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1998年6月我科应用康莱特注射液合并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3例,经与单纯化疗组31例行对比观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为住院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组男25例,女8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5.7岁;腺癌21例,鳞癌12例;初治23例,复治10例,Ⅲ期9例,Ⅳ期24例;KPS评分平均70.5。对照组男24例,女7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6.1岁;Ⅲ期7例,Ⅳ期24例;KPS评分平均71.3。两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既往治疗、临床分期、KPS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临床分期参照国际抗癌联盟1986年标准[1] 二、治疗方法 治疗组 康莱特注射液200 ml/次,静滴每天1次,连用21天。DDP 40 mg/次,静滴每日1次,第1~4天。VP 16 100 mg/次,静滴每日1次,第1~5天。CF 200 mg/次,静滴每日1次,第1~5天。5-FU 500 mg/次,静滴每日1次,第1~5天(5-FU于CF后)。每21天为1周期,每例均连用2周期。对照组 单用化疗,药物用法、剂量同治疗组 三、观察指标 1、影像学检查:疗前、疗中和疗后对比检查,观察肿瘤大小变化。 2、免疫指标:治疗前后查NK细胞活性、T4/T8比值。 3、血像: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每周查2次。 4、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后KPS计分的升降。 5、肝、肾功能:每周期查1次。 四、疗效标准 1、肿瘤变化:参照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标准[2]。 2、血像:参照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2]。 3、生活质量状况:以KPS计分标准为指标,在治疗前后每个疗程均予计分,凡疗程结束后,较治疗前评分增加10为改善,减少大于或等于10分为下降,增加或减少在10分以内为稳定。 结 果 见表1~4。 表1 疗效评价 表1 疗效评价
表2 NK活性、T4/T8变化
表3 治疗前后血像变化
表4 治疗后KPS变化
讨 论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70%~80%,且多数发现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全身化疗疗效有限,一般在20%~40%左右,且对病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较大,不能令人满意。康莱特注射液作为一种纯中药制剂,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本品对化疗药物有增效作用,并能改善病人免疫功能、生存质量、保护骨髓造血功能。作者将康莱特注射液与CF/5Fu+ED联用,取得了45.45%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CF/5FU+ED的18.18%(P<0.05),与储大同等人的临床研究结果相符,且疗后免疫功能、生存质量、骨髓造血功能也明显优于后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康莱特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仅有极少数病人出现低热、轻度静脉炎,不需特殊处理即可缓解。第一作者简介 姚亚民,男,本科,主治医师。 参 考 文 献 1 张天泽,徐光炜主编. 肿瘤学. 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178 2 张天泽主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第九分册. 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 8 |
康莱特联合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3例疗效观察简介:
1996年11月~1998年6月我科应用康莱特注射液合并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3例,经与单纯化疗组31例行对比观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为 ... 关键字:康莱特
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