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免疫系统 >> 新药动态 >> 免疫抑制剂的用法

免疫抑制剂的用法

——免疫抑制剂的用法

2005-02-15 19:51:56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中国新特药网天津分站  浏览次数:360  文字大小:【】【】【
环孢素  Ciclosporin (环孢菌素,环孢霉素A,环孢灵,山地明,赛期平,Cyclosporin A, Cyclosporin,SANDIMMUNE)
【药理及应用】  本品可抑制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在于选择性地及可逆性地改变淋巴细胞功能,抑制淋巴细胞在抗原或分裂源刺激下的分化、增殖,抑制其分泌白介素及IF等,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力。至于其细胞内机制尚不清楚。
口服后吸收慢而不完全,生物利用度20%~50%,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3.5小时,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大部分从胆汁排出。在肝中被代谢。经尿排出者仅10%,0.1%为原形药物。t1/2α为2小时,t1/2β为14小时。
主要用于肾、肝、心、肺、骨髓移植的抗排异反应,可与肾上腺皮激素合用,但不得与其他免疫抑制剂合用。
【用法】口服,于移植前4~12小时起每日服15mg/kg,到手术后1~2周,每日减量2mg/kg,达到每日6~8mg/kg的维持量。静脉滴注,于移植前4~12小时每日给予5~6mg/kg,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成1:20至1:100的浓度内2~6小时滴完,手术后可改为口服。
【注意】  常见有震颤、厌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时间过长有可逆性肝、肾损伤。可能出现血清胆红素、尿酸增高、肝功障碍。用药期间宜监测血象、肝功能、肾功能。1岁以下婴儿及过敏者禁用。孕妇及授乳妇慎用。
该药需要定时监测血药浓度。  
  
 泼尼松  Prednisone
【药理及应用】  泼尼松有很强的抗炎作用,也能减少I型变态反应中药理活性物质由肥大细胞的释放,尚能稳定溶酶体膜,阻止多型核白细胞溶酶体中水解酶的释放,另一方面皮质激素能改变淋巴细胞的功能,并通过直接的细胞溶解作用或淋巴细胞在全身的再分布,从而减少循环中的淋巴细胞数。皮质激素主要是抑制细胞免疫,对抗原刺激后的抗体生成无抑制作用,但对自身抗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皮质激素对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程度不同的治疗效果。
(1)在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皮质激素应用广泛,可全身给药或局部用药,如用于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
(2)皮质激素用于治疗Ⅱ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往往有效,是寻常性天疱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首选药物。
(3)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于免疫复合物疾病(Ⅲ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是依靠其抗炎作用,但仅可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无消除病因的作用。。
(4)皮质激素是Ⅳ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强力抑制剂,临床上用于移植器官或组织的排异反应、接触性皮炎等等。
【用法】  口服:一般每日20~60mg,如疗效不显可逐渐增至每日100mg,维持量为每日10mg。
用于肾移植:一般术后每日4mg/kg,加硫唑嘌呤每日5mg/kg。维持量每日10~20mg,加硫唑嘌呤每日1~2mg/kg。
 
硫唑嘌呤  Azathioprine (依木兰,IMURAN,IMUREL,IMUREK,AZP)
【药理及应用】在体内分解为巯嘌呤而起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巯嘌呤相同,即具有嘌呤拮抗作用,由于免疫活性细胞在抗原刺激后的增殖期需要嘌呤类物质,此时给以嘌呤拮抗剂即能抑制NA的合成,从而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即抗原敏感淋巴细胞转化为免疫母细胞,产生免疫抑制作用。本品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较小剂量即可抑制细胞免疫,抑制B细胞的剂量要比抑制T细胞的剂量大得多。硫唑嘌呤主要用于异体移植时抑制免疫排斥,多与皮质激素并用,或加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疗效较好。也广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活动性慢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重症肌无力、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多而严重,对上述病症的治疗不作为首选药物,通常是在单用皮质激素不能控制时才使用。
【用法】  口服:每日1~5mg/kg,一般每日100mg可连服数月。用于器官移植:每日2~5mg/kg,维持量每日0.5~3mg/kg。
【注意】(1)毒性反应与巯嘌呤相似,大剂量及用药过久时可有严重骨髓抑制,可导致粒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在6~10天后出现。也可有中毒性肝炎、胰腺炎、脱发、粘膜溃疡、腹膜出血、视网膜出血、肺水肿以及厌食、恶心、口腔炎等。肾功能不全病人应适当减量,肝功能损伤者禁用。
(2)可能致畸胎,孕妇慎用。此外尚可诱发癌瘤。
 
