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抗肿瘤药 >> 诊疗手册 >> 肿瘤治疗方法 >> 靶向血管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靶向血管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2010-06-25 01:07:13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142  文字大小:【】【】【
简介: 靶向血管治疗肿瘤已有30年的历史,近10年来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肿瘤区血管的发生及特点一、肿瘤区血管的发生及特点   肿瘤的生长依赖血管供氧、营养及排泄废物,其发生和发展可分为两期: ...

靶向血管治疗肿瘤已有30年的历史,近10年来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肿瘤区血管的发生及特点一、肿瘤区血管的发生及特点

  肿瘤的生长依赖血管供氧、营养及排泄废物,其发生和发展可分为两期:
    (1)无血管期:肿瘤细胞处于休眠状态;
    (2)有血管期:肿瘤细胞分裂生长。

  1.促使肿瘤由无血管期向有血管期转变的因素:
    (1) 微环境的改变:缺氧,缺营养,pH变酸性,NO升高等。已证明缺氧可上调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及血管产生素受体(Tie)的表达。
    (2) 基因的改变:有关的基因有p53、H-ras及VHL。当癌变时,突变型p53上调VE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B);p53突变,野生型减少,内源性抑血管生长因子,凝血栓蛋白(TSP-1)则下调。突变Ras基因也可上调VEGF。
    (3) 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双向旁分泌作用:它们相互释放促生长因子,如肿瘤细胞释放VEGF、PDGF、TGF、FGF-B等,能促血管生长;而内皮细胞释放的胶原酶、尿激酶、溶纤酶原激酶等则破坏基底膜,使内皮细胞移出,便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生长。

  2. 新生血管的形成:
    (1)血管发育:胚胎时期,发生于骨髓干细胞亦即内皮前体细胞。以往认为与出生后的血管新生无关,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也参与了炎症、创伤、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内皮前体细胞的标志为CD34+KDR+,在外周血占1.5%,骨髓占2.5%,脐带血占1.7%。当血管形成时,它们从血中游走至该区而分化生长。
    (2)血管新生:由原有的血管内皮发生,见于创伤、炎症及肿瘤。

  新生血管的形成经4个步骤:
    (1)血管不连;
    (2)内皮细胞增生;
    (3)内皮细胞移动,出芽;
    (4)三维结构重建,管腔形成并分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种因素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才能有序的进行。最近,Belotti等提出调控子homeobox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并在VEGF的作用下表达升高,它可以调控多种基因在生长及分化中的协同表达。homeobox的10个亚型中有8个(HOXB2、HOXB3、HOXB4、 HOXB5、 HOXB6、 HOXB7、 HOXB8及 HOXB9)都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它们很可能参与血管新生过程。

  3.新生血管的特点:
     (1)血管生长速度是正常组织的50~200倍。
     (2)在血管形成的复杂过程中,肿瘤细胞是组织者,它能过量表达几种促血管生长因子,分泌多种酶;从细胞外基质中调动血管新生需要的蛋白和酶;征募宿主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纤维细胞等,使其分泌促血管生长因子;刺激内皮细胞分泌多种酶。
     (3)内皮细胞高表达和分泌特定因子及酶,并成为特异的标志。
     (4)肿瘤间质及内皮细胞分泌纤溶酶原尿激酶及金属蛋白酶等,破坏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整合素(integrinαvβ3及αvβ5)在内皮细胞与间质的作用中起关键作用。没有整合素,内皮细胞脱落,凋亡。

  二、肿瘤区血管生长调控因子失衡

  正常组织中促进因子(inducer,stimulator)与抑制因子(inhibitor)平衡,血管处于静止状态,有人称之为休眠。肿瘤发生后,促进因子增多,而抑制因子降低,血管遂增生。

   (一) 促进因子:

  促进血管生长的因子有近20种,主要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VEGF/VPF)、FGF-B及血管产生素(angiopoietin,Ang)。

   1.VEGF/VPF:已发现4型,其作用除促进血管通透性、生长、防止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凋亡外,有的还作用于淋巴管(表1)。

     表1 VEGF及其受体类型

 

