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心血管系统 >> 高血压 >> 治疗综述 >>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比较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比较

2009-12-25 18:02:58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中国新特药网  浏览次数:85  文字大小:【】【】【
简介: 厄贝沙坦是一种强效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特异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受体(ATⅠ),能有效地降低血压。本试验的目的是比较厄贝莎坦与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与不良反 ...

 厄贝沙坦是一种强效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特异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受体(ATⅠ),能有效地降低血压。本试验的目的是比较厄贝莎坦与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与不良反应。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确诊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56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9例,年龄18~75(57±13)岁。高血压1级15例,2级41例。高血压诊断以《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为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妊娠、哺乳期妇女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1.2  给药方法:治疗前停用一切降压药两周后,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高血压分级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d(商品名:科苏,扬子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依那普利组给予依那普利10 mg/d(商品名:依苏,扬子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均于早餐后服药,总疗程8周。

1.3  观察方法:停药两周后安静状态下测定诊室坐位右臂血压,共测3次,取舒张压相差不超过4mmg的两次平均值作为血压记录,根据Korotkoff音Ⅰ相和Ⅴ相的消失分别确定为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治疗前血压采用停药两周时3次血压的平均值;治疗期间血压包括治疗期第1、2、4、8周末未服用当天药物时所测量的血压值,时间均在上午8~10时。同时记录症状及心律变化。总疗程8周。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离子、血糖、及心电图检查。

1.4  疗效判定:根据卫生部制定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显效:DBP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有效:DBP下降<10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或SBP下降≥30mm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降压疗效:在服药8周后,两组SBP和DBP均下降,与服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厄贝沙坦组:显效16例(57.1%),有效6例(21.4%),无效6例(21.4%),总有效率78.5%。依那普利组:显效14例(50.0%),有效6例(21.4%)无效8例(28.5%),总有效率71.4%。两组间比较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血压变化(略)注:与用药前相比:*P<0.05  ** P<0.01; 与依那普利组相比△P>0.05

2.2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心率、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血离子、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厄贝沙坦组头痛1例,无1例发生咳嗽,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6%;依那普利组恶心1例,干咳3例,总不良反应率14.2%,均能坚持服药。

3  讨  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Ⅰ),均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一线降压药物,二者的作用机制极相似又不同。它们都能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但ACEⅠ阻断作用不完全,存在着经其他非ACEⅠ途经生成血管紧张素Ⅱ的可能性[1]。此外ACEⅠ增加组织的缓激肽水平,使服用ACEⅠ的某些患者发生难以忍受的干咳。而ARB能阻断所有途经生成的血管紧张素Ⅱ对AT1受体的作用,其最大优点是咳嗽的发生率远远低于ACEⅠ抑制剂,患者对于ARB的耐受性显著优于ACEⅠ抑制剂。本试验所观察药物:厄贝沙坦,是一种新型ARB类抗高血压药物,本药对AT1的拮抗作用大于AT28500倍,口服后能迅速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生物利用度60~80%,消除半衰期为11~15h降压作用平稳而持久,能持续24h,每日1次服用方便[2]。在降压疗效方面,厄贝沙坦总有效率78.5%,与刘红军等报道[3]的总有效率75%相近。与依那普利组相比,尤其是未引起干咳。患者的耐受性,依从性好,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抗高血压药物。

【参考文献】
[1]施仲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比较试验[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3,30(3):172-174.

[2]张谨,陈绍行.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剂的药动学与临床用药[J].中国新药于临床杂志,2004,23(2):111-115.

[3]刘红军,常玲,等.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7):407-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比索洛尔透皮贴片|Bisono(Bisoprolol tape)
阿罗洛尔片|Acemail(Arotinolol)
维拉帕米缓释片|CALAN SR(VERAPAMIL HCL)
Micardis Plus(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Avalide(Irbesartan-Hydrochlorothiazide)
AVALIDE(复方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缬沙坦片Diovan(VALSARTAN tablets)
莫昔普利片剂Perdix(Moexipril HYDROCHLORIDE)
甲磺酸多沙唑嗪片|Cardura (Doxazosin Tablets)
吲达帕胺缓释片
CoAprovel(可普诺维諾膜衣片)
 

最新文章

更多

· 抗高血压药奥美沙坦酯
· 依普沙坦的药理学特点与...
· 缬沙坦的药理学特点与临...
· 新型抗高血压药物-依普沙...
· Teveten(甲磺酸依普沙坦...
· β受体阻滞剂仍是降压治...
· 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与...
· 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急性...
·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 培多普利和依那普利治疗...

推荐文章

更多

· 抗高血压药奥美沙坦酯
· 依普沙坦的药理学特点与...
· 缬沙坦的药理学特点与临...
· 新型抗高血压药物-依普沙...
· Teveten(甲磺酸依普沙坦...
· β受体阻滞剂仍是降压治...
· 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与...
· 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急性...
·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 培多普利和依那普利治疗...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