甲氨喋呤  Methotrexate (氨甲喋呤)
【药理及应用】  为叶酸拮抗剂,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它选择性地作用于增殖中的细胞,阻止免疫母细胞的进一步分裂增殖。对体液免疫的抑制作用似较对细胞免疫的作用为强。甲氨喋呤还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部分是由于抑制细胞增殖的结果,部分是由于能抑制对组胺等炎症性介质的反应。作为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多肌炎、皮肌炎、多发性肉芽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免疫抑制量的甲氨蝶呤后24小时内再给适量的甲酰四氢叶酸,可对抗甲氨喋呤的毒性,但几乎不影响其免疫抑制作用。
【用法】  口服:每周10~15mg,于3日内分次连续服,或每日25mg, 分2~3次服,7~14日为一疗程。静注:每日25~50mg,每周1次,显效后减量为每月25~50mg。银屑病(牛皮癣),口服,1次0.25~5mg。1日1次,6~7日为一疗程。
 
羟基脲  Hydroxycarbamide
【药理及应用】  为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核苷二磷酸还原酶,阻止核苷酸还原为脱氧核苷酸,从而抑制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而不干扰核糖核酸或蛋白质的合成。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分化增殖的细胞较敏感,毒性也较低,口服吸收较快,2小时后血浆浓度达最高水平,6小时后消失。
用于顽固性银屑病和脓疱性银屑病均有肯定疗效,能减轻全身性脓疱、发热和中毒症状。对有肝脏损伤不宜应用甲氨蝶呤或用甲氨蝶呤无效的严重银屑病患者,似宜选用本品治疗。
【用法】  口服:每日0.5~1.5g,4~8周为一疗程。
 
乙亚胺EthylenediamineTetraacetylimide
【药理及应用】  主要是抑制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增殖中的细胞较敏感,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少,因而毒性较小。本品能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但不抑制同种异体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作为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进行期和静止期的寻常型、特殊型和混合型的银屑病,且大都为经甲氨蝶呤、氮甲、平阳霉素、羟基脲等治疗无效或复发者。
【用法】  口服:成人一般每日  300~400mg,1日2~3次分服,饭后服用,连续或间隔服药,30天左右为一疗程。
 
乙双吗啉  Bimolane
【药理及应用】  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DNA的生物合成。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对细胞免疫无抑制作用。
临床用于银屑病,疗效较好,见效快,副作用较小,对某些乙亚胺治疗无效的病例也能奏效。对葡萄膜炎以及交感性眼炎的疗效也较佳,可用于皮质激素不能控制的病例,与皮质激素并用可增加疗效。对扁平疣也有一定效果。
【用法】  口服:用于银屑病,每次200mg,1日3~4次,无特殊反应者可连续服用至痊愈,痊愈后尚需巩固治疗。用于眼病,每次400mg,1日3次,7日为一疗程,停药一周后可继续服用,痊愈后也需巩固治疗。
 
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
【药理及应用】  是目前应用的各种免疫抑制剂中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也是烷化剂中作为免疫抑制剂应用最多的药物。其免疫机制是由于能抑制细胞的增殖,非特异性地杀伤抗原敏感性小淋巴细胞,限制其转化为免疫母细胞。在抗原刺激后给予最为有效,但在抗原刺激前给以大剂量也有一定作用。环磷酰对B细胞的作用更显著,但实际上对受抗原刺激进入分裂时的B细胞和T细胞有相等的作用,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此外,环磷酰胺尚具有抗炎作用。环磷酰胺可用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全身红斑狼疮,大部分病例有效;对儿童肾病综合征,其疗效较硫唑嘌呤为好,可长期缓解。对多发性肉芽肿亦常用。与皮质激素并用于治疗天疱疮疗效也好。此外,也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也适用于器官移植时抗排异反应,通常是与泼尼松、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并用。
【用法】  口服:1次50 ~150mg,1日2~3次,连服4~6周,一疗程总量10~15g。静注:每次100~200mg,每日或隔日1次,连用4~6周。
 
