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肾病(多囊肾病);遗传病;多囊肝 图 ADPKD发病机制 p1C6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可危及生命的最常见遗传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400~1∶1000,我国大约有1500万患者。上海透析与移植登记资料显示,ADPKD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第4位原因,约4.7%的患者需肾脏替代治疗,但我国很多医师对本病诊断意义与治疗方法认识不足。 为此,本报特邀长期从事ADPKD临床与研究工作的美国梅奥医院(Mayo Clinic)钱琪副教授介绍对于ADPKD诊断与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ADPKD是一种基因型和表型均存在差异、以肾脏与肾外囊性和非囊性受累为特征的多系统疾病。各器官囊肿发生率不同,肾脏为100%,胰腺5%~10%,蛛网膜5%~10%,肝脏囊肿发生率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升高,在30岁时约达93%。 患者由于同时罹患肾脏、肝脏和心血管并发症,死亡率显著升高。 非囊性受累症状包括高血压、心脏瓣膜缺陷、心包积液、结肠憩室、腹股沟疝和颅内动脉瘤等。 本病由PKD1(约85%)和PKD2(约15%)基因突变引起。这两种基因分别编码polycystin-1和polycystin-2蛋白,前者在细胞间及细胞-基质间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后者则是阳离子通道。 Polycystin-1和polycystin-2相互作用形成多功能信号通路成分,在肾上皮细胞纤毛中传递由液体流动所引起的机械信号。 尽管确切机制不明,但目前研究认为,polycystin功能损伤将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纤毛介导的信号传导,促进囊肿形成(图)。 目前,ADPKD的治疗主要在于改善已知危险因素和纠正并发症,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大量药物可能为治疗带来新前景。 诊 断 尽管PKD1和PKD2突变患者表型相互交叉,但ADPKD基因定位显著影响患者肾脏病严重程度。 PKD1基因突变者更易表现为早期临床症状,较早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均较高。PKD1患者发生终末期肾衰竭的平均年龄多为55岁左右,而PKD2患者则晚至75岁左右。PKD1患者肾脏体积和囊肿数量显著大于PKD2患者。 目前,诊断ADPKD的方法包括超声、基因连锁分析、直接突变分析、CT扫描和磁共振(MRI)检查。上述方法虽各有所长,却无一完美。 基因诊断 已应用于临床。连锁分析需大样本家系资料,即不论是否有临床症状均需对所有家族成员进行基因测定,并且费用十分昂贵。直接基因分析确诊率约为40%~60%,确诊和可能相关突变的总诊断率为80%~90%。 CT和MRI 由于对肾脏小囊肿诊断敏感性显著提高,CT和MRI是前景较好的诊断手段。 但同时,CT和MRI检查可发现更多的单纯性或获得性囊肿,在某些数目少、缺乏家族史且囊肿局限于肾脏的病例中,难以鉴别ADPKD与单纯或获得性囊肿。因此,对于CT和MRI在ADPKD诊断中的价值尚有质疑。 超声 由于安全和相对廉价等多种优点,超声成为临床常规首选诊断手段。 拉万(Ravine)等于1994年制定了针对PKD1患者、以年龄分层的超声诊断标准,由于PKD2患者肾囊肿相对较小,应用该标准时诊断敏感性下降。 为提高超声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建立针对基因型不明确(多数临床患者)的年龄依赖性超声诊断标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约克·裴(York Pei)等在PKD1和PKD2患者中进行了模拟比较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肾脏病学杂志》 [J Am Soc Nephrol 2009,20(1):205]。 通过对基因突变检测证实的PKD1或PKD2突变家族危险人群938例分析,研究者推出了适用于基因型不明确ADPKD家族患者的新诊断标准。 1. 有家族史的危险人群具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确诊:年龄在15~39岁,囊肿数目≥3;40~59岁,单侧囊肿数目≥2;≥60岁,单侧囊肿数目≥4。 2. 对可能的肾移植供者进行评估,以排除ADPKD患者。年龄≥40岁的危险人群,若肾脏囊肿数目<2,其阴性预测值为100%;30~39岁危险人群,若无囊肿发现则阴性预测值>99%(假阴性率为0.7%)。MRI或CT检查为阴性结果有助于排除诊断。 