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抗肿瘤药 >> 肿瘤新闻 >> 来曲唑和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疗效

来曲唑和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疗效

2010-05-19 10:25:21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961  文字大小:【】【】【
简介: 摘要:引言: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开始治疗14天内,反应肿瘤增殖的Ki67标记物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与长期预后有关。此项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用阿那曲唑和来曲唑治疗14天后肿瘤增殖的变化。 方法: 206位女性 ...

摘要:引言: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开始治疗14天内,反应肿瘤增殖的Ki67标记物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与长期预后有关。此项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用阿那曲唑和来曲唑治疗14天后肿瘤增殖的变化。

 方法: 206位女性(其中3位是双侧的共209个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可行手术的乳腺癌)在手术前被随机分配接受14天的2.5mg来曲唑或者1mg阿那曲唑治疗。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gR)表达的变化由ALLRED评分进行评估;肿瘤增殖通过Ki67进行分析;每个肿瘤HER2的状态也通过联合Hercept试验和FISH来评估。

 结果:来曲唑和阿那曲唑都能减少ER的表达(ALLRED评分),平均数为0.32(0.20-0.44), P<0.001, PgR也都降低,平均数为2.54 (2.20–2.89), P<0.0001。来曲唑减少肿瘤细胞增殖,几何平均

 数从6.37% 降至  0.81%,P<0.0001;阿那曲唑减少增殖从5.81% 降至 0.77%, P<0.0001。两组药物在

 降低ER, PgR 或增殖上没有差别。来曲唑和阿那曲唑均能显著降低无论是HER2阳性还是阴性的肿瘤细胞的增殖,P值均<0.001。

 结论:治疗14天后,来曲唑和阿那曲唑均能减少肿瘤细胞增殖,ER和PgR的表达,两种药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别。

2008EBCC会议摘要荟萃
1、阿那曲唑相比他莫西芬有更长的延续效应,治疗结束后骨折的风险消退--来自ATAC 中位随访100个月的数据。
背景:ATAC的数据显示,阿那曲唑(A)相比他莫昔芬(T)更能有效地预防复发,耐受性更好,但有更大的骨折风险。之前很少有关于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完成后这些影响是否持续存在的数据。现提交来自ATAC中位随访100个月的数据。
材料和方法:主要终点为无病生存(DFS);次要终点为复发时间(TTR)、对侧乳腺新发癌症(CLBC)、远处复发的时间(TTDR)、总体生存率(OS)和复发后死亡。在所有病人(ITT人群)和激素受体阳性(HR+ve)的病人(占ITT的84%)中评估所有这些指标。在治疗完成后,继续保持双盲并收集骨折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
结果:与T相比,A能显著改善DFS、TTR、TTDR和CLBC等指标。在HR+ve组,DFS(HR0.85;95%CI 0.76,0.94;p=0.003)、TTR(HR0.76;95%CI 0.67,0.87;p=0.0001)、TTDR(HR0.84; 95%CI 0.72,097; p=0.022),CLBC(HR 0.6,95%CI 0.42,0.85; p=0.004)。A相比T的绝对受益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5年和9年的TTR分别是2.8%和4.8%),在治疗完成后,阿那曲唑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他莫昔芬组(HR 0.75;  95% CI  0.61, 0.94; p = 0.01)。A组复发后死亡比T组略少,但总体生存率没有差异(472  vs 477; HR 0.97; 95% CI 0.86, 1.11; p = 0.7)。治疗完成后,A组病人的骨折发生率下降了,治疗完成后两组骨折发生率相似(A组和T组每年骨折发生率为146[1.56%] vs 143[1.51%])。治疗期间,A组病人中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较少;治疗完成后两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
结论:ATAC100个月的分析是迄今为止初始AI 5年治疗中位随访时间最长的数据。数据显示在治疗完成后,阿那曲唑(A)相比他莫西芬(T)的疗效获益持续,而且有统计学显著性的证据显示,A比T的后续效应更明显。这些数据第一次证明了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具有后续效应。在治疗停止后,A组和T组的骨折发生率相似。研究中存在死亡的竞争性病因,故没有发现两组的总体死亡率存在明显差异。

