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00年,UKHAN1研究评价了非铂类药物化疗联合放疗的时机对疗效的影响。其目的在于确定是否化疗合并放疗或者维持治疗,或者放化疗结合维持治疗均可影响临床疗效。最近,Lancet发表了该研究跟踪随访10年后的生存率及复发率。 在1990年1月5日~2000年6月20日期间,来自于英国34个中心和马耳他、土耳其2个中心的966例患者入组本试验。将未进行外科手术的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以3∶2∶2∶2的比例随机分成4组,根据所在中心和化疗方案分为:单独放疗(n =233);放疗的第1天和第14天同时给予两个周期的化疗(单独SIM,n =166);或者完成放疗后14天和28天化疗(单独SUB,n =160);或者放化疗同时(SIM+SUB,n =154)。化疗为单独甲氨喋呤或者长春新碱、博莱霉素、甲氨喋呤和氟尿嘧啶联合。之前进行根治性肿瘤切除的患者以3∶2的比例随机分为:单独放疗(n =135)或单独SIM(n =160)。主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期(自随机分组时算起)以及分组后6个月无疾病进展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无复发、新生肿瘤或死亡)。分析基于意向性治疗。此次试验在,注册号为NCT00002476。 入组的966例患者均纳入分析。在未进行手术的患者中,中位总生存期分别如下,单独放疗组:2.6年(99% CI为1.9~4.2),单独SIM组:4.7年(2.6~7.8),单独SUB组:2.3年(1.6~3.5),SIM+SUB组:2.7年(1.6~4.7)(P =0.10)。对应的中位EFS分别为1.0年(0.7~1.4),2.2年(1.1~6.0),1.0年(0.6~1.5)和1.0年(0.6~2.0)(P =0.005)。与100例放疗者相比,每100例接受单独SIM治疗10年的患者,EFS事件可减少11(99%CI:1~21)。所有之前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者,单独化疗组和单独SIM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0年(99% CI为1.8~8.0)和4.6年(2.2~7.6),P =0.70,对应的EFS分别为3.7年(99% CI为1.1~5.9)和3.0年(1.2~5.6)(P =0.85)。治疗期间有显著毒性反应的患者百分比:无手术治疗者:11%(单独放疗组,n =25),28%(单独SIM组,n =47),12%(单独SUB组,n =19),和36%(SIM+SUB,n 对于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非铂类药物化疗联合放疗可使肿瘤复发、新生肿瘤及患者的死亡率下降,这一疗效可持续至治疗10年后。在放疗后给予化疗(联合或未联合同步化疗)无效。此前进行过手术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也未能从非铂类药物化疗中获益。 对于完全切除的Ⅱ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基于顺铂的辅助化疗方案(ACT)为公认的标准方案。长期跟踪随访对评价长期疗效及迟发毒性反应甚为重要。JCO中最近发表了JBR-10 Ⅲ期研究总生存期(OS)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的最新数据。 对JBR-10试验中的患者延长跟踪随访时间显示,辅助化疗可继续使患者生存获益,但仅限于NI期患者。在化疗组,由其他原因所致的死亡没有增加。 |
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放化疗疗效10年跟踪随访简介:
1990~2000年,UKHAN1研究评价了非铂类药物化疗联合放疗的时机对疗效的影响。其目的在于确定是否化疗合并放疗或者维持治疗,或者放化疗结合维持治疗均可影响临床疗效。最近,Lancet发表了该研究跟踪随访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