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病例为1996年4月~1996年12月本院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1.2 诊断标准:①肝炎:按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法案)制定的标准选择病毒性肝炎病例。②胆道感染:有或无发热、肝区疼痛、特别是胆囊区隐痛、压痛,右上腹肌紧张,黄疽迅速加深,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或核左移,B超检查可见胆道炎症表现。
1.3 病例资料:治疗组30例,男性2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2.6(31~76)岁;其中甲肝置例,乙肝重3例,戊肝11例,乙戊肝重叠感染1例,未分型1例。对照组30例,男性2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4.8(3l~84)岁;其中甲型肝炎1例,乙肝13例,丙肝1例,戊肝8例,乙丙型重叠感染1例,未分型6例。
1.4 治疗方法:日达仙由美国赛生公司提供,抗生素为头孢噻肟。治疗组为一般护肝治疗;抗生素及日达仙同时使用。其中日达仙用法为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用药4周。对照组为一般护肝治疗及抗生素,不用日达仙。
1.5 观察方法:观察项目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生化指标、病毒标志、免疫水平指标、B超及不良反应。
1.6 检查方法
1.6.1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碱性磷酸-抗碱性磷酸酶法,试剂由中国军事科学院提供并说明书进行操作。
1.6.2 NK细胞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由上海维森试剂公司提供,并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1.6.3 生化检查:采用美国TECHNICON RT-XF全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7 疗效评价: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胆囊区无痛,肝功能检查各项好转(SB、ALT、AST下降50%上),免疫水平提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分类正常。②好转:主要症状消失,合并感染指标基本控制,胆区压痛减轻,肝功能检查各项好转(SB、ALT、AST下降但不超过50%),免疫水平提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下降但未达到正常。③无效:以上各项均无变化或病情恶化。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观察期内均无死亡病例,总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总疗效
显效病例(%) 好转病例(%) 无效病例(%)
治疗组 17(56.7) 9(30.0) 4(13.3)
对照组 11(36.7) 11(36.7) 8(26.6)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4%),以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处理χ >0.938,P>0.05,差异无显著性。
2.2 两组病人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见表2:
2.1 两组病人观察期内均无死亡病例,总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总疗效
显效病例(%) 好转病例(%) 无效病例(%)
治疗组 17(56.7) 9(30.0) 4(13.3)
对照组 11(36.7) 11(36.7) 8(26.6)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4%),以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处理χ >0.938,P>0.05,差异无显著性。
2.2 两组病人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症状 治疗前存在例数 治疗后消失例数(%) χ P值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
疲乏 30 28 25(83.3) 22(79.3) 0.016 >0.05
纳差 30 29 26(86.7) 22(79.3) 0.534 >0.05
腹胀 18 12 15(83.3) 8(66.7) 0.380 >0.05
胆囊压痛区 30 30 29(96.7) 26(86.7) 0.873 >0.05
症状 治疗前存在例数 治疗后消失例数(%) χ P值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
疲乏 30 28 25(83.3) 22(79.3) 0.016 >0.05
纳差 30 29 26(86.7) 22(79.3) 0.534 >0.05
腹胀 18 12 15(83.3) 8(66.7) 0.380 >0.05
胆囊压痛区 30 30 29(96.7) 26(86.7) 0.873 >0.05
2.3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生化检查见表3、4。
两组病人治疗后生化检查提示在黄疸消退方面以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2.4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象检查见表5、6。
