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策略
2010-05-11 16:52:21 作者: 新特药房 来源: 互联网 浏览次数: 117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简介:
2009年美国消化疾病周(DDW)报告:目前,世界范围内确诊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人数已高达1.3亿,且每年有300万左右的新增病例。根据生育高峰期的人口数目推断,严重肝病患者人数将在2019年达到高峰,约为 ...
2009年美国消化疾病周(DDW)报告:目前,世界范围内确诊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人数已高达1.3亿,且每年有300万左右的新增病例。根据生育高峰期的人口数目推断,严重肝病患者人数将在2019年达到高峰,约为2亿。 近年来,对于丙肝病毒(HCV)感染的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包括治疗更加经济有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获得了证实,不同HCV基因型和不同人种对治疗的病毒学应答差异得以确认。
个体化治疗成为抗病毒首选 美国肝病学会2009年版丙肝指南指出:应该根据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可能的严重不良反应、获得治疗应答的可能性、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患者的治疗意愿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慢性HCV感染者的最佳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在开始治疗时或治疗前不久以及治疗的第12周,应该应用敏感的定量方法检测HCV-RNA。 目前也有学者提出根据患者病毒学应答来指导临床治疗——应答指导治疗(Response Guide Therapy,RGT)策略。 RGT策略:在开始抗病毒的基线及开始治疗的第4、12、24、48周和停药后24周对患者进行评价和管理,以便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应答指导治疗策略的优点是可以更精确地预测治疗转归,使慢性丙肝患者有信心坚持疗程,从而提高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它有助于对所有的慢性丙肝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并通过强化治疗方案提高难治性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改善患者预后状况和生活质量。
对基因1型与4型HCV感染者的治疗方案 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的疗程为48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剂量为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联合利巴韦林1000mg(体重≤75kg)或者1200mg(体重>75k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的剂量是1.5μg/k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联合利巴韦林的剂量分别为800mg(体重<65kg),1000mg(体重65~85kg),1200mg(体重85~105kg),1400mg(体重>105kg)。 对于没有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即在治疗12周时HCV-RNA降低幅度小于2log)者,可以停止治疗。 对于没有获得完全EVR(12周时HCV-RNA检测不到)的患者,24周时应该再次检测HCV-RNA,如果HCV-RNA仍然阳性,应该停止治疗。 对于基因1型且病毒清除较慢者(即12~24周之间HCV-RNA转为阴性),疗程应延长到72周。 治疗48~72周并且治疗结束时HCV-RNA检测阴性的基因1型患者,治疗结束后24周应再次检测HCV-RNA以评价有无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即HCV-RNA在治疗停止后24周仍阴性)。
对基因2型或3型HCV感染者的治疗方案 应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4周,利巴韦林的剂量800mg,治疗到24周并且HCV-RNA定量检测阴性者,24周后应该再次检测HCV-RNA以评价有无SVR。对于获得SVR的HCV相关肝硬化患者,无论何种基因型,均应该继续每6~12个月进行一次HCC监测。
展望
在今年DDW上,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詹森(Jensen)教授对于丙型肝炎治疗提出4点建议:1.根据患者病毒学应答“量体裁衣”,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2.在治疗中联合应用蛋白酶抑制剂和聚合酶抑制剂。3.进一步评估生物人工肝的作用。4.逐渐从治疗中去除干扰素和利巴韦林。
链 接 病毒学应答指标定义 快速病毒学应答: 治疗4周,HCV RNA载量低于检测下限(LLD)。 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12周,HCV RNA载量低于LLD。 部分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12周,HCV RNA下降>2log10IU/mL(或相当的拷贝/mL,下同),但未低于LLD。 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治疗结束时HCV RNA载量低于LLD。 持续病毒学应答:达到ETVR,停药随访24周仍维持HCV RNA载量低于LLD。 复发:达到ETVR,但停药后HCV RNA又可被检出。 突破:治疗期间曾出现HCV RNA低于LLD,但继续治疗HCV RNA又可被检出。 无应答:治疗24周,HCV RNA仍可被检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