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 季建林
1. 成人ADHD 的概念模型
该模型认为抑制系统支持4种执行能力的发展和有效操作。这些能力被认为是一种自我的行为方式,逐渐内化为对社会适应自我调节的一种方法。ADHD通过限制个体的抑制能力来破坏这种发展过程从而损害了根据未来事件有效指导行为的能力也影响了个体的满意程度。
2. 成人ADHD的神经生物学
对成人ADHD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明显不如对年青先证者的研究。但是,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几乎独立地筛查出成人ADHD。这些技术也是唯一可以用于ADHD神经药理学研究的严格标准。目前研究主要关注非侵入性的和用放射标记的神经影像学技术。
3. 成人ADHD的神经心理学
儿童ADHD患者常有认知-神经心理功能的损害,特别是注意和执行功能,而在成人患者中也发现类似的表现。明确成人ADHD的核心神经心理学缺陷对于适应功能的经验性研究相当重要,同时也对额叶纹状体系统脑功能变化假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直接关系到能否通过药物可逆性地减轻脑内的损害。
4. 成人ADHD的家族基因展望
家族、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提示ADHD是一种具有高度遗传性的疾病,尽管这些研究多局限于儿童患者。两项家族基因研究提示成人ADHD兄弟和子女中ADHD发病率很高。另一项纵向家族研究提示当ADHD迁延进入青少年期或成人早期后,它更具有家族性的表现。从基因研究的观点来看,成人ADHD的诊断率提高,可能要从此处入手。
5. 成人ADHD的药物治疗
哌醋甲酯(MPH)和苯丙胺在治疗时能够快速起效,而相对来说匹莫林、抗抑郁药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s)起效较慢。对照研究提示促醒药物和烟碱/胆碱能复合体很有潜力。短期治疗研究提示兴奋剂、NRIs和特异性抗抑郁药治疗成人ADHD具有临床和统计学上的显著效果,但是深入研究更进一步着眼于评估它们的长期疗效、功能性和神经心理学效应、耐受程度和特定亚型的有效性等方面。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1. 孕期感染与精神分裂症后代的研究
产前感染与精神分裂症危险性增加有关。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由6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25名对照者参与,对照内容包括出生日期、性别、参与时间、母体血清等方面。研究通过血凝集抑制试验来计数流感病毒的IgG抗体。结果发现怀孕前三月暴露于流感病毒,罹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增加7倍,而怀孕前半月暴露于流感病毒,罹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增加3倍。14%的精神分裂症病例通过避免流感病毒感染而得到预防。因此,产前流感病毒暴露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孕期避免暴露于流感病毒可能能减少一部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
2. 产前病毒感染、脑发育和精神分裂症
大量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怀孕前三月和前六月发生病毒感染与后代的精神分裂症有关。两项研究分别对C57BL 6和Balb/c小鼠进行研究,它们在孕期第9日感染病毒。结果发现C57BL 6型的后代脑发育异常,引起异常的皮质发生,锥体细胞萎缩,以及Reelin蛋白、一氧化氮合酶、突触相关蛋白25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水平变化。成年动物出现前冲动抑制水平降低以及其他的异常行为表现;而Bal/c型出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增加,谷氨酸脱羧酶65和67蛋白增加。这些都提示产前病毒感染可能是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的脑功能障碍潜在病因之一。
3. 父母年龄增长与精神分裂症危险性
出生时间随着父母年龄增长,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越大。与<25岁的育儿父亲相比,40岁以上者危险性增加2倍,50岁以上者达到3倍。这种相关性可能解释为年龄增长突变机会越大,因为人类基因突变率与年龄呈现线性正相关。另外男性配子DNA发生基因外的破坏性修饰也可能产生此类效应。当然也不能除外携带精神分裂症基因的父亲易感性延迟的可能性。有证据表明1/4的精神分裂症病例可能是父母年龄相关性精神分裂症(PARS),这类情况可能有其独立的症状亚型、神经心理缺陷和生理学机制,尚待探讨。
4. 灵长类动物孕早期辐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
早期暴露于X射线可以破坏灵长类动物丘脑的神经发育。研究发现孕早期辐射的猴子丘脑容积更小,孕晚期辐射的猴子额叶灰质容积更小,两者的额叶白质和海马容积都减小。同时,孕早期辐射的猴子其行为异常和任务操作延迟更为明显。这些研究提示胎儿辐射能够再现精神分裂症的关键性解剖学和行为学特征。
选择最佳方案治疗药物滥用
1. 正确治疗阿片类物质依赖
美沙酮和乙酰美沙酮能够减少阿片类物质的使用,改善心理社会效应,但是同时应用酒精和可卡因,需要医生随访,撤药问题,增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危险性都需要重视。纳曲酮耐受程度差,而丁丙诺啡虽然效果优于前三者呼吸抑制程度轻、容易撤药、防止转移,并能与纳洛酮共用。此类药物的新进展包括研发纳曲酮的注射剂,这能阻断海洛因达到5周;研发植入物,能阻断达到3-12月。新的脱毒方法包括洛非西定,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 选择可卡因依赖的最佳治疗方案
最近的药物研究包括戒酒硫、安非它酮、莫达非尼和托吡酯。而研究领域也扩展到使用药物治疗影响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的神经传递,HPA轴的功能以及以主动免疫方法防止可卡因入脑。使用行为治疗方法诱导停用可卡因而应用药物维持戒毒来防止复发也受到广泛关注。
3. 选择最佳方案治疗大麻滥用
目前对大麻的药物干预措施包括心境稳定剂和药物治疗撤药症状。对这些情况的治疗策略聚焦于预防和心理社会干预。近年来,大量研究工作涉及大麻的基本作用机制、药理学,以及神经生理学;另外还包括内源性配体和内源性大麻酯。随着对大麻的研究深入,新型的治疗药物有望开发并建立相应的理论假设。
4. 共病状态的治疗
对于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来说,精神障碍的共病主要包括重度抑郁、双相障碍、焦虑障碍、注意缺陷低下和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等。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围绕⑴对特异性障碍的患者如何恰当地使用药物治疗;⑵是否应该避免使用可能会滥用的药物;⑶如果使用药物治疗共病状态,是否要减少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⑷是否可以运用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来处理共病状态。
5. 心理社会干预的最佳方案
认知行为治疗技能训练可以独立也可以与药物联合干预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干预主要针对获得中断药物使用的成就感、鼓励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这些方法的研究包括复发预防治疗研究、偶然事故处理技术、动机增强治疗研究以及12步促进方法等。行为干预的长期疗效研究结果不一致,而将这些理论方法转化和整合后应用到社区中,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