2.5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体液免疫检查见表7、8。
2.6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检查见表9、10。
2.7 不良反应:日达仙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表3 两组病人治疗前生化检查情况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SB(umol/L) 195.8±152.2 204.6±161.8 >0.05
ALB(g/L) 33.1±4.8 33.8±6.5 >0.05
GLB(g/L) 37.5±7.7 35.4±6.1 >0.05
ALT(u/L) 462.4±444.9 446.5±406.4 >0.05
AST(u/L) 451.0±416.7 313.2±323.2 >0.05
表4 两组病人治疗后生化检查情况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SB(umol/L) 101.3±93.3 148.9±89.5 <0.05
ALB(g/L) 33.8±7.0 35.8±7.7 >0.05
GLB(g/L) 34.8±6.5 35.8±7.7 >0.05
ALT(u/L) 83.3±75.5 86.0±83.3 >0.05
AST(u/L) 93.3±85.5 101.8±100.8 >0.05
2.4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象检查见表5、6。
2.5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体液免疫检查见表7、8。
2.6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检查见表9、10。
2.7 不良反应:日达仙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表3 两组病人治疗前生化检查情况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SB(umol/L) 195.8±152.2 204.6±161.8 >0.05
ALB(g/L) 33.1±4.8 33.8±6.5 >0.05
GLB(g/L) 37.5±7.7 35.4±6.1 >0.05
ALT(u/L) 462.4±444.9 446.5±406.4 >0.05
AST(u/L) 451.0±416.7 313.2±323.2 >0.05
表4 两组病人治疗后生化检查情况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SB(umol/L) 101.3±93.3 148.9±89.5 <0.05
ALB(g/L) 33.8±7.0 35.8±7.7 >0.05
GLB(g/L) 34.8±6.5 35.8±7.7 >0.05
ALT(u/L) 83.3±75.5 86.0±83.3 >0.05
AST(u/L) 93.3±85.5 101.8±100.8 >0.05
表5 两组病人治疗前血象检查情况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WBS(g/L) 5.9±2.6 6.3±2.8 >0.05
中性分类(%) 69.1±11.8 69.1±12.7 >0.05
PLT(g/L) 146.0±71.4 179.1±91.3 >0.05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WBS(g/L) 5.9±2.6 6.3±2.8 >0.05
中性分类(%) 69.1±11.8 69.1±12.7 >0.05
PLT(g/L) 146.0±71.4 179.1±91.3 >0.05
表6 两组病人治疗后血象检查情况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WBS(g/L) 6.6±3.6 6.6±3.0 >0.05
中性分类(%) 66.0±11.8 66.1±11.9 >0.05
PLT(g/L) 165. 5±90.6 187.9±71.5 >0.05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WBS(g/L) 6.6±3.6 6.6±3.0 >0.05
中性分类(%) 66.0±11.8 66.1±11.9 >0.05
PLT(g/L) 165. 5±90.6 187.9±71.5 >0.05
表7 两组病人治疗前体液免疫检查情况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IgG(g/L) 20.0±10.5 17.3±9.1 >0.05
IgA(g/L) 2.8±2.6 2.8±2.3 >0.05
IgM(g/L) 2.3±1.8 2.0±0.9 >0.05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IgG(g/L) 20.0±10.5 17.3±9.1 >0.05
IgA(g/L) 2.8±2.6 2.8±2.3 >0.05
IgM(g/L) 2.3±1.8 2.0±0.9 >0.05
表8 两组病人治疗后体液免疫检查情况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IgG(g/L) 20.7±11.1 16.4±8.6 >0.05
IgA(g/L) 2.8±1.8 2.8±2.3 >0.05
IgM(g/L) 2.2±1.5 2.0±0.8 >0.05
表9 两组病人治疗前细胞免疫检查情况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CD3(%) 65.1±7.8 62.5±6.5 >0.05
CD4(%) 35.5±5.9 32.5±7.2 >0.05
CD8(%) 31.8±6.3 31.8±6.3 >0.05
CD16(%) 12.5±6.8 14.4±14.5 >0.05
CD57(%) 15.3±10.0 14.4±11.1 >0.05
CD4/CD8 1.1±0.3 1.0±0.3 >0.05
白介素Ⅱ(u/ml) 104.4±70.8 92.0±10.2 >0.05