     2.Ang:产生于内皮细胞及内

表1 VEGF及其受体类型

亚型 表达 受体 受体部位
VEGF 肿瘤,血管 VEGFR-1(Flt-1) 血管,间质细胞
VEGF-B 肿瘤,血管 VEGFR-2(Flk-1/KDR) 血管
VEGF-C 肿瘤,血管 VEGFR-3(Flt-4) 血管,淋巴管
VEGF-D   VEGFR-2,VEGFR-3 血管,淋巴管
皮前体细胞。有两个亚型:Ang-1具促进血管生长作用,也表达于肿瘤细胞;Ang-2抑制血管生长,只表达于内皮细胞。它们的受体都是Tie-1及Tie-2,均为酪氨酸激酶系。如将Tie-2及Ang基因敲除后,则胚胎不能发育而死亡。Ang-1的作用主要在血管管腔形成,而促内皮细胞分裂的作用很弱,不同于VEGF。

  3.新生血管必需的酶:最主要的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它依赖锌离子的作用,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其家族中有15个亚型,最主要的有:MMP-1即胶原酶-1,MMP-2是明胶酶-A,MMP-3是基质溶解酶,MMP-9是明胶酶-B。MMP可降解几乎所有的细胞外基质,包括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基底膜、胶原等。肿瘤发生时,MMP增多,降解基质,血管内皮细胞外游。MMP存在于肿瘤周围的纤维母细胞或间质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受刺激后过表达。

  4.粘附分子:内皮细胞表达的粘附分子很多,除已知整合素在血管内皮细胞与基质粘附中起重要决定作用外,又发现一种因子,血管调节素(angiomodulin/TAF,AMD),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由培养的膀胱癌细胞上清中发现,编码于mac25基因,与prostacyclin-stimulating factor同源,与Ⅳ型胶原有亲和性,使血管内皮细胞与Ⅳ胶原粘附,已证明富集于多种肿瘤的内皮细胞。体外实验表明,AMD是内皮细胞形成管腔的必需因子,AMD的受体是硫酸肝素蛋白聚糖(proteoglacan)中的20个氨基酸。

   (二)内源性抑制因子:

  1.血管抑制素(angiostatin):由肿瘤细胞产生,相对分子质量38 000,与纤维蛋白溶酶原的一片段98%同源,作用位点为DNA序列中的Kringle 1~4。由肿瘤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的蛋白酶将纤维蛋白溶酶原裂解后形成。具有较强的抑制血管增生及促凋亡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

  2.内皮细胞抑制素(endostatin):由内皮细胞产生,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为胶原18(collagenXVIII)的C端片段,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较血管抑制素更强,其作用依赖锌原子。它所含的锌与蛋白分子比为1:1,作用于细胞微丝fibulin-1及fibulin-2。它在组织中相对分子质量是22 000~38 000,并可分泌入血(120~300 ng/ml)。

  3.可溶性介质:
    (1)sFlt-1:由内皮细胞产生,是Flt-1跨膜及膜外片段,失去了膜内信号传递部分,但与VEGF及肝素结合可阻止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VEGFR的结合,阻断内皮细胞的增生。转导sFlt-1cDNA的纤维肉瘤及胶质细胞瘤,其成瘤率下降,生长缓慢,移植瘤鼠生存期延长。
    (2)sTie-2:由内皮细胞产生,Tie-2的外显子组成,与Ang-1及Ang-2结合,可抑制Ang-1的自我磷酸化,介导Ang-2的自我磷酸化,使肿瘤内血管减少,肿瘤生长受到抑制。现已构建了ExTeK.6His的病毒载体,静脉给药,小鼠的抑瘤生长率为64%和47%,并降低了转移。为基因治疗打下基础。

  4.凝血栓蛋白、凝血酶敏感蛋白(thrombospondin,TSP-1,THBS-1):TSP共有5个亚型,其中TSP-1与TSP-2类同。TSP-1为糖蛋白三聚体,相对分子质量450 000,由正常的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脑胶质细胞及膀胱上皮细胞等分泌,是一种抑制血管生长因子,因此正常组织中的血管不会增生。而当肿瘤生长时,此因子急剧下降。TSP-1的产生依赖于野生型抑癌基因p53,当癌变时,p53突变,野生型减少,TSP也减少。TSP-1作用于膜受体CD36,并活化Fyn、Src酪氨酸激酶,导致内皮细胞凋亡。一旦TSP-1与CD36结合后,内皮细胞对所有的其他促生长因子都不起反应,包括VEGF和FGF-B等,从而抑制血管的生长、粘附及移动。将此基因转入小鼠,其乳腺的血管较正常鼠少58%。将TSP-1基因转入膀胱细胞癌,肿瘤生长降低6~36倍。