2、绝经后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作为辅助治疗的最佳时机和疗程

引言:很明显,AIs在绝经后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已处于核心地位,它们相比他莫昔芬更有效且副作用更少。然而疑问仍然存在:AI是否应该成为初始辅助治疗?是否使用过他莫昔芬后AI才更为有效(这时相对获益会更大)?不同的AI效果有何差异,治疗的时机等方面仍然存在疑问。
方法:提交的模型基于8个已发表的临床研究的数据,用于评估比较AI治疗的两种用法:起始AI治疗还是初始他莫昔芬治疗后再序贯AI治疗。我们用报告的危险比(hazard ratio)模拟随访10年和20年的复发率。既往只在EBCTCG概述中回顾记载证明了他莫昔芬的延续效应。但本次回顾显示,AIs的延续效应更为明显。

结果:这些模型提示,初始AI治疗或者早期开始AI治疗要优于应用他莫昔芬5年才开始AI治疗。用现有的数据估算的危险比提示,初始AI治疗效果要优于起始两年的他莫昔芬加3年的AI治疗,即使换用AI后的危险比下降幅度可能较大。基于5年他莫昔芬治疗+5年AI治疗的研究数据,还有ATLAS研究(5年与10年的他莫昔芬治疗)的数据,我们也作出了一项10年治疗计划的模型。

结论:虽然目前的证据清楚地显示,在辅助治疗的最初5年内起始应用AI是最佳的策略,更多临床研究的结果(比如, BIG 1-98是比较起始治疗和序贯治疗)可提供更多信息,指导开始AI治疗的最佳时机。现有的证据也支持某些病人在5年后继续治疗,但对于AI治疗最佳的持续时间,目前没有相关数据。
3、3年的辅助阿那曲唑治疗对老年乳腺癌患者冠心病常规独立生化危险因素的影响

背景:芳香化酶抑制剂,例如阿那曲唑,能有效抑制雄激素转化成雌激素,从而减轻雌激素对癌肿和其他雌激素依赖细胞的影响。因为芳香化酶抑制剂可将雌激素降低到不可检测的水平,预计它们会对雌激素敏感的靶器官造成影响,包括脂质/脂蛋白代谢。

只有大型临床研究的亚方案可提供阿那曲唑对基本脂质指标[如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甘油三脂(TG)]影响的数据。至于阿那曲唑对冠心病独立生化危险因素[脂蛋白A-1(APO-A)和脂蛋白B(APO-B),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相关的数据很少。

另外,尽管年龄本身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常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老年病人,却没有在临床研究中占相应的比例。因此在70岁以上的乳腺癌患者这个亚群中,芳香化酶抑制剂与脂质代谢的关系这方面的数据几乎没有。

病人与方法:这项前瞻性的研究连续入选57名绝经后女性患者(平均年龄78岁,71-94),既往确诊雌激素受体阳性和/或孕酮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所有的病人都接受过乳腺癌根治手术,其中一些结合辅助的化疗和/或局部放疗。在空腹24小时后,采集血样分析脂质(TCH,HDL-CH,LDL-CH,TG)和脂蛋白(APO-A,APO-B)及CRP。在基线期、开始治疗后的第1、3、6个月及此后的每6个月,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查。
结果:早期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在接受3年的阿那曲唑治疗后,研究中所分析的指标都没有明显的改变,包括:1)基本的血清血脂指标:TCH (p = 0.78), HDL-CH (p = 0.67), LDL-CH (p = 0.77) and TG (p = 0.49);2)血清脂蛋白: (APO-A; p = 0.88 and APO-B; p = 0.71) 和CRP(p = 0.89)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对危险比:APO-B/APO-A (p = 0.75), TCH/ HDL-CH (p = 0.69), LDL-CH /HDL-CH (p = 0.73) 及BMI (p = 0.81).

结论:数据显示,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3年的阿那曲唑治疗对冠心病的常见独立危险因素没有影响,而这个年龄群的患者是激素治疗的最佳对象。研究将进一步地评估5年的阿那曲唑治疗对脂质/脂蛋白的影响,并证实是否有确定的生化指标可作为代替性终点,用于评估这些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4、一项随机临床研究评估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患者骨转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背景:来曲唑(Letrozole,简称L)比阿那曲唑(Anastrozole,简称A)更能有效地降低血循环中的雌激素水平。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L和A对肌肉骨骼症状和骨转换的影响。

入选病人和研究方法:182名绝经后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侵袭性乳腺癌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组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连续12周服用L然后连续12周服用A,或连续12周服用A然后连续12周服用L,患者起始使用该辅助治疗,或者在服用他莫昔芬(T)5年后开始该治疗。其中84位患者留取空腹血和尿液标本检查N端肽(NTx)、C端肽(CTx)、骨碱性磷酸酶(ALP)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等标志物。护士在每种药物治疗开始的第4、8、12周收集数据,其中170例病人有充足的肌肉骨骼副作用数据。