尽管上述新诊断标准可广泛用于临床,但是否适用于本病常规筛查尚存争议。首先,目前尚缺乏可阻止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有效手段;其次,阳性诊断可能导致患者及其家属负面情感,并涉及医疗保险等问题。 如果患者无ADPKD家族史,单侧肾脏囊肿数目>10,且无肾脏或肾外脏器受累提示为其他肾脏囊性疾病(如结节性硬化症、Von Hippel-Lindau病和获得性囊性疾病等),可考虑ADPKD的初步诊断。 治 疗 目前尚无可阻止囊性疾病进展或诱导囊肿退化的有效手段,纠正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和治疗ADPKD并发症、避免摄入潜在肾毒性物质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主要治疗策略。 饮食推荐和患者教育 建议低盐(<5 g/d)、低胆固醇(<200 mg/d)、高纤维、正常或略低于正常的蛋白质摄入[0.8 g/(kg·d)]及避免或尽量限制摄入含咖啡因饮料。体外研究证实,咖啡因可促进囊肿内衬细胞环磷酸腺苷(cAMP)介导的液体分泌,促进囊肿生长。 此外,吸烟可促进肾脏功能恶化和增加颅内动脉瘤破裂危险,应督促患者戒烟。 应教育患者知晓各种ADPKD相关症状,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治疗ADPKD患者高血压的最佳方案尚不明确。 多数患者对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反应性。必要时,可考虑使用β或α/β受体阻滞剂、中枢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钙通道阻滞剂或低剂量噻嗪类利尿剂(6.24~12.5 mg/d)控制血压。 因可导致肾血流量下降并诱使痛风发作,应避免使用大剂量利尿剂。 对症治疗 季肋部疼痛 优先考虑非阿片类药物治疗,当急性和严重疼痛发作时可考虑用麻醉性镇痛剂。应仔细鉴别疼痛的可能原因,并治疗感染、结石或肿瘤等病因,避免长期使用有潜在肾毒性的镇痛药,如镇痛剂联用或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在排除和(或)治疗各种诱因后,可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慢性显著性疼痛。在某些病例中,局部封闭内脏神经可延长疼痛缓解期,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囊肿减压术。对数目较少且致痛性质确定的囊肿,可行超声或CT导引下囊肿抽吸(右图)及抽吸后酒精硬化治疗。需注意,应在排除囊肿与肾小管(尿路)存在通路后,再进行硬化。减压术轻微并发症包括显微镜下血尿、局部疼痛、一过性发热等;严重并发症罕见,多因囊肿位于中央引起,包括胸腹腔血肿、动静脉瘘、肾周尿瘤和感染等。 对大量囊肿所致疼痛,腹腔镜或手术囊肿开窗术1年后有效率达80%~90%,2年以上疼痛缓解率达60%~80%。腹腔镜或腹膜后腔镜术较开放手术并发症少且持续时间短,但早前腹腔手术所致的可能粘连是相对禁忌证。其他方案还有腹腔镜肾脏去神经支配联合囊肿开窗术,腹腔镜或腹膜后腔镜肾脏切除术,对某些终末期肾衰患者可行肾动脉栓塞术。 囊肿出血 绝大多数囊肿出血具自限性,卧床休息、镇痛、液体补充以避免尿路血栓形成等保守治疗有效。 出血造成囊周或腹膜后血肿及血红蛋白下降者罕见,严重病例则可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应住院治疗,进行CT或血管影像学检查,保持足够灌注量以维持血容量,反复出血者可考虑动脉栓塞或手术治疗。 尿路和肾实质(囊肿)感染 ADPKD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概率高于非ADPKD患者。对有症状尿道炎和膀胱炎,应迅速予抗生素以防止上行性肾实质(囊肿)感染。可选择高亲脂性抗生素,如复方磺胺甲唑、氟喹诺酮,少数病例可用氯霉素。血、尿培养有助于指导抗生素选择。在肾实质(囊肿)感染急性发作期,常需胃肠外给药。 经1~2周治疗后仍持续的囊肿感染,应考虑铟标记扫描以辅助定位,在确定感染囊肿后行经皮或手术引流。停用抗生素后再次出现发热,应仔细评估以排除如梗阻、肾周脓肿或结石等并发症,如未发现并发症,则需延长治疗(数月)。 肾结石 ADPKD患者肾结石发生率(约20%)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约3%~5%),治疗方案与特发性结石相同。但当发生尿酸结石、草酸钙结石及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相关结石时,更宜用柠檬酸钾治疗。结石急性发作治疗措施包括胃肠外补液、镇痛及碎石或泌尿外科处理。 肾功能衰竭 透析 与其他病因所致肾衰相比,ADPKD患者同等或更耐受透析治疗,可能因为患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红蛋白水平较高。 极少数患者在透析中发生右肾中央囊肿或肝囊肿压迫下腔静脉所致低血压,囊肿抽吸或切除可有效治疗该并发症。