苯丁酸氮芥  Chlorambucil (LEUKERAN)
【药理及应用】  为烷化剂类口服免疫抑制剂。对淋巴组织有较高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低于中毒剂量时即能迅速、明显地使淋巴样组织萎缩,抑制抗体的合成。其免疫抑制诱导时间明显地较环磷酰胺为长,但严重的骨髓抑制已较少发生。
    对切特综合征(生殖器溃疡、口疮及眼色素层炎综合征)、红斑狼疮、韦格内肉芽肿病有较好疗效。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的脉管炎和伴有寒冷凝集素的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有良好效果。用于依赖皮质激素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可得到完全的缓解,与氢化泼尼松并用于频发的肾病综合征可显著降低其复发率。对硬皮病可迅速阻止发展,使皮肤溃疡全愈,肺功能改善。
【用法】 口服:每日3~6mg,早饭前1小时或晚饭后两小时服用,连服数周,待疗效或骨髓抑制出现后减量,总量一般为300~500mg。
【注意】(1)有骨髓抑制作用,主要为淋巴细胞减少,对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抑制较轻。
(2)可见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偶见有黄疸和肝功能异常。
(3)可见有精子减少,累积剂量达400mg时曾见精子活力缺乏。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ntithymocyte Globulin (Antithymocyte Immunoglobulin,ATG)
本品是用人的胸腺细胞免疫马、兔等动物,抽取致敏动物的血液,经分离纯化而得。其作用、及不良反应均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用于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也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青霉胺  Penicillamine
【药理及应用】  为作用较强的铅、汞、铜等金属离子的络合剂,主要用于肝豆状核变性病。本品也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已广泛试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青霉胺能抑制IgG、IgM的产生,也可使血清中抗原抗体复合物减少,可使类风湿因子减少,这可能是青霉胺的巯基能使属于巨球蛋白的类风湿因子的二硫链断裂而分解,从而降低血清类风湿因子的水平;青霉胺有抗炎作用,主要表现为能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青霉胺尚能干扰向胶原(Tropocollagen)交叉联贯成不溶性胶原组织,且能阻止可溶性胶原的成熟,故可用于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
青霉胺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硬皮病、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明显疗效。
【注意】(1)可见有皮肤瘙痒、皮疹、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味觉减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蛋白尿、肌无力等。
(2)偶见有氨基转移酶升高。妊娠妇女大量用药后可引起婴儿发育异常。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ntilymphocyte Globulin (ALG)
【药理及应用】  为强免疫抑制剂,其特点是对骨髓没有毒性作用。其免疫抑制作用主要是在补体协助下对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溶解作用,至少部分是由于使淋巴细胞“障盲”,封闭了抗原识别部位,从而阻止其发现靶细胞而产生作用。
注射后ALG即对淋巴细胞进行攻击,约6小时由循环中消除。由于ALG分子大,大量地停留在循环中,组织液内浓度甚低,故仅循环的淋巴细胞暴露在高浓度的ALG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组织与循环中淋巴细胞是不断交换的,故ALG能发挥其作用。ALG适用于:①抑制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异作用。用于人的同种移植有明显疗效,特别是对肾脏移植的病人。对急性排异期有效,对体液免疫所致的超急性排异无效。②自身免疫性疾病。ALG对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良好疗效,对顽固性皮炎、脉管炎、原发性肝炎、交感性眼炎等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  肌注:马ALG每次4~20mg/kg,兔ALG每次0.5~1mg/kg,1日1次或隔日1次,14日为一疗程。静滴:马ALG每次7~20mg/kg,稀释于50~100ml生理盐水中,于4~6小时内滴完,输入适量0.9%氯化钠注射液,1日1次。
【注意】(1)肌注可引起局部疼痛、红肿、发热、荨麻疹等,甚至有过敏休克。静注也见有短时高热(38~40℃,持续3小时)、发冷,有时伴有关节痛和气短。静滴可见一过性体温升高与寒颤、低血压、心率增快等。一般在1~2小时内消退。
(2)过敏体质者禁用,有急性感染者慎用。
(3)采用ALG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特别慎重,因长期应用使机体的免疫监管功能降低,给癌变细胞的发展以可乘之机。
 
