L;1例发热,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无肝肾功能损害。对照组口服吗啡第3、4周均有不同程度胃肠道反应,无肝肾功能损害。
3 讨论
恶性肿瘤晚期的患者有2O%~7O%出现骨转移,以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最常见,约占骨转移的80%。临床表现为骨痛与功能障碍,甚至骨折。目前认为上述症状与骨溶解、破骨细胞活动有关。全身化疗多发骨转移止痛效果不好,只对原发实体瘤有一定疗效。放疗对单发骨转移止痛率为7O%~100%,完全缓解率为25%~50%,但对多发骨转移不能放疗。近年来,s。sm—EDTMPLZ(二胺四亚甲苯酸)对多发骨转移有较好止痛疗效,有效率达80%~90%,但易造成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引起其他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阿可达(帕米磷酸钠)是新一代双磷酸盐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破骨细胞活动,有效地逆转肿瘤造成的骨破坏,消除骨转移疼痛。体外试验证实,它对破骨细胞活动抑制是骨磷(氯甲磷酸二钠)的10倍,减少骨转移造成的病理性骨折,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阿可达毒副作用较少,观察组注药后,无肝、肾功能损害,只有1例低热、1例白细胞数下降,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阿可达与吗啡止痛效果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但阿可达对骨转移预后及原发肿瘤的发展与转归,尚需进一步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更多

· Erlotinib(埃罗替尼)治疗...
· 西妥昔单抗临床治疗(胰...
· 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临床...
· 替吉奥(S-1)治疗进展期...
· 替吉奥胶囊对胃癌、结肠...
· 凡德他尼(vandetanib)治...
· 凡德他尼联合多西他赛显...
· 抗肿瘤药物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 蒽二酮类抗肿瘤药物的研...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

推荐文章

更多

· Erlotinib(埃罗替尼)治疗...
· 西妥昔单抗临床治疗(胰...
· 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临床...
· 替吉奥(S-1)治疗进展期...
· 替吉奥胶囊对胃癌、结肠...
· 凡德他尼(vandetanib)治...
· 凡德他尼联合多西他赛显...
· 抗肿瘤药物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 蒽二酮类抗肿瘤药物的研...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