  根据TSP的作用位点在Ⅰ型蛋白基序,又筛选出了METH-1和METH-2,它们与TSP-1是同一家族,属于ADAM。因其具有金属蛋白酶及凝血栓蛋白的基因片段,故而命名METH(metalloproteinase, thrombospondin)。METH-1与METH-2有49%的同源,METH-1主要表达于卵巢、心脏、乳腺及胎盘,METH-2则高表达于肺及脑。其作用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

  5.巨噬细胞:它产生双向调节因子。
    (1)肿瘤坏死因子-α:促血管增生。
    (2)分泌VEGF:Killie等最近发现,当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Meth-A共培养于胶原纤维上,巨噬细胞才分泌VEGF。
    (3)GM-CSF:诱导纤溶酶原抑制剂(PAI-2)产生。
   (4)白介素12:诱导γ干扰素产生,致IP-10(化学趋向因子)增多,下调VEGF及MMP,抑血管生成。
    (5)分泌血管抑制素:使内皮细胞休眠而非凋亡。
    (6)内皮单核细胞活化多肽-2(EMAP-2)。前三者是正调因素,后三者是负调因素。

  6.细胞因子:α干扰素可下调FGF-B,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移动。最近表明β干扰素也有下调VEGF、FGF-B及Ⅳ型胶原的作用,而且它还上调巨噬细胞NO的产生,以杀伤肿瘤细胞。

  7.EMAP-2:首先发现于鼠纤维肉瘤细胞的培养上清,相对分子质量34 000,裂解后为22 000(分泌型)。它可增高肿瘤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敏感性,诱发血栓形成的级联反应。当缺氧时,部分肿瘤细胞也释放此因子。将基因重组的EMAP-2注入瘤内,再给TNF,使对TNF抗性的肿瘤生长受抑。

  三、抑制血管生长的药物

  (一)靶的设计:

  针对血管生长形成的不同阶段,设计药物予以阻断。

  1. 内皮细胞不长:抑制促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结合,阻断信号通道。

  2. 内皮细胞不爬:抑制降解基底膜的酶活性,以防止内皮细胞移出。

  3. 内皮细胞不粘:抑制破坏粘附分子,内皮细胞不与基底膜粘附,不能形成管腔。

  结果:内皮细胞休眠、衰老或凋亡。

  (二) 临床应用类型:

  1.特异性者:只对内皮细胞作用,对非内皮细胞无作用,可长期服用,也可用于高危复发人群及高危人群。

  2.非特异性者:同时对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都有作用,只用于短期治疗原发肿瘤。如TNP-470、IL-12、苏拉明、碳氧氨基咪唑(CAI)等。

  (三) 药物种类:

  1.抗体类:
    (1)中和VEGF的单克隆抗体,毒素联接抗体。
    (2)抗VEGFR(Flk-1)及KDR抗体,封闭其受体,阻断信号级联传递。
    (3)抗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基因工程抗体,如BVE-1。
    (4)抗整合素抗体,单抗LM609(Vitaxin),抗原位点为αvβ3,它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破坏新生血管的形成,使肿瘤消退和预防转移,特别对晚期患者,已在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及黑色素瘤中得到证实。

  2. 基因重组类:
    (1)血管抑制素:抑制血管的增生,产生血管休眠及肿瘤细胞凋亡。已构建了病毒载体,真核细胞CHO中表达,证明转导后可抑制血管增生及肿瘤生长(胶质瘤)。在临床Ⅰ期,最大剂量用到100 mg/kg,无副作用。
    (2)内皮抑制素:表达于大肠杆菌及杆状病毒(baculovirus)在昆虫细胞表达,现已在酵母菌中高效表达(15~20 mg/L)。动物长期应用可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
    (3)血小板α粒蛋白(PF-4):存在于血小板的α颗粒,具有抗凝血的作用。为去除其抗凝血作用,基因重组的rPF-4-241,有一个突变点,但仍保留了抑血管作用。
    (4)重组白介素12:活化NK细胞、T细胞,所以是免疫介导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同时诱导IFN-γ产生,致IP-10增多,下调VEGF及MMP,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5)信号传导抑制剂:由SUGEN公司生产的SU5416,由于FGF-B、PDGF、VEGF受体Flk-1/KDR及Ang的受体Tie-2都是经酪氨酸激酶传递信号,于是设计了该酶自我磷酸化的抑制剂SU5416。其IC50为20 nmol/L,动物实验对8种移植瘤均有抑制作用。可口服,长效,可用于防止复发。
   (6)干扰素-α2a:下调FGF-B及Ⅳ型胶原,最早用于临床。
   (7)重组VEGF连结毒素,于VEGFR结合后,破坏血管。
   (8)重组可溶性VEGF受体:构建Flk的膜外基因片断,与6个组氨酸连接,EXFlk.6His与VEGF有高亲和力(kd,6nM),阻断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细胞休眠。将EXFlk.6His瘤内注射,抑瘤率为75%,血管密度下降50%。   (9)重组RNA:即高亲和性改建RNA核苷酸配体。用SELEX法从RNA库中随机筛选VEGF的拮抗剂。Tomkinson等发现NX31838与VEGF165有高亲和性,再与抗血清核酸酶连接,改构后可防止RNA在血中被降解,再包于脂质体内,延长在血中的半衰期(>5小时,大鼠),实验证明对小鼠移植横纹肌肉瘤的抑瘤率为80%。aptamer 的优点是不诱发抗体及T淋巴细胞增生。