莫罗莫那-CD3   Muromonab-CD3 (鼠单克隆抗体-CD3,CD3-单克隆抗体,ORTHOCLONE,OKT3
【药理及应用】本品为鼠IgG2的免疫球蛋白,具有一重链(分子量约5万)及一轻链(分子量约2.5万),能特异地与人T细胞的抗原(CD3)结合,而阻断T细胞的再生及其功能,因而起到免疫抑制作用,但对骨髓无影响。
可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急性排异反应,静脉注射,每日1次,5mg,连用10~14日。可合用皮质激素或硫唑嘌呤。对肾移植的排异反应效果较好,也试用于心、肝的移植。
【注意】不良反应主要为寒战、发热、呼吸困难、呕吐、腹泻、震颤等。禁用于对本品过敏的患者。
 
雷公藤总甙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雷公藤甙,雷公藤多苷)
【药理及应用】本品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在抗炎作用方面,它能拮抗和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及实验性炎症及关节炎的反应程度。在抑制免疫作用方面,它能抑制T细胞功能,抑制延迟型变态反应,抑制白介素-1的分泌,抑制分裂源及抗原刺激的T细胞分裂与繁殖。
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白塞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等。
【用法】口服,1日剂量1~1.5mg/kg,分次服。一般为10mg/次,1日4次,或20mg/次,1日3次。或20mg/次,每日3次。病情控制后可减量或间歇疗法。1个月为一疗程。
【注意】不良反主要为胃肠反应,一般可耐受。可能产生白细胞减少;偶可见血小板减少;停药后可恢复。
 
抗淋巴细胞血清 Antilymphocyte Serum (ALS)
本品为抗人淋巴细胞抗体的异种动物血清,一般为马血清。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均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但其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
 
免疫抗体药物
抗体作为药物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拥有很长历史。但整个抗体药物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前进(图1)。第一代抗体药物源于动物多价抗血清,主要用于一些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被动免疫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异源性蛋白引起的较强的人体免疫反应限制了这类药物的应用,因而逐渐被抗生素类药物所代替。
第二代抗体药物是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及其衍生物。单克隆抗体由于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和高度的特异性,因而在实验研究和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单抗最早被用于疾病治疗是在1982年,美国斯坦福医学中心Levy等人利用制备的抗独特型单抗治疗B细胞淋巴瘤,治疗后患者病情缓解,瘤体消失,这使人们对抗体药物产生了极大的期望。1986年,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单抗治疗性药物——抗CD3单抗OKT3进入市场,用于器官移植时的抗排斥反应。此时抗体药物的研制和应用达到了顶点。随着使用单抗进行治疗的病例数的增加,鼠单抗用于人体的毒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同时一些抗肿瘤单抗未显示出理想效果。人们的热情开始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初,抗内毒素单抗用于治疗脓毒败血症失败使得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入低谷。由于大多数单抗均为鼠源性,在人体内反复应用会引起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从而降低疗效,甚至可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一方面在给药途径上改进,如使用片段抗体、交联同位素、局部用药等使鼠源性抗体用量减少,也增强了疗效;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基因工程抗体和人源抗体。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抗体基因结构的阐明,DNA重组技术开始用于抗体的改造,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对以往的鼠抗体进行相应的改造以消除抗体应用不利性状或增加新的生物学功能,还可用新的技术重新制备各种形式的重组抗体。抗体药物的研发进入了第三代,即基因工程抗体时代。与第二代单抗相比,基因工程抗体具有如下优点: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改造,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人体对抗体的排斥反应;②基因工程抗体的分子量较小,可以部分降低抗体的鼠源性,更有利于穿透血管壁,进入病灶的核心部位;③根据治疗的需要,制备新型抗体;④可以采用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植物等多种表达形式,大量表达抗体分子,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自从1984年第一个基因工程抗体人-鼠嵌合抗体诞生以来,新型基因工程抗体不断出现,如人源化抗体、单价小分子抗体(Fab、单链抗体、单域抗体、超变区多肽等)、多价小分子抗体(双链抗体,三链抗体,微型抗体)、某些特殊类型抗体(双特异抗体、抗原化抗体、细胞内抗体、催化抗体、免疫脂质体)及抗体融合蛋白(免疫毒素、免疫粘连素)等。另外,用于制备新型抗体的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为继杂交瘤技术之后生命科学研究中又一突破性进展。采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抗体不必进行动物免疫,易于制备稀有抗原的抗体、筛选全人源性抗体和高亲和力抗体。同时也将抗体工程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噬菌体抗体库基础上,近几年又发展了核糖体展示抗体库技术。利用核糖体展示技术筛选抗体的整个过程均在体外进行,不经过大肠杆菌转化的步骤,因此可以构建高容量、高质量的抗体库,更易于筛选高亲和力抗体和采用体外进化的方法对抗体性质进行改造。核糖体展示抗体库技术代表了抗体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各种形式基因工程抗体的成功制备和应用将抗体药物的研制带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到目前为止,美国FDA已经批准了16个抗体治疗药物,其中12个均为基因工程抗体(见表1)。
 
