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利霉素是半合成大环内酯-林可酰胺-链阳霉素B(MLSB)家族中的第一个抗菌药物,属酮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较低的选择性耐药性和与其他酮类抗生素的交叉耐药性。在目前社会获得性呼吸道致病菌对β内酰胺类、大多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泰利霉素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的、重要的治疗途径。
药理作用
泰利霉素作用机制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似,主要是通过直接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并阻抑其翻译和装配。泰利霉素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可与23s核糖体RNA的Ⅱ和Ⅴ结构区的核苷酸结合,但最大区别在于泰利霉素对野生型核糖体的结合力较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分别强约10倍和6倍。对核糖体结构Ⅴ区修饰的微小差异就使MLSB类抗生素对细菌的耐受能力提高了20倍。也就是说,泰利霉素与Ⅱ、Ⅴ结构区的强大结合,使其成为一种可以覆盖所有对大环内酯耐药菌的有效、广谱的抗生素。泰利霉素对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和莫拉汉菌均有较好疗效,并较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强。
药代动力学
泰利霉素口服吸收良好,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57%,食物不影响其吸收。口服后70%在肝脏被CYP3A4代谢为4种代谢产物:① 泰利醇;②泰利酸;③N —去甲脱氧酰胺衍生物;5N—氧吡啶衍生物。半衰期(t1/2)为9.81小时,肾清除率为12.5升/小时。其排泄为多种途径:1/3以原形从尿中排泄,3%以原形从粪便排泄,代谢产物有37%从肝脏排泄。老年人的药动学参数略大于青年人,而肾清除率则较青年人稍低。肝功能不全者最大血药浓度(Cmax)降低约20%,t1/2 为较正常人延长1.4倍,代谢率亦减少。
临床应用
泰利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剧(AECB)、急性上颌窦炎(AMS)、咽炎和扁桃体炎。
CAP:曾有报告,Barman等对1373例患者经7~10天治疗,临床治愈率为93%~94%。病菌清除率金葡菌为95%,嗜血流感杆菌为94%~100 %。对于对青霉素或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可达88%~92%。对老年人的CAP治愈率为90%,对非典型呼吸道致病菌的治愈率为93%~100%。
AECB:曾有报告,Baltch等用本品800毫克,每天1次,服用5天与头孢呋肟酯500毫克,每天两次,服用10天疗效相似,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6%和8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6%和79%。
AMS:曾有报告,Baltch等用本品800毫克,每天1次,服用5天与10 天的疗效相似,临床治愈率为9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和90%。本品5天疗效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每天3次,服用10天的疗效相似,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3%和75 %。
咽炎和扁桃体炎:曾有报告,Baltch等用本品对甲组β溶血性链球菌 5天的疗效与克拉霉素250毫克,每天两次,服用10天的疗效相似,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3%和9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和88%。
用法与不良反应
泰利霉素的用法为,每次800毫克,每天1次,疗程 5~10天。本品80 0毫克/天的不良反应少,且为轻中度,发生率约4%。据9个Ⅲ期临床试验(2045 例)报道,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11.3 %)、恶心(8.1%)、头痛(3.6%)、呕吐(2.8%)。经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本品单剂800毫克/天~2400毫克/天,对QT间期均无明显影响。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可分别增加本品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2倍和1.5倍。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西沙必利、辛伐他汀、咪达唑仑等也有类似的作用。
华法林:本品不影响华法林的药效学与药动学参数,也不影响口服避孕药的效果。
制酸药:如氢氧化铝、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不影响本品的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