结果:他莫昔芬的影响:基线I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INP)值37.5(32.1-42.9)vs 46.2(41.0-51.3),血清C端肽值为0.49(0.42-0.57)vs 0.62(0.55-0.70),在之前接受过T治疗的病人中两个值都更低,P值均小于0.025。来曲唑与阿那曲唑比较:在各个时间点,L和A对标志物的影响都是相似的(所有p>0.10)。131位病人出现关节疼痛,L组和A组关节疼痛的频率没有差异。其中10例病人报告关节僵硬,A组比L组多见(p=0.014)。服用L时报告关节症状的患者中有56%在服用A时没有出现同样的症状;服用A时报告关节症状的患者中有55%在服用L的时候没有报告关节症状。

长期治疗带来的改变:在3个月后,所有的骨标志物对比基线值都明显升高。6个月时,除了PTH之外,PINP、血清CTx、骨ALP(p<0.0001)和尿液NTx(p=0.0004)进一步升高。在3个月和6个月时,接受过他莫西芬治疗的病人标志物上升更为明显(所有p<0.002)。接受过T治疗的患者PTH下降幅度比较小(p=0.004)。不管用药顺序,关节副作用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而增加(p=0.0009)。比较来曲唑、阿那曲唑和他莫昔芬的关节症状:服用他莫昔芬时出现关节症状的患者中有57%在服用A的时候没有出现症状。相反,74%的服用L出现关节症状的患者和85%的服用A出现关节症状的患者在服用T的时候没有出现症状。

结论:A和L同样可明显地引起骨转化增加,这种增长持续至少6个月。既往的T治疗对芳香化酶抑制剂对骨骼的作用有明显的影响。超过一半的服用A或L出现关节症状的患者在服用另外一种药物时没有出现同样的症状。服用A或者L出现关节症状的患者中,有3/4在服用T时没有出现关节症状。 

5、激素敏感的绝经后乳腺癌女性(PMW)接受辅助性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的骨骼健康指南

背景:AIs被批准用于治疗绝经后的激素敏感性乳腺癌患者。研究显示,无论治疗方式如何,所有的AIs(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和来曲唑)与安慰剂或他莫昔芬相比,都会降低骨密度,增加骨转换,因此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了一次系统回顾,以确定导致激素敏感性乳腺癌(HSBC)患者骨折风险增加的因素,并给出与AI治疗相关的骨质丢失(AIBL)的处理建议。

结果:因为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随时做骨密度检查,需要更多以证据为导向的指标用于评估骨折风险并指导治疗。乳腺癌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有AI治疗,T-评分低于-1.5,年龄大于65岁,髋关节骨折的家族史,患者本人50岁后有骨折史,口服皮质激素6个月以上,体重指数低(<20kg/m2)和吸烟。有AIBL风险的HSBC患者考虑应用双磷

磷酸盐类(BP)作为预防性治疗,治疗完成后AIBL趋向稳定。如果AI联合唑来磷酸(ZOL)治疗,AIBL可被减轻。随机临床研究的结果支持给高风险患者每6个月4mg的ZOL,以预防AIBL。其他双磷酸盐类的数据也即将面世。

结论:所有接受AI治疗的绝经后女性应该服用钙(1200mg/d)和维生素D(400-600mg/d)补充剂,联合应用ZOL可减少AI治疗相关的骨骼疾病风险。目前的指南仅根据是否存在骨质疏松来指导双磷酸盐类的使用。然而,80%的骨折发生于骨量减少的女性,要防止激素敏感的绝经后女性患者发生骨折,这个阈值显然不够。接受ZOL治疗的患者应该每年检查骨密度,BP治疗应该至少持续两年,可能的话在AI持续治疗时一直应用BP。比较谨慎的做法的是,给接受AI治疗并且T-评分<-2.0或者具有以下危险因素任意两项(T-评分<-1.5,年龄大于65岁,髋关节骨折家族史,患者本人50岁后有骨折史、吸烟、口服皮质激素6个月以上)的患者每年两次4mg的ZOL。。
6、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医患互动:一项国际在线调查的结果