美国FDA批准的抗体药物

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pproved by the US FDA

学名

Generic name)

商品名

Trade name)

生产厂家

Sponsor company)

抗体类型(Type)

批准日期(Approval date)

Muromonab-CD3

Orthoclone

Ortho Biotech

鼠源(Murine)

1986

Murine Mab(B72.3)

OncoScint

CYTOGEN

鼠源(Murine)

1992

Abciximab

ReoPro

Centocor

嵌合(Chimeric)

1994

MurineMAb(PMSA)

ProstaScint

CYTOGEN

鼠源(Murine)

1996

Murine Fab´ fragment (Anti-CEA)

CEA-Scan

Immunomedics

鼠源(Murine)

1996

T99 nofetumo mab merpentan Murine MAb

Verluma

DuPont Merck

鼠源(Murine)

1996

Rituximab

Rituxan

Genentech

嵌合Chimeric)

1997

Daclizumab

Zenapax

Hoffman-La Roche

人源化(Humanized)

1997

Basiliximab

Simulect

Novartis

嵌合Chimeric)

1998

Palivizumab

Synagis

Medlmmune

人源化(Humanized)

1998

Infliximab

Remicade

Centocor

嵌合Chimeric)

1998

Trastuzumab

Herceptin

Genentech

人源化(Humanized)

1998

Gemtuzumab

Mylotarg

Wyeth-Ayerst

人源化(Humanized)

2000

Alemtuzumab

Campath

Millennium/ILEX

人源化(Humanized)

2001

90Y-Ibritumomab

Zevalin

IDEC

鼠源Murine)

2002

Infliximab

Remicade

Centocor

嵌合Chimeric)

2002

Adalimumab

Humira

Abbot Laboratories

人源化(Humanized)

2002

LFA-3/IgG1             

LFA-3 mAb

Biogen

人源化(Humanized)

2003

Tositumomab and Iodine I 131Tositumomab

Bexxar

Corixa

鼠源Murine)

2003

omalizumab

Xolair

Novartis

人源化(Humanized)

2003

cetuximab

Erbitux

Imclone

嵌合Chimeric)

2004

bevacizumab

Avastin

Genentech

人源化(Humanized)