表10 两组病人治疗后细胞免疫检查情况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CD3(%) 65.1±9.8 61.0±8.2 >0.05
CD4(%) 36.9±7.8 33.1±6.5 <0.05
CD8(%) 32.6±6.1 31.7±4.9 >0.05
CD16(%) 14.2±7.8 16.7±15.2 >0.05
CD57(%) 16.8±10.3 15.3±9.3 >0.05
CD4/CD8 1.2±0.2 1.0±0.3 <0.05
白介素Ⅱ(u/ml) 123.6±62.4 91.3±9.1 <0.05
两组病人治疗后细胞免疫检查提示在提高CD4、CD4/CD8及IL-Ⅱ方面以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IgG(g/L) 20.7±11.1 16.4±8.6 >0.05
IgA(g/L) 2.8±1.8 2.8±2.3 >0.05
IgM(g/L) 2.2±1.5 2.0±0.8 >0.05
表9 两组病人治疗前细胞免疫检查情况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CD3(%) 65.1±7.8 62.5±6.5 >0.05
CD4(%) 35.5±5.9 32.5±7.2 >0.05
CD8(%) 31.8±6.3 31.8±6.3 >0.05
CD16(%) 12.5±6.8 14.4±14.5 >0.05
CD57(%) 15.3±10.0 14.4±11.1 >0.05
CD4/CD8 1.1±0.3 1.0±0.3 >0.05
白介素Ⅱ(u/ml) 104.4±70.8 92.0±10.2 >0.05
表10 两组病人治疗后细胞免疫检查情况
项目 治疗组(χ±s) 对照组(χ±s) P值
CD3(%) 65.1±9.8 61.0±8.2 >0.05
CD4(%) 36.9±7.8 33.1±6.5 <0.05
CD8(%) 32.6±6.1 31.7±4.9 >0.05
CD16(%) 14.2±7.8 16.7±15.2 >0.05
CD57(%) 16.8±10.3 15.3±9.3 >0.05
CD4/CD8 1.2±0.2 1.0±0.3 <0.05
白介素Ⅱ(u/ml) 123.6±62.4 91.3±9.1 <0.05
两组病人治疗后细胞免疫检查提示在提高CD4、CD4/CD8及IL-Ⅱ方面以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胸腺肽α1是70年代从胸腺肽组分5(TF5)中提取4组有生物活性的多肽之一,由28个氨基酸组成。主要作用是促进T细胞的成熟,促使T细胞在各种抗原或有丝分裂原激活后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如α干扰素、γ干扰索、白介素Ⅱ(IL-Ⅱ)分泌的增加。据报道,肝炎患者特别是慢肝中、重度和重症肝炎患者中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主要是CD4细胞减少,CD4/CD8比例下降)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IL-Ⅱ活力显著降低,因此这类病人如合并感染往往较难控制。本研究应用日达仙(胸腺肽α1)联合抗生素(头孢噻肟)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感染的病例,感染综合指标显示联合日达仙用药组优于单纯用抗生素组,治疗期间感染控制率分别为86.7%和73.4%.,但由于观察例数较少,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而联合日达仙组黄疸消退明显快于单纯用抗生素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表明日达仙可通过控制胆道感染,减少细菌代谢毒性产物对肝细胞的损害而有助于黄疽消退。观察结果也显示日达仙组病例治疗外周血白细胞CD4、CD4/CD8比例和IL-Ⅱ水平明显升高,显示日达仙确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联合日达仙治疗组感染控制优于单用抗生素组原因可能是胸腺肽α1促进了机体T细胞产生各种淋巴因子,使身体的细胞免疫进一步参与到抗感染的反应中,也有助于感染的控制。
4 参考文献(略)
胸腺肽α1是70年代从胸腺肽组分5(TF5)中提取4组有生物活性的多肽之一,由28个氨基酸组成。主要作用是促进T细胞的成熟,促使T细胞在各种抗原或有丝分裂原激活后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如α干扰素、γ干扰索、白介素Ⅱ(IL-Ⅱ)分泌的增加。据报道,肝炎患者特别是慢肝中、重度和重症肝炎患者中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主要是CD4细胞减少,CD4/CD8比例下降)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IL-Ⅱ活力显著降低,因此这类病人如合并感染往往较难控制。本研究应用日达仙(胸腺肽α1)联合抗生素(头孢噻肟)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感染的病例,感染综合指标显示联合日达仙用药组优于单纯用抗生素组,治疗期间感染控制率分别为86.7%和73.4%.,但由于观察例数较少,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而联合日达仙组黄疸消退明显快于单纯用抗生素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表明日达仙可通过控制胆道感染,减少细菌代谢毒性产物对肝细胞的损害而有助于黄疽消退。观察结果也显示日达仙组病例治疗外周血白细胞CD4、CD4/CD8比例和IL-Ⅱ水平明显升高,显示日达仙确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联合日达仙治疗组感染控制优于单用抗生素组原因可能是胸腺肽α1促进了机体T细胞产生各种淋巴因子,使身体的细胞免疫进一步参与到抗感染的反应中,也有助于感染的控制。
4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