背景:病人的护理不仅仅是临床预后,还包括副作用,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和“负面”的医患互动(例如告诉患者癌症复发)。本项国际调查探讨了正面和负面的互动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和乳腺科医生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本调查对两部分人进行了在线调查:1)在过去5年内诊断为早期乳腺癌并已接受了乳腺癌手术的绝经后女性;2)乳腺科医生(肿瘤科医生/妇科医生/外科医生),因各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医疗系统设置不同而异。调查涵盖几大问题:医患互动、信息来源和早期乳腺癌治疗。

结果:总共对462名医生和600名患者进行了调查。在医患互动方面,86.6%的医生认为与病人之间的良好互动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大回报,尽管61.2%的医生认为每次门诊13-22分钟的时间是足够的,有30.2%的医生认为时间不充足。事实上,53.8%的病人表示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向医生提问。

在报告医生为第一信息来源的患者中,有81.4%的患者相信医生会给他们推荐最佳的治疗选择,79.6%的患者表示相信医生所提供的大部分治疗。大部分的医生(90.2%)表示病人相信他们会给与最好的治疗,但只有40%的病人参与决策的过程。

72.2%的医生觉得告诉患者患有早期乳腺癌(EBC)比告诉患者癌症复发要容易;37.2%的医生认为告诉患者癌症复发是他们工作中压力最大的部分。很多医生(92.4%)认为临床数据对于建立信任非常重要;72.4%的医生相信能把复发率最小化的治疗可带来更多正面的沟通。在接受调查的医生当中,76.0%表示会给自己或其家人推荐阿那曲唑作为辅助治疗。

结论:本次调查显示了医生与病人的观点存在一些差异。然而,两者都很重视良好的医患关系。病人有权获得准确的信息,并有足够的时间来讨论他们关心的问题。有效而耐受性良好的治疗可使乳腺癌复发率最小化,增进医患正面的互动。
7、患者应用阿那曲唑治疗计划依从性(PACT)的影响: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增加标准化信息和提醒服务与单独的常规临床随访的对较。

引言:任何治疗干预要行之有效,理想的依从性非常关键。各种慢性疾病口服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各不相同,但大部分都相当地低。在激素敏感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按现有的数据记载,在他莫昔芬治疗的第1年和第4年,分别有23%和50%的病人不按照医嘱用药。迄今为止还没有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依从性的随机临床研究(RCTs)的数据。

设计:PACT项目是一项两组随机平行的设计,原计划时间为12个月,后来延长观察期到60个月。从2006年7月之2008年9月,我们计划入选4674名绝经后的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她们都按照当地医疗机构的标准接受AIs治疗,并且这些治疗是独立于本项目之外的。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病人被随机分配到两个组:接受标准信息和提醒服务,或者只接受常规的临床随访。在基线期和治疗开始后的每一年用标准化的详细问卷调查患者的依从性。另外,我们会通过医院记录和医生的回忆收集每个病人的处方信息。最后,我们会用标准化问卷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对治疗的坚持程度,不依从的理由,基线特征对依从性的影响,依从性对临床预后指标的影响。

发展趋势:任何治疗干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临床工作中达到相当于随机研究中所见的效果。PACT项目的目标是,证明简单的干预,例如标准化信息和提醒服务,是否能够明显地提高乳腺癌初发患者的依从性。如果项目成功,这些简单的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辅助激素治疗的有效性,因而也会对个人的预后及医疗系统有重要的影响。
8、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乳腺癌相关主观症状的改善-阿那曲唑的观察研究结果

引言: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已经被证实要优于他莫昔芬,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赢得一线的地位。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当中,尤为重要的是生活质量和乳腺癌相关主观症状的改善。阿那曲唑的观察研究的目的就是,用客观的反应指标评估这些因素。

材料和方法:阿那曲唑的观察研究于2000-2003年间开展,在没有其他干预的日常常规条件下,要求参加研究的医生用一个评分系统记录接受阿那曲唑治疗的晚期乳腺癌病人的数据。在6个月内总共有730名可评价晚期乳腺癌病人,她们每3个月接受一次调查(共3次随访),收集的数据包括乳腺癌相关的主观症状,病人的一般情况,对阿那曲唑治疗的接受程度,复发率,乳腺癌相关主观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