2004

 
2. 抗体药物的应用进展
抗体分子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用途最为广泛的蛋白分子。以肿瘤特异性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抗体独特型决定簇、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激素及一些癌基因产物等作为靶分子,利用传统的免疫方法或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技术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广泛应用在疾病诊断、治疗及科学研究等领域。根据美国药物研究和生产者协会(PhRMA)的调查报告,
目前正在进行开发和已经投入市场的抗体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用途:
1.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逆转;
2.肿瘤免疫诊断;
3.肿瘤免疫显像;
4.肿瘤导向治疗;
5.哮喘、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急性心梗、脓毒症、多发性硬化症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6.抗独特型抗体作为分子瘤苗治疗肿瘤;7.多功能抗体(双特异抗体、三特异抗体、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抗体酶等)的特殊用途。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预防和治疗癌症也是研究和开发抗体药物的主要目标之一。最初抗体主要被用于肿瘤体外免疫诊断和体内免疫显像,随着抗体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人们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治疗肿瘤的抗体药物开发上。第一个被美国批准用于人肿瘤治疗的基因工程抗体——Rituxan最初被用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总有效率达60%,现在正在探索用于治疗抗体病相关淋巴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目前在临床中使用的肿瘤治疗药物多数存在“敌我不分”的问题,即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体正常细胞。“生物导弹”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思路。“生物导弹”,即将各种毒素、放射性同位素、化疗药物与识别肿瘤特异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的抗体偶联后,能够特异杀伤肿瘤细胞的一类药物。这种药物经由静脉注入人体内,药效分子集中作用于肿瘤细胞,既增强疗效又减少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放射性同位素与抗体的偶联物在体内能将前者运至药靶部位,并通过其放射性活性杀伤靶细胞,还可通过X射线照相机拍摄核素放射线图像,用于体内治疗和定位诊断。抗体与化疗药物分子的偶联方法一般采用化学法。这些偶联物对结肠癌、肝癌和胃癌等多种肿瘤均有一定的抗癌效应。抗体与生物毒素交联制备的偶联物称为免疫毒素。免疫毒素基于抗体部分对相应抗原的特异识别作用及毒素部分具有的细胞毒作用,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效应,是很有潜力的免疫治疗方法。
抗肿瘤血管生成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最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动物模型中用抗血管生成因子(FGF、VEGF)抗体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取得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此法仍有待于临床验证;而抗erbB-2癌基因产物抗体——Herceptin作为生物技术药品已经在美国上市,配合化疗用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治疗,获得较好疗效。治疗肿瘤的双特异抗体、三特异抗体及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的研制开发正在各国紧张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第一个同类新药将会面市。
 
在进行器官移植时,可以采用某些抗体类药物来逆转器官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如最早批准(1986年)进入美国市场的治疗性抗体类药物——抗CD3单抗即被用于肾、心脏、肝脏移植排斥的逆转。抗体酶是具有酶活性的抗体分子,具有酶的生物催化活性和抗体的高度特异性,是抗体工程技术与现代酶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由于酶的作用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抗体酶药物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总之,随着抗体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抗体分子将被推出。
中国SFDA批准上市和进入临床的抗体药物 

抗体名称

商品名

厂家

抗体类型

研发阶段

Muromonab-CD3

Orthoclone

奥多生物技术公司

Ortho Biotech

鼠源

批准上市

Rituximab

利妥昔

罗氏(Roche)公司

嵌合

批准上市

Trastuzumab

和曲妥珠

罗氏(Roche)公司

人源化

批准上市

Basiliximab

巴利昔

诺华制药(Novartis

嵌合

批准上市

Trastuzumab

贺塞汀

基因工程技术公司

Genentech

人源化

批准上市

注射用鼠源性抗人T淋巴细胞CD3抗原单克隆抗体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鼠源

批准上市

抗人IL-8单克隆抗体乳膏

 

东莞宏远逸士

生物技术药业有限公司

鼠源

批准上市

碘[131I]人鼠嵌合型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注射液(131I-chTNT

 

上海美恩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嵌合

批准上市

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

 

第四军医大学

成都华神集团

鼠源

完成临床

待批上市

H-R3

 

北京百泰生物药业公司

人源化

Ⅱ期临床

注射用鼠抗人T淋巴细胞CD3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

 

济南天康

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鼠源

临床研究

注射用抗肾病综合症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I型)

 

武汉生物制品所

第四军医大学

鼠源

临床研究

抗人肝癌单抗Hepama 1

 

中科院细胞所

鼠源

临床研究

抗乙型脑炎单抗

 

北京生物制品

第四军医大学

鼠源

临床研究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上海美恩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嵌合