尽管腹股沟疝和脐疝发生风险增高,但患者通常仍可安全接受腹膜透析。 肾移植 移植是ADPKD所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优先选择,移植后患者及移植物存活率与非ADPKD患者无差异。 肾移植或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对ADPKD相关并发症如二尖瓣脱垂、动脉瘤破裂、肝或肾囊肿感染等,无不良影响。由于患肾有助于维持移植后血红蛋白浓度和辅助维持体液平衡(急性移植失败时),因此移植前并不常规切除患肾。如患者有囊肿感染史、频发出血、严重高血压或症状性肾体积显著增大,则要进行移植前患肾切除。 左:行右肾囊肿(2个*)抽吸术后,患者季胁部疼痛获持续性缓解。右:术后6个月CT复查示,囊肿无扩张。 p1C7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以预防或延缓多囊肝增大。除女性患者避免应用雌激素外,治疗措施多为介入性以减轻或治疗并发症,从而避免影响肝脏功能。 非介入治疗 避免应用雌激素 多囊肝患者胆囊上皮细胞和囊肿衬里细胞表达正常肝脏不表达的雌激素受体,雌激素通过其受体及生长因子,直接或间接刺激胆囊上皮细胞增生和分泌。雌激素还可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用,刺激维持囊肿生长的新生血管形成。 总之,雌激素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囊肿增长,雌激素水平越高,肝囊肿增大越严重,多囊肝进行性增大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雌激素。 介入治疗 经皮囊肿抽吸后硬化 适用于1个或多个大囊肿。用95%~99%乙醇或溶于酸性溶液的四环素或米诺环素烧蚀囊肿上皮细胞,减弱囊肿再生。囊肿烧蚀应在排除胆管与囊肿存在通路后进行。 该方法可成功去除70%~90%的囊肿,而直径>10 cm的囊肿需反复抽吸和硬化治疗才可维持有效。 囊肿开窗术 无论应用腹腔镜还是开放手术,开窗术包括去顶和剔除囊肿直达肝实质交界区。去顶后的囊肿衬里细胞需进行氩激光凝固和电凝以减少囊肿复发。 该技术需谨慎选择囊肿区域以避免术后出血或胆汁渗漏。如患者囊肿大且数量少,特别是位置表浅时,最适宜行开窗术。在恰当选择的患者中,其成功率超过80%。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相关死亡率分别为30%和1%,且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无差异。 肝脏开窗切除术 通常,大而表浅和残余肝脏中位置深的囊肿均可经手术切除。当患者的巨肝由大量小到中等体积囊肿所致,且至少有两个相互毗邻及肝静脉引流良好的肝段时,亦可行切除术。 手术并发症情况依赖于医师的经验和专业能力,根据梅奥医院资料,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分别为58%和3%。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腹水和胆汁渗漏,其中腹水常需安装下腔静脉或肝静脉支架,极少数需行LaVeen分流替代。在一项平均随访28个月、共31例患者的研究中,仅有1例复发。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 仅在近期由单一中心报告。该方法针对无肝实质的囊肿区域,能安全减少肝脏体积平均23%。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术后疼痛和发热,一般在1周内缓解。该方法最适用于弥漫囊肿性多囊肝和不适于手术的患者。 压迫肝静脉支架术 重建受压肝静脉和胆管可减少梗阻所致症候群。对受压肝静脉或下腔静脉安装支架可纠正顽固腹水和下肢静脉水肿。 肝移植 多数严重多囊肝患者的肝功能正常,且由于供源缺乏、围手术期风险及终生免疫抑制治疗的限制,肝移植仅适于临床症状严重且不能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巨肝患者。在接受肝或肝-肾联合移植的患者中,5年生存率约为85%。移植受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上述措施各有其适应证,应根据患者情况和囊肿解剖特点等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 多囊肾和多囊肝探索性治疗 托伐普坦 研究证实,多囊肾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积聚,其通过刺激囊液分泌和内衬细胞增生促进囊肿生长。托伐普坦是2型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可抑制cAMP生成和聚积。在多种PKD动物模型研究中,托伐普坦显示出良好疗效,其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奥曲肽/兰瑞肽 可长效抑制胰泌素(Secretin)诱导的cAMP生成及其介导的胆道和肝脏囊肿内衬细胞分泌。