结果:平均年龄为64岁(29-94),80.3%的病人为雌激素受体阳性,71.4%为PgR阳性;99.2%既往接受过治疗,其中44.4%为化疗,56.4%为激素治疗。病人当中,46.7%(n=341)为骨转移,27.9%(n=204)为内脏转移,18.9%(n = 138)为软组织转移,21.5% (n = 157)为局部晚期癌症。在6个月研究的开始(即第1次随访)时,33.4% 的病人没有症状,35.2%症状轻微,22.7%有中等程度的症状,7.1%有严重症状;在第2次随访时,有56.7%  (n = 414)的病人乳腺癌相关主观症状改善;第3次随访时,有59.3% (n = 433)的病人主观症状改善,16.7%  (n = 122)在第3次随访时症状完全消失,19.2%  (n = 140)部分消失,33.4%  (n = 244)疾病稳定,11.9%  (n = 87)疾病有进展。在第6个月,30.3%的病人无症状,45.2%的病人有轻微症状。根据医生的判断,在第2和3次随访,接近一半病人生活质量良好;生活质量详细结果:7.7%为良好,47.4%为好,19.2%为较好,4.1%是不好不坏,3.8%为较差,2.5%为差,2.1%为非常差。

结论:在6个月期间,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改善主观的乳腺癌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姑息治疗。 

9、阿那曲唑和他莫昔芬重要副作用出现的时间及其严重程度

背景:他莫昔芬在预防/辅助治疗、阿那曲唑在辅助治疗的副作用已广为人知。然而,关于这些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及其出现的时间的数据,则几乎没有。相信参加临床研究的受试者越清楚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他们出现副作用的频率和程度就越小。

方法:参与国际乳腺癌干预研究(IBIS-I)和瑞宁得和他莫昔芬单用或联用研究(ATAC)的女性受试者在每6个月一次的随访中,提供了关于某些副作用的详细信息。副作用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发生率,对他莫昔芬和阿那曲唑的重要副作用进行了分析。这里我们提交了关于副作用严重程度及其出现时间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在IBIS-I研究和ATAC研究的治疗期间采集的。

结果:两项实验的分析结果都来源于治疗期的数据。在IBIS-I研究中,两个治疗组发生率最高的副作用都是潮热,其次是头痛和恶心/呕吐。大部分的妇科副作用属于轻度,他莫昔芬组与安慰剂相比,中等严重程度副作用的发生率稍高。

总体而言,两个治疗组大部分的副作用都是属于轻度的。在ATAC研究中,情况也相似,大部分报告的副作用为轻度。两个治疗组发生率最高的副作用为轻中度的潮热。重度潮热的发生率小很多,但跟他莫昔芬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

其他预定义的副作用大部分为轻度,报告的频率也低于潮热。两项研究中副作用出现的时间都很相似,大部分事件是在研究开始时(0-24个月)报告的。时间模式及各种副作用之间的差异,将在演讲中详细讲述。

结论:IBIS-I研究和ATAC研究报告的大部分副作用属于轻度,并在治疗早期出现。这些结果增进了我们对他莫昔芬和阿那曲唑的药物特性的认识,对于鼓励患者最大程度的依从激素治疗起了重要作用。

10、CYP2D6的遗传多态性:他莫昔芬辅助治疗的患者早期远处复发的关键因素

背景:目前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仍然存在争议,是起始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还是在开始他莫昔芬后序贯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我们此前报告过一项回顾分析,以明确接受他莫昔芬辅助治疗的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早期全身复发的危险因素。

在3年的他莫昔芬治疗中,5.3%的患者发生远处复发。淋巴结受累和改良SBR分级被确认为早期复发的独立预见因素。对肿瘤复发的病例进行探索性的免疫组化分析显示, EGFR、HER2和VEGF-R2等基因的表达没有异常,提示不存在他莫昔芬抵抗的可能性。

因为他莫昔芬代谢酶的基因差异可能是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我们检查了早期复发患者正常组织的种系细胞色素P450(CYP)2D6*4基因变异型出现的频率,结果与法国西南部的正常人进行比较。

材料和方法:服用3年他莫昔芬辅助治疗后复发的22名患者,取其正常组织用石蜡包裹并提取其中的DNA。用PCR扩增了CYP2D6基因后,用限制酶检测CYP2D6*4的多型性,方法描述见前(Jin,JNCI2005)。CYP2D6*4的变异频率用100名当地正常供体提供的DNA样本测定。

结果:在22名复发患者中,有14名(64%)CYP2D6*4为杂合型,相比之下,100名正常人有40名为杂合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Chi-2检验, p=0.04),没有发现CYP2D6*4的纯合子。