临床研究

目前,我国已批准的诊断性单抗有31个,已有7个治疗性单抗产品获准在我国上市应用。其中5个为国外进口产品。分别是:鼠源性抗人T淋巴细胞CD3单抗——莫罗莫那-CD3 (Muromonab-CD3),是最早从国外引进的单抗,用于抑制排斥反应。罗氏(Roche)公司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Rituximab),用于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和曲妥珠单抗Herceptin3 (Trastuzumab),用于治疗乳腺癌。诺华制药的巴利昔单抗注射液,用于临床各种器官移植的抗排斥治疗,尤其在对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3个批准上市的治疗性抗体药物为我国自行开发的单抗。分别是: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抗肾移植单抗OKT3(注射用鼠源性抗人T淋巴细胞CD3抗原单克隆抗体),也是最早批准上市的国内自行研制的抗体,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逆转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东莞宏远逸士生物技术药业有限公司的抗人IL-8单克隆抗体乳膏,用于牛皮癣的治疗;上海美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碘[131I]人鼠嵌合型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注射液(131I-chTNT),用于多种实体瘤,该药物为国家Ⅰ类新药,它的批准上市标志着我国抗体药物的研究已经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现在有7个治疗性产品处在临床研究阶段,包括:济南天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注射用鼠抗人T淋巴细胞CD3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用于抗移植排斥;武汉生物制品所与第四军医大学合作研制的注射用抗肾病综合症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I型),用于出血热的治疗;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国家Ⅰ类新药碘[131I]肝癌片段抗体注射液,用于原发性肝癌的靶向治疗,已完成临床研究,临床有效率(CR+PR+MR)为27.40%,临床获益率(CR+PR+MR+SD)达86.30%,21个月的生存率为44.54%,适用于各期肝癌的治疗,有望2004年上市。该抗体药物的中试生产下游工艺经不断优化,通过使用SREAMLINE扩张柱床吸附技术再配合疏水层析,取得了比传统工艺更为理想的结果;北京百泰生物药业公司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H-R3也已经进入Ⅱ期临床,有望于明年投产,该产品具有大批量发酵和规模生产的特点。
 
H-R3是继用于治疗结肠癌淋巴转移患者的PANOREX和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HERCTPTIN之后,又一个面世的单克隆抗体实体瘤治疗药物,比美国的同类药物Erbitux人源化程度更高;中科院细胞所的抗人肝癌单抗、北京生物制品所与第四军医大学合作研制的抗乙型脑炎单抗和最近新批准的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也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另外,多个抗体药物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其中包括:抗CEA嵌合抗体(北京赛科药业),用于治疗结肠癌;抗破伤风抗体用于预防破伤风;抗FabC1027用于治疗肝癌。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美国FDA批准Rapamune为首个治疗罕见肺病LAM的药物
CYTOTECT CP(人免疫球蛋白抗巨细胞病毒注射剂)
Zetbulin I.V. drip(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
戈利木单抗注射剂|Simponi(Golimumab)Injection
Certican Tablets(Everolimus)依维莫司片
他克莫司缓释胶囊(ASTAGRAF XL)获FDA批准
咪唑立宾片BREDNIN(Mizoribine Tablets MZR)
肾小球疾病免疫抑制治疗新进展
免疫抑制剂Rapamune(sirolimus)-获FDA批准新适应症
新型免疫抑制剂构效关系研究
国内首个环孢素眼用制剂获准生产
 

最新文章

更多

· Envarsus XR(他克莫司缓...
· 他克莫司缓释胶囊(ASTA...
· Gammagard10%(Immune G...
· 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
· 依那西普注射液(ETANER...
· 免疫抑制药在器官司移植...
· 恩利(注射用依那西普)...
· 托珠单抗获FDA批准用于治...
· 生物制剂在风湿性疾病中...
· 免疫抑制制剂在临床研究...

推荐文章

更多

· Envarsus XR(他克莫司缓...
· 他克莫司缓释胶囊(ASTA...
· Gammagard10%(Immune G...
· 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
· 依那西普注射液(ETANER...
· 免疫抑制药在器官司移植...
· 恩利(注射用依那西普)...
· 托珠单抗获FDA批准用于治...
· 生物制剂在风湿性疾病中...
· 免疫抑制制剂在临床研究...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