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出现肝转移后,患者的生存期很短,未治病例的生存仅为6一7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提高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肝转移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局部化疗可以使肝组织特别是癌组织有足够的药物浓度。因此,对于转移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最常用的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采用中药(华蟾素+榄香烯+康莱特)动脉灌注治疗肝转移癌,探讨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病人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转移性肝癌患者102例,将病人随机(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中药动脉灌注)和对照组(化疗药物动脉灌注)。两组患者在病种、年龄、性别、生活质量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纳入标准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胃癌、肠癌、胰腺癌患者,经影像学检查肝内有明确病变者,经临床确诊为转移性肝癌者;年龄在18岁以上、75岁以下者;体力状况评分(karnofsky评分)>60分者;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挤月内未行放疗、化疗者。
1.3排除标准
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在3.5x10L一’以下或血小板低于80x10L一’;伴有肝性脑病;伴有肺转移、脑转移、骨转移。
I.4动脉灌注药物及方法
中药动脉灌注:康莱特200mL,榄香烯500mg,华蟾素40mL,依次加人5%氯化钠1000mL中行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动脉灌注:DDP50mg,5一FU1000mg、VDS4mg、E一ADM60mg,依次加人5%氯化钠1001mL中行动脉灌注。
采用Seldinger技术,在x线监视下,行经皮股动脉穿刺,引人导管至腹腔动脉或肝总动脉,行血管造影检查,确定靶血管,并观察肿瘤的血供情况.超选择插管至肝固有动脉。然后将所选化疗药物或中药制剂,沿导管缓慢灌注.约30min。术中动脉灌注地塞米松10mg枢丹8mg术后以抗炎、保肝治疗。3一4周灌注1次,2次为1疗程。
1.5观察指标
1.5.1一般观察:分别观察患者生活状况(按卡氏评分),化疗毒副反应大小(按WHO分级标准),近期疗效,以及生存率等。
1.5.2实验室指标:T细胞亚群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以乳酸脱氢酶法检测。
1.6疗效判定标准以
WHO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为依据,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NC)、进展(PD)4级进行判定。
1.7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及X2检验。
2结果
2.1近期疗效比较
按实体瘤通用疗效标准统计,两组治疗后有效率(CR+PR)分别为25.0%、32.0%,(P>0.05);临床获益率(CR+PR+NC)分别为73.1%、74.0%,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2。

2.2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中药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在化疗后未见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化疗后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结果见表3。
2.3毒副作用
治疗组52例患者无过敏反应,有I例I度恶心、4例I度便秘、2例I度血小板下降、1例I度白细胞下降的患者。而对照组普遍存在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毒副作用。
2.4对谷丙转氨酶的影响
治疗前,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有13例异常(<80U/L);对照组ALT有8例异常(<80U/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ALT有8例异常((80U/L),异常者经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对照组ALT有16例异常(其中10例ALT<80U/L,6例ALT>80U/L),异常者经保肝治疗后,有13例恢复正常,有3例未恢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治疗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尤其是N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有明显的提高;而对照组的细胞免疫功能则明显降低。结果见表4

2.6远期疗效结果
随访对照组有2例、治疗组有1例失访,随访率97%n,失访者按死亡统计。观察了两组半年、1年、2年生存率的变化。结果见表5。

3讨论
消化道肿瘤出现肝转移后,患者的生存期很短,未治病例的生存仅为6一7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提高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肝转移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局部化疗可以使肝组织特别是癌组织有足够的药物浓度。因此,对于转移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最常用的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用化疗药物动脉灌注作对照,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也存在其局限性,如病人的选择限制、术后’的毒副作用、肝功能的损害等,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中药动脉灌注治疗肝癌有诸多报道,如华蟾素、榄香烯、消癌平、康莱特等药物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大多需要与化疗药物配合使用。据文献报道,用中药鸡尾酒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发现中药既有抗癌作用,又有提高和促进免疫功能的特点,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有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中药(华蟾素+榄香烯+康莱特)动脉灌注治疗肝转移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虽然有效率(CR十PR)为25.0%,稳定率(CR+PR+NC)为73.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2.7%、67.3%、32.6%,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I年、2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中药能够保护患者的肝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较小的毒副作用等方面有关。
中晚期癌症患者普遍存在气虚血瘀证,以益气活血、抗癌解毒法则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康莱特、榄香烯、华蟾素等中药制剂,将其联合应用动脉灌注治疗肝转移癌,取其益气活血、抗癌解毒,在临床上不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47例患者未发现明显的过敏反应,说明几种中药联合应用没有增加药物的过敏反应。治疗中,有4例I度便秘、2例I度血小板下降、1例I度白细胞下降的患者。便秘可能与使用枢丹等药物有关,个别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需要进一步观察。总的说来,中药动脉灌注有效地克服了化疗药物动脉灌注后的不良反应,提高了转移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这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