结论:因为CYP 2D6遗传多态性似乎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这些结果证实了他莫昔芬代谢酶的基因变异与早期复发之间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联系。大量复发患者的分析目前正在进行。预后因素差(分级为Ⅲ并且N+>1)但没有复发并且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人群患者的结果也即将面世。将来,对个体进行CYP2D6变异型基因检测,可能会是选择直接开始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病人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11、多大的获益才能鼓励5年后继续芳香化酶抑制剂(AIs)治疗-一项病人及医生的调查

背景:证据显示,AIs可提高绝经后的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探讨AI治疗是否应该持续超过5年的临床研究目前正在进行,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5年的AI治疗后,多大的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获益才能鼓励医生和患者继续应用AIs。

方法:Ⅰ-Ⅲ期的乳腺癌并且至少服用过1年AI辅助治疗的患者,自行完成一个问卷调查,评估重要的社会因素、癌症相关的因素和治疗因素,和FACT-ES表格(第四版)。治疗的最小获益用5年癌症复发率下降和生存率上升的百分比来表示。加拿大境内治疗乳腺癌的肿瘤专科医师也接受调查。

结果:平均年龄为60岁的153名女性接受调查,其中51%为无淋巴转移的乳腺癌,89%接受过放疗,61%接受过化疗,59%接受过他莫昔芬治疗。AI治疗的平均疗程为31个月。30%的女性认为如果治疗对5年生存获益少于1%,就会继续治疗;27.5%的患者认为如果复发率下降到少于1%,就会继续AI治疗。相比,在接受调查的40位肿瘤专科医师中,没有一个觉得生存率上升1%或复发率降低1%足以促使他们继续处方AI治疗。AI治疗带来的绝经/内分泌症状严重程度增加,与女性继续治疗所需的最小生存率获益增加,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P=0.036)。

结论:大约1/3的病人愿意为了1%以下的获益继续AI治疗,但没有医生愿意为此在5年后继续开处AI治疗。病人在5年后是否愿意继续治疗,与其服用AI时副作用的严重程度相关。

                                医生及病人的意见:5年后继续治疗所需的最小获益

12、1990-2006年间早期乳腺癌患者系统性辅助治疗的应用增加明显与年龄相关 :一项基于人群数据的分析

背景:本研究评估在1990-2006年间,改变的指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系统性辅助治疗模式的影响。研究特别关注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因为对于这些患者的治疗没有明确的指南。

方法:从南方综合癌症中心的癌症登记处选取了1990-2006年间确诊为早期乳腺癌(I-IIIa期)的病人。基于指南公布的数据和系统性辅助治疗指征的改变,分析的结果分为1990-1997、1998-2001、2002-2006等3个时期,和35岁以下、36-49岁、50-59岁和70岁以上等4个年龄段。为了测定每例肿瘤病人接受系统性辅助治疗的概率比probability ratio (PR)和病人特征,用SAS Proc Genmod对数据进行了多变量分析,应用改良Poisson回归模型。

结果:这段期间系统性辅助治疗的应用明显地增加了:1900-1997期间增加37%;1998-2001期间增加了51%,2002-2006年间增加了53%(p<0.0001)。与年龄低于35岁的病人相比,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接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合化疗的几率较低(分别为PR = 0.01; 95% CI, 0.01-0.02 和 PR = 0.01;  95% CI, 0.00-0.02),接受单独内分泌治疗的几率较大(PR = 2.39; 95% CI, 1.94-2.95)。肿瘤大小、淋巴结累及情况和未分化肿瘤,与接受系统性辅助治疗的概率呈正相关。ER或者PR阴性的患者,接受化疗的概率较大(PR = 1.59; 95% CI, 1.47-1.71),接受内分泌治疗(PR =  0.28; 95% CI, 0.23-0.33)或者内分泌治疗结合化疗(PR = 0.13; 95% CI,  0.08-0.20)的概率较低。

结论:长时间(1999-2006年)内系统性辅助治疗的变化趋势显示,内分泌治疗和化疗都在显著增加。化疗的应用,或者内分泌治疗结合化疗的应用,随着年龄的增加明显地下降,而单用内分泌治疗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些年龄相关的差异,部分是因为70岁以上的患者的治疗缺乏明确的指南。

13、GISS研究:一项随机的绝经前期高危女性乳腺癌预防研究的预实验---筛查加戈舍瑞林加伊班膦酸与单用筛查相比较

引言:乳腺癌基因遗传性变异检测的使用,为乳腺癌/卵巢癌高危女性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然而,绝经前期的乳腺癌高危女性除了手术干预之外,没有其他临床干预手段可用于降低乳腺癌风险。