动物模型研究证实,奥曲肽可抑制肝肾囊肿生长。目前,梅奥医院和荷兰内梅亨(Nijmegen)大学医学中心正在进行相关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西罗莫司/依维莫司 西罗莫司作为免疫抑制因子通过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发挥抗增生作用。 对ADPKD肾移植患者回顾性研究显示,包含西罗莫司的免疫抑制方案可显著缩小肝囊肿,提示西罗莫司对治疗ADPKD有价值。梅奥医院和多家欧洲中心正在进行相关前瞻性临床研究。 ACEI/ARB ADPKD患者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异常活化,而阻断RAAS被证实具有抗纤维化和抗增生作用。 一项评价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替米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赖诺普利)在PKD进展和心血管并发症有效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HALT-PKD)正在进行。 他汀类 他汀类药物有抗炎、抗增生和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一项旨在评价普伐他汀对儿童和年轻成人ADPKD患者肾脏和心血管疾病保护作用的临床试验亦在进行中。 【通用名】托伐普坦片 【英文名】tolvaptan Tablet 【汉语拼音】TuoFaPuTanPian 【化学名】N-[4-[(5R)-7-氯-5-羟基-2,3,4,5-四氢-1-苯并氮杂卓-1-甲酰基]-3-甲基苯基]-2-甲基苯甲酰胺。 【分子式】C26H25ClN2O3 【分子量】448.94 【主要成分】托伐普坦 【性状】白色片剂。 【适应症】治疗由充血性心衰、肝硬化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综合征导致的低钠血症。 【用法用量】15mg/片,一次/日。或尊医嘱。 【药理毒理】 【药代动力学】(详见说明书。) 【不良反应】口干、渴感、晕眩、恶心、低血压等。 【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详见说明书。) 【批准文号】尚未在国内上市。 【药品本位码】尚未在国内上市。 【规格】15mg;30mg;60mg/片 【生产企业】日本大冢制药公司;美国诺华 通用名:醋酸奥曲肽注射液 英文名:Octreotide Acetate Injection 雷帕鸣 西罗莫司片 Sirolimus Tablets 【通用名】: 西罗莫司片;适用于接受肾移植的患者,预防器官排斥。. 【商品名】雷帕鸣 【英文名】Sirolimus Tablets 【汉语拼音】XiLuoMoSiPian 【化学名】(3S,6R,7E,9R,10R,12R,14S,15E,17E,19E,21S,23S,26R,27R,34aS)-9,10,12,13,14,21,22,23,24,25,26,27,32,33,34,34a- 十六氢-9,27-二羟基-3-[(1R)-2-[(1S,3R,4R)-4-羟基-3-甲氧环己基]-1-甲基乙基]-10,21-二甲氧 -6,8,12,14,20,26-六甲基-23,27-环氧-3H-吡啶并[2,1-c][1,4]氧杂氮杂三十一环烯 -1,5,11,28,29(4H,6H,31H)-戊酮。
【分子式】C51H79NO13 【分子量】914.2 【主要成分】西罗莫司 【性状】片剂。 【适应症】适用于接受肾移植的患者,预防器官排斥。 【用法用量】肾移植患者的建议负荷量为6mg,维持量为2mg/天。研究表明儿童患者应在每天一次性服用环孢素后16小时服用西罗莫司。
【药代动力学】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禁忌】 【规格】1mg*100片/盒 【贮藏】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有效期】三年。 【生产企业】美国WyethPharmaceuticalsCompany |
(多囊肾ADPKD)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简介:
遗传性肾病(多囊肾病);遗传病;多囊肝
图 ADPKD发病机制 p1C6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可危及生命的最常见遗传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400~1∶1000,我国大约有1500万患者。上海透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推荐文章更多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