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SLE的诊断和治疗存在巨大缺口,即使在药物效果不明确的情况下,FDA在近10年也没有批准任何一种治疗SLE的新药上市。
SLE治疗药物缺乏的原因如下:首先疾病的复杂性和突发性导致了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很难评估,此外,管理机构的审评标准也缺乏明确的规定。 但是,随着自身免疫系统的生物学研究向SLE领域的延伸,以及对SLE发病机理的进一步了解,科学家以及制药商对SLE的兴趣重新活跃起来。研发产品主要针对两种类型的SLE,一种是狼疮性肾炎(LN),其为累及肾脏病变的更为严重的红斑狼疮性疾病,另外一种是皮肤红斑狼疮,其为累及皮肤组织的疾病,此为SLE最普遍的临床表现。
治疗药物
目前对SLE的治疗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医生(主要是类风湿的专家)根据患者症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甾体类药物,如泼尼松,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药物。但是,这类药物只能减轻SLE的症状,而且治疗效果维持时间很短。
长期服用甾体药物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医生采用各种药物治疗。抗疟药如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Plaquenil)。大约40%的SLE患者以及多器官受累的患者通常采用的药物见表1。
表中的数据来自Datamonitor公司的最初研究结果,由于SLE患者涉及多种药物,所以各类型药物使用总比不为100%。甾体:包括系统性和外用甾体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包括免疫调节剂,细胞毒素剂和抗风湿药物。抗炎药物包括:水杨酸盐类;非甾体抗炎药和COX-2抗炎药。
尽管大多数免疫抑制剂为标签外使用,但是有一半的患者选择该类药物,尤其是肾炎性狼疮(LN)患者以及中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甲氨蝶呤(methotrexate)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是治疗红斑狼疮的常用免疫抑制剂。
Astellas公司的他克莫司(Tacrolimus;Prograf)治疗肾炎性狼疮的效果尤为不错,本品于2007年在日本获得了上市批准。
Aspreva和罗氏公司的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骁悉;CellCept)治疗SLE的效果也不错,尤其对肾炎性狼疮。但是,它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效果不及环磷酰胺。出于安全性因素的考虑,与环磷酰胺相比,临床医生更喜欢吗替麦考酚酯。
未来的治疗靶点
SLE新药的治疗靶点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B细胞和T细胞。而B细胞作为导致SLE的自身抗体被认为是最有活性的治疗靶目标。目前针对B细胞为治疗靶点的在研药物中有6个出于后期研发阶段,详细情况见表2。
生物基因艾迪克公司与基因泰克公司以及与罗氏(Biogen Idec/Genentech/Roche)共同开发的抗CD20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ituxan/MabThera),一度被认为最有希望成为SLE的一线治疗用药。但在2008年4月的EXPLORER临床研究中,本品主要的和次要的终末点结果都宣告失败。但正在进行的治疗狼疮肾炎的研究结果还是有希望让本品用于治疗LN型红斑狼疮的适应证获得批准。尽管2006年12月FDA对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存在着进行性多病灶脑白质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 encephalopathy)风险进行了安全性警告。但是临床医生将本品用于SLE的标签外治疗还是屡见不鲜。
其它处于Ⅲ期临床的可以与利妥昔单抗抗衡的B细胞治疗药物,包括葛兰素史克与人体基因科学公司(Human Genome Sciences/Glaxo Smith—Kline)联合开发的单克隆抗体belimumab;其为一种B-淋巴细胞调节剂,此外还包括UCB公司的依帕珠单抗,其作用于B细胞表面的CD22受体。
自从利妥昔单抗临床研究失败之后,belimumab成为最可能获得批准的最先进产品。其初始剂量的两个Ⅲ临床研究患者的招募工作已经于2008年8月完成。Belimumab有超越利妥昔单抗成为第一个获批的治疗SLE的生物制品的可能。
默克Serono公司最近从ZymoGenetics公司那里获得了atacicept的专属开发权。这为本品的商业前景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展望
与10年前相比,如今治疗SLE的产品有了本质性飞跃。纵观处于研发后期的产品,可以预知未来10年SLE药品市场将有突飞猛进的增长。最近利妥昔单抗临床试验的失败,以及吗替麦考酚酯在LN应用中的失败,说明了向药品管理部门证明药品的有效性仍然是影响市场增长的主要障碍。
Datamonitor公司估计在2007年七大SLE治疗市场的份额大约为3.3亿美元。
尽管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SLE的Ⅲ期临床试验失败了,但是2007年它仍然带来了1.25亿的收益。医生仍然将本品作为标签外使用,如果本品用于LN的适应证获批,那么其销售额还将继续增长。驱动SLE市场未来增加的关键因素,是即将获批的高费用的靶向治疗药物。表2已经详细列出针对SLE靶向治疗的公司和在研的产品。
由于SLE具有明显的种族特点,所以其分布也具有区域性。根据Datamonitor公司的数据,SLE在中国、印度以及墨西哥的患病人数已经超过220万。但是在这些地区只有小部分的患者能够承受高价位的生物制品,因而相对便宜的小分子药物的市场机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