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皮肤性病 >> 皮炎 >> 临床研究 >> 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106例疗效观察

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106例疗效观察

——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106例疗效观察

2006-09-06 15:16:42  作者:  来源:新特药房药讯  浏览次数:701  文字大小:【】【】【
关键字:皮炎 湿疹 派瑞松
                        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106例疗效观察 
 
                                   李月梅
                         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我们于2003年1~4月应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10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治疗皮炎湿疹皮肤病106例,均为本科门诊病人,男50例,女56例;年龄5个月~76岁,平均年龄35.6岁;病程7天~12年,其中1个月以下28例,1个月~1年的49例,1年以上的29例;病种有慢性湿疹18例,神经性皮炎17例,亚急性湿疹15例,急性湿疹15例,接触性皮炎12例,脂溢性皮炎11例,异位性皮炎10例,尿布皮炎8例;106例患者中有25例在病程中未接受任何治疗,81例有不同程度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及抗真菌药膏及口服抗组胺类药治疗史,但在入选1周内未接受过任何治疗。
 
 
1.2 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1)任何年龄的男女患者;(2)同意参加本研究;(3)患有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不入选标准:(1)对益康唑或曲安奈德过敏者;(2)皮损广泛且合并严重内脏病者;(3)1个月内接受过全身抗生素、抗真菌药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者;(4)1周内使用过局部抗生素、抗真菌药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者;(5)不同意参加本实验者。
 
 
1.3 治疗方法与疗程 本试验为多中心开放试验,无对照。用派瑞松霜薄涂于患处,轻轻揉搓1~2min,早晚各1次,对有渗出结痂的皮损先用盐水清洗干净再涂药。1周为1疗程,每周随访1次,共观察3周,判断疗效。
 
 
1.4 观察与记录方法 初诊当日及治疗1、2、3周后对患者分别作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价。各指标在每次评估时均按四级评分法进行:即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观察指标包括的症状和体征:瘙痒、红斑、丘疹、渗出、糜烂、浸润或苔藓化、角化脱屑等;同时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耐受性;不良反应记录有或无,若有要记录发生时间,主要临床表现(痒痛、红肿、其它)及转归;耐受性:在用药过程中根据患者评价及观察者评价分为三级:好、一般和差;对皮损广泛者,选择有代表性的靶部位进行评分。
 
 
1.5 疗效判定标准 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4级;用药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值减少指数为评定依据,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初诊日积分合计-每次随访时积分合计/(初诊日的积分合计) ×100%
 
 
治愈:积分值减少>95%;显效:积分值减少为61%~95%;好转:积分值减少20%~60%;无效:积分值减少<20%。总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算。
 
 
2 结果
 
2.1 疗效 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的治愈率为49.06%,显效率为38.68%,总有效率为87.74%,对接触性皮炎、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尿布皮炎的治愈率高,见效快,1~3天起效,对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异位性皮炎也有明显效果,详见表1,2。
 
 
表1 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略)
 
 
 2.2 不良反应观察 106例患者在治疗观察中,仅2例在面部用药24h后出现轻度红斑、烧灼感,但均能耐受,不影响治疗。
 
 
2.3 耐受性观察 观察的病例中医生评价好的96例,占90.57%;一般10例,占9.43%;患者评价好的90例,占84.90%,一般16例,占15.10%;医患均无差的评价。
 
 
表2 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临床疗效 (略)
 
 
 3 讨论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在诸多发病原因中存在着不可轻视的细菌及真菌感染因素;派瑞松霜的主要成份为1%的硝酸益康唑和0.1%的曲安奈德,前者为广谱抗真菌药,同时兼有与新霉素相当的抑制革兰阳性细菌的作用,而后者是一种中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抗过敏作用,两者起到很好的相互协同作用;在本组106例观察病例中,对接触性皮炎,急性及亚急性湿疹,尿布皮炎的治愈率高,起效快;而对慢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也有明显疗效,而对浸润肥厚的皮损则起效时间长,可能与药物的渗透力有关,但其总有效率为87.74%,且不良反应轻微,医患对该药的耐受性评价较好,因此,派瑞松霜是临床上非常值得推广使用的一种安全性高、疗效好的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外用药。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 年 6 月 第 4 卷 第 11 期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更多

·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和治疗
·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特应性...
· 手部皮炎近十年进展
· 复方甘草酸苷在炎性皮肤...
·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探索机制
· 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特应性...
· 依法利珠单抗有希望用于...
· 维胺酯胶囊治疗脂溢性皮...
· 匹美克莫斯对特应性皮炎...
· 美药管局建议治疗湿疹时...

推荐文章

更多

·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和治疗
·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特应性...
· 手部皮炎近十年进展
· 复方甘草酸苷在炎性皮肤...
·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探索机制
· 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特应性...
· 依法利珠单抗有希望用于...
· 维胺酯胶囊治疗脂溢性皮...
· 匹美克莫斯对特应性皮炎...
· 美药管局建议治疗湿疹时...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