材料:GISS研究,是一个随机、多中心、开放的Ⅱ期临床研究,评估绝经前期的乳腺癌高危女性服用戈舍瑞林和伊班磷酸作为预防性治疗的可行性。主要终点为拒绝随机和治疗中止;次要终点为安全性、生活质量、性活动、癌症忧虑评分、骨骼和乳腺密度改变。

结果:在2001-2003年间,11个中心的322位合格女性中有31位愿意参加研究。1位女性在随机后退出研究,15位参加者只接受筛查,15位接受戈舍瑞林、伊班磷酸和筛查。治疗原计划为24个月,但在第12个月只有不到50%的受试者愿意继续参加研究。两组间接受随机的意愿和依从性不存在差异。12个月的治疗后,除了潮热、头痛和阴道干燥之外,没有观察到两组的严重副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两组间在乳腺组织密度、癌症发病率和生活治疗等方面都没有差异。

结论:总之,如果能在更大的人群中证明其有效性,GnRH类似物治疗应用于绝经前期妇女,可能成为一种非手术性的乳腺癌预防手段。为了鼓励女性参与研究,为其提供更多健康医疗信息非常必要。

14、在既往应用过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乳腺癌转移患者中应用氟维司群

背景: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经常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作为辅助治疗或姑息治疗。其中一些病人的乳腺癌转移(MBC)进展后对激素治疗(ET)仍然有反应。氟维司群对于接受过AI治疗的MBC患者有效。一些临床前研究提示,AI治疗期间进展的癌症如果加用氟维司群,癌症进程是可控制的(Jelovac et al. Cancer Res 2005;65:5439-5444)。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我们检验了氟维司群作为单药或者结合AI用于进展期MBC患者的有效性。

材料和方法:本回顾研究包括39位MBC患者,具有以下特征:平均年龄65岁(37-89);既往内分泌治疗:3种(1-4种);转移部位:骨转移69%;皮肤转移23%;肝转移26%;肺转移13%;其他23%。22位(56%)患者只有一个远处转移(其中12位为骨转移),12位(44%)患者转移部位大于1个。对这些患者的ER、PR和Her-2neu的表达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的原发肿瘤都是ER和/或PR阳性的。用临床获益(CB)来评估有效性:即疾病稳定6个月以上+客观症状缓解。8名患者接受氟维司群并继续原先的AI治疗,32名病人单用氟维司群作为内分泌治疗,停用原来的AI治疗。

结果:平均进展时间(TTP)为5.7个月(1-23)。在14名患者中观察到CB,12名患者疾病在6个月内稳定,1名患者的皮肤转移有部分缓解。在有CB的患者中,平均TTP为12个月(7-23)。接受氟维司群联合AI的病人平均TTP为5.4个月,而单用氟维司群的病人平均TTP为5.7个月。有12位病人取了转移组织进行ER和PR表达分析。11位ER和/或PR ev+的患者的平均TTP为4.5个月。既往接受过两种ET治疗的患者平均TTP为8个月,3种ET治疗的为5.3个月,4种ET治疗的为4.8个月。

结论:氟维司群可能是MBC患者在AI治疗后的一种有效内分泌治疗,可能带来长期的临床获益。在一个亚组的病人当中,转移组织分析显示,转移组织的ER和/或PR表达水平与氟维司群的有效性没有相关性。在本研究中,既往内分泌治疗的种类与TTP呈负相关。

15、NEWEST研究:一项Ⅱ期随机的新辅助研究比较氟维司群500mg与250mg 用于绝经后的局部晚期、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患者的治疗。

背景:氟维司群(Faslodex®)是一种选择性的ER拮抗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模式,用于治疗绝经后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两项手术前研究显示,250mg以上的给药可降低ER表达和Ki67标记指数(LI),而且降低程度与剂量相关。这里我们比较获准使用剂量(AD)疗法和大剂量(HD)疗法的生物学及临床活性。

材料和方法:NEWEST研究在绝经后的ER+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比较氟维司群AD(250mg/月)和HD(500mg/月+第一个月的第14天加500mg),为期16周的新辅助治疗。在基线期、第4周、手术时(16周)取肿瘤的核心活组织,评估Ki67 LI、ER和PR表达的改变。主要终点为第4周Ki67 LI的改变,次要终点包括耐受性评估、用三维超声测定肿瘤反应,分为完全缓解(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肿瘤体积缩小65%)和疾病进展(体积增加73%)。