  3.化学合成或提取类:
    (1)防止基底膜降解:Marimastat与Bartimastat合成的非蛋白制剂,可与锌离子结合,阻断了MMP的依赖锌作用,为广谱的金属蛋白酶MMT抑制剂,保护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阻碍内皮细胞移出及管腔形成,因此是细胞抑制效应,而非细胞毒效应。对肿瘤细胞无作用。临床前研究表明它抑制血管形成,抑制肿瘤(卵巢癌、结肠癌、黑色素瘤及血管瘤)的生长和转移,可长期服用,是一类很有希望的药物。
    (2)烟曲霉素及其衍生物AGM-1470、TNP-470:由曲霉菌属提取,可抑制蛋氨酸氨基肽酶-2活性,增加细胞内NO。同时具有杀伤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的作用。由于烟曲霉素有很大的毒副作用,人们进行了化学改构,并命名为AGM-1470、TNP-470。TNP-470的毒副作用大大减低,但可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移动和管腔形成,是细胞抑制效应,而非细胞毒效应;并可抑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依赖激酶,抑制DNA合成及细胞进入G1期。TNP-470是近年来第一个进入临床试用的抑血管药物,最近发现它通过抑制蛋氨酸氨基肽酶-2而抑制免疫细胞,这可能是一个不利的方面。
     (3)戊聚糖(PPS):含硫酸多聚体、带负电的糖类,通过抑制与肝素结合的多种细胞因子,如VEGF、FGF-B等而产生作用,抑制内皮细胞的移动和管腔形成。由于PPS有较多副作用,现又合成了多种类似的药物,如硫酸多聚体PAMS,大大降低了毒副作用。硫酸肝素蛋白聚糖可视为多种促血管生长因子的细胞表面受体,又是基底膜的关键组成部分,肿瘤细胞侵袭时要分泌肝素酶等裂解硫酸肝素链。因此合成硫酸聚糖可封闭基底膜,使之不被酶降解,又可与肝素结合,从而阻挡了其他与肝素结合的因子的作用。经大量合成药物的筛选,最近又发现了硫酸甘露五糖的较好作用。PPS静脉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每公斤体重3~4 mg。副反应为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目前生产了口服PPS,可减轻其副作用。Kaposi肉瘤有效率为28%。
    (4)苏拉明:具双重作用,既可抑制肿瘤细胞增生和内皮细胞移动及增生,又可降低MMP-2(明胶酶A)的活性,保护基底膜。但大剂量有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肾衰及凝血异常。近来德国合成了二酚尿素酶,其IC50较苏拉明降低了40倍,很有应用前景。
    (5)抗整合素类药:αvβ3拮抗剂,属于抗整合素家族,基于整合素αvβ3的配体都含有RGD序列(Arg-Gly-Asp),内皮细胞与外基质(包括纤维联接蛋白、纤维原及vitronectin)的粘附也是后者含有RGD序列。含RGD序列的肽进入细胞后,经激活procaspase-3,活化凋亡前体蛋白(pro-apoptotic protein),导致细胞凋亡。因此,合成或提取含RGD的肽类均属抗整合素家族,可抑制细胞的粘附,抑制血管形成,并致内皮细胞凋亡。已报道的多为蛇毒类药物,如contortrostatin(13 500,二聚体蛋白)、Accutin、Eschistatin、三黄素等,Sheu等比较了抗αvβ3单克隆抗体与蛇毒三黄素的抑血管生长作用,表明三黄素的作用较抗体高20~30倍。
    (6)甲基吡啶酸(picolimic acid):可下调FGF-B。动物实验证明,在移植瘤同时给药,可100%抑瘤生长,植瘤后10天给药,抑瘤率为90%,血管密度明显降低,且无转移。    (7)CAI:抑制配体刺激的钙离子内流及释放第二信号传递,抑制FGF-B的促血管增生作用,并抑制肿瘤细胞着床。    (8)Neovastat:由软骨提取,可抑制胶原酶活性。

