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治疗新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 季建林
1. 下一代抗抑郁药展望
现有的抗抑郁药仍然对一部分病人的急性期或维持期治疗无效,为此,通过对抗抑郁药作用机制的新研究,一些新型的抗抑郁药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力,这包括:NK-1(P物质)拮抗剂、CRF拮抗剂、谷氨酸盐药物,以及直接影响细胞内信号系统的药物和特异性影响神经营养因子的药物。同时,特异性影响5-羟色胺受体,增强中枢性多巴胺作用,或者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多系统共同作用类药物的优势可能继续增加。随着研究的进展,新型抗抑郁药的开发最终可能来源于对重度抑郁障碍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理解。
2. 抑郁症的非典型药物治疗
成千上万的抑郁症患者使用非典型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包括St. John氏麦芽汁(SJW)、s-腺苷甲硫氨酸(SAM-e)和ω-3脂肪酸。此类药物的安全性和功效仍需要深入的探讨并且一直受到传统研究者的质疑。过去几年里,严格的临床研究方法被用于评估这些药物,但仍然数据有限。ω-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被奇迹般吹捧为能够治愈各种病痛,其中也包括抑郁症,但也缺乏随机对照研究资料。
3. 抑郁症心理治疗的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提示人际心理治疗(IPT)和认知治疗(CT)对于急性期抑郁症有效,此外行为治疗和问题解决技术也被证明可以缓解症状。这些治疗的共同特点是限时、强调协作性治疗联盟,但在具体的理论依据上存在分歧。目前的研究提示这些治疗研究多在门诊病人中进行,而且多见于初级保健部门。因此,在抑郁症急性期药物治疗起效后进行心理治疗,并且聚焦于缓解残留症状、增强适应能力、学会复发预防技术成为今后抑郁症心理治疗的探索方向。
4. 抑郁症器械治疗进展
许多器械治疗可以成为脑部的各种刺激物。这包括电抽搐治疗(ECT)、磁性抽搐治疗(MST)、经颅磁刺激治疗(TMS)和迷走神经刺激治疗(VNS)。这些治疗分别广泛性地和局灶性地刺激脑部神经系统,但是这类治疗地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其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地位变化仍有待于讨论。
5. 抑郁症治疗方案展望
特定亚型的抑郁症患者其治疗方案取决于一些影响因素,这包括患者的个人特征,如年龄,以及疾病的特征,如抑郁症亚型和共病状态。最近的研究关注三环类抗抑郁药和SSRIs的不同疗效是否与抑郁症的心境恶劣亚型相关。另外,采用新型药物治疗或者既往采用的药物治疗史也与当前的疗效有关,同样电抽搐治疗也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