结果:总共211名女性(平均年龄67岁)入选(HD: n = 109; AD:  n = 102);99%为ER阳性。氟维司群HD组(n = 60)平均Ki67  LI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AD组(n =63)[-78.8% vs -47.3%,  p < 0.0001]。与此相关的是,第4周HD组的ER表达下降幅度明显大于AD组,两组的第16周的Ki67  LI 和ER表达变化也有相似的趋势,在第16周,HD组和AD组的缓解率(ITT)分别为22.9%和20.6%。对完成16周评估的患者(两组各69名患者)进行析因分析,HD组的缓解率为36.2%,AD组为30.4%。7名病人在接受HD治疗期间疾病进展,AD组有8名病人在治疗期间疾病有进展,但都对治疗耐受良好。两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相似,都不影响血清骨骼指标水平。

结论:NEWEST是第一项比较AD和HD生物学及临床活性的研究,第一次提示了氟维司群HD在降低Ki67 LI和ER表达方面有更大的活性,所有其他有效性指标都偏向于HD。两种剂量都耐受良好,对子宫内膜厚度和骨骼标志物都没有不良的影响。目前CONFIRM研究正在探讨氟维司群大剂量(HD)疗法在癌症转移病人中的应用。

16、德国IPEP研究的结果:评估在一般临床条件下氟维司群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耐受性、有效性和接受程度

背景:氟维司群用于治疗绝经后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者转移乳腺癌患者。本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氟维司群是否安全、有效、耐受良好。

材料和方法:848名患者入选到氟维司群临床评估计划(IPEP)中。这些患者为绝经后的晚期ER+乳腺癌患者,在服用抗雌激素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出现复发,或者疾病进展并接受抗雌激素姑息治疗,所有的患者均接受9个月以上氟维司群治疗。在此期间,参与研究的中心将负责记录病人的选择、诊断程序和治疗决策,以及所有有意义的数据。

结果:根据方案,其中597名患者的数据为可评估数据。平均年龄为64岁,52%的病人合并其他疾病,78%既往接受过一种或多种姑息治疗。安全性:15.6%的病人有一个或多个不良事件,主要为潮热、胃肠道和肌肉骨骼症状,27名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20名患者在观察期间死亡。有效性:根据当地研究者的评估,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只有11.5%的病人疾病进展,6%完成缓解,16.5%部分缓解,58%疾病稳定。治疗9个月后,15%的病人疾病进展,13%完全缓解,28%部分缓解,42%疾病稳定,2%为未知。

耐受性:大部分的研究者和病人都认为耐受性好或者很好,在第3、6和9个月报告的耐受性指标都很稳定(病人“很好”:43.5%,“好”:48%;专家“很好”:48%,“好”:46%)。

结论:总体而言,氟维司群的有效性很好,9个月的治疗后报告的临床获益率为83%。本观察研究显示氟维司群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都良好。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研究证实;阿那曲唑能够长期预防乳腺癌复发
最新的阿那曲唑临床研究 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内分泌辅助治疗-诺雷得联合他莫昔芬或阿那曲唑
乳腺癌治疗使用阿那曲唑(瑞宁得)较他莫西芬更安全
阿那曲唑(瑞宁得)序贯研究最新治疗结果
瑞宁得(阿那曲唑)5年结束治疗分析
阿那曲唑和他莫昔芬副作用的比较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最新文章

更多

· FDA批准Perjeta治疗晚期...
· 醋酸阿比特龙脂(Zytiga...
· FDA批准Inlyta(axitini...
· 治疗肺癌新药Xalkori(cr...
· FDA批准Erivedge(vismod...
· 辉瑞抗肿瘤新药舒尼替尼...
· 首个治骨髓纤维化药Jaka...
· 2011年《NCCN多发性骨髓...
· Catumaxomab:惡性腹水以...
· Ramucirumab(IMC-1121B)...

推荐文章

更多

· FDA批准Perjeta治疗晚期...
· 醋酸阿比特龙脂(Zytiga...
· FDA批准Inlyta(axitini...
· 治疗肺癌新药Xalkori(cr...
· FDA批准Erivedge(vismod...
· 辉瑞抗肿瘤新药舒尼替尼...
· 首个治骨髓纤维化药Jaka...
· 2011年《NCCN多发性骨髓...
· Catumaxomab:惡性腹水以...
· Ramucirumab(IMC-1121B)...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