  四、临床试用

  (一)进入临床Ⅲ期试用:

  1.TNP-470:动物试验表明,对胃癌、胶质细胞瘤、横纹肌肉瘤、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肾癌及黑色素瘤均有效,可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临床Ⅰ期采用动脉或静脉给药,有效剂量为71.25 mg/m2,患者可耐受,半衰期短,需持续静脉给药。临床Ⅱ期表明,对Kaposi肉瘤有效,给药后稳定;1例宫颈癌肿瘤经用药完全消退。目前此药已进入临床Ⅲ期试用。

  2.Marimastat与Bartimastat:用于结肠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及血管瘤,Bartimastat腹腔注射给药,最大剂量为1 000 ng/ml,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及心动过缓。Marimastat可口服,口服800 mg无任何毒副作用,一般剂量患者可耐受,大剂量时副反应为消化道溃疡及出血、体重下降、个别的血栓形成、肌肉坏死。现定为25 mg/次,每天2次,副反应是肩周炎。正在美国及欧洲多中心验证。

  3.干扰素α2a:历史上第一个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儿童的致命性血管瘤,可使90%(18/20)的肿瘤消退。成人用时毒性大,应控制使用。

  (二)进入临床Ⅱ期试用:

  1.内皮抑制素:临床Ⅰ期试用,患者可耐受。

  2.血小板4因子:大剂量无副反应,患者可耐受。对12例Kaposi肉瘤患者行瘤内注射,57%肿瘤缩小。也用于肾癌及黑色素瘤。其最大的缺点是半衰期太短,需要长时间的静脉注射。

  3.CAI:主要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及厌食。临床Ⅱ期主要用于肿瘤复发的晚期患者,49%病情稳定。

  4.白介素-12:临床Ⅱ期用于治疗肾癌,但多次大剂量时,有2例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而死亡。鉴于全身应用毒副反应大,改为瘤内注射,效果较好。最近将重组白介素-12导入纤维母细胞,再移植给黑色素瘤患者,50%肿瘤缩小。

  5.酞胺哌啶酮、反应灵及其同类物:临床Ⅰ期时毒性大,属控制使用。临床Ⅱ期主要用于前列腺癌、乳腺癌、胶质细胞瘤及Kaposi肉瘤。

  6.Neovastat:1996年起在加拿大临床应用,口服,20 mg/kg,无副作用。Ⅱ期临床用于肺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最长的用了18个月,无副作用,肿瘤稳定。

  靶向血管治疗肿瘤是可行的,其优点是:
     (1)内皮细胞基因稳定,无变异。
     (2)不产生耐药性,肿瘤复发时给药仍有效。
     (3)毒副作用少,可长期用药。
     (4)一种药物可用于多种肿瘤,甚至白血病。
     (5)可多种抗血管药物共用,也可与其他药物共用。随着对血管形成机理的深入研究,将有更多的新药开发出来,其前景十分广阔。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靶向血管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最新文章

更多

· 食管癌分期治疗及生存期
· 氟他胺联联合双膦酸盐等...
· 氟达拉滨+马利兰基因造血...
· 紫杉醇周疗方案在乳腺癌...
· 肿瘤光动力治疗的研究现...
· 2010年度肿瘤研究治疗的进展
· 治疗卵巢癌的新药和展望
· 光动力疗法治疗恶性肿瘤
· PHOTOFRIN光动力治疗晚期...
·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策略

推荐文章

更多

· 食管癌分期治疗及生存期
· 氟他胺联联合双膦酸盐等...
· 氟达拉滨+马利兰基因造血...
· 紫杉醇周疗方案在乳腺癌...
· 肿瘤光动力治疗的研究现...
· 2010年度肿瘤研究治疗的进展
· 治疗卵巢癌的新药和展望
· 光动力疗法治疗恶性肿瘤
· PHOTOFRIN光动力治疗晚期...
·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策略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