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择泰)是诺华公司研制的有效治疗实体瘤骨转移的最新用药
★:唑来膦酸抑制破骨细胞成熟、抑制破骨细胞在骨质的吸收,强效降钙止痛
★:唑来膦酸减轻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唑来膦酸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其他肿瘤骨转移
★:唑来膦酸(择泰)见效快、作用时间长,依重性高,不良反应轻,给药方便
临床实验:动物研究证实:择泰®的骨吸收抑制强度是帕米膦酸盐的100-850倍。
对骨骼的影响:体外研究显示,唑来膦酸对破骨细胞的成熟及功能有直接影响。在有和没有MCF7乳腺癌细胞的基质中对小鼠胚胎颅骨进行培养,结果显示唑来膦酸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成熟和/或在骨表面的聚集5。破骨细胞经过祖细胞和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随后发生细胞融合,逐渐形成单个核前体细胞,并粘附于骨表面逐渐成熟。唑来膦酸还可抑制成熟破骨细胞的功能。体外和体内研究显示,唑来膦酸可以抑制多种刺激因素作用下由成熟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3。
临床前研究证实,唑来膦酸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作用强于以前观察的所有双膦酸盐3。Green等3采用两个实验模型对比了多种双膦酸盐对骨吸收的影响。在体内模型中,观察这些药物对甲状腺-甲状旁腺切除(TPTX)小鼠由维生素D3刺激产生的高钙血症的抑制作用;在体外模型中,观察药物对各种刺激因素引起的大鼠颅骨钙释放水平的抑制作用。在TPTX小鼠模型中,唑来膦酸的作用为帕米膦酸二钠的850倍,在所检测的双膦酸盐中作用最强(图2.2)3。在大鼠颅骨模型中,唑来膦酸 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释放蛋白和人IL-1b诱导下钙释放的作用为帕米膦酸二钠的40-100倍。
通过两个给予短期处理的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对比了唑来膦酸与其他双膦酸盐的肾脏耐受性4。第一个模型采用苹果酸酯脱氢酶的尿排泄情况评价肾脏耐受性,结果显示唑来膦酸 的治疗指数(骨吸收抑制作用与肾脏毒性比值)为其他5个试验中的双膦酸盐和6个临床应用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羟乙双膦酸盐、氯屈膦酸盐、伊班膦酸盐、帕米膦酸二钠和利塞膦酸盐)的7-180 倍4。第二个模型采用血清尿素浓度评价肾功能,结果显示唑来膦酸(100%有效剂量)的肾 毒性为帕米膦酸二钠的1/3.8。这些临床前研究结果有待Ⅲ期临床研究的证实。
将各种双膦酸盐抑制TPTX小鼠在维生素D3刺激下形成的高钙血症的有效剂量(中位数)与抑制维生素D3诱导的颅骨钙释放的50%抑制浓度(IC50)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些药物的体外和体内作用强度具有密切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3。
动物模型中的肾脏耐受性:在体内研究中,与帕米膦酸二钠相比,唑来膦酸 短期治疗发育中的小鼠可以显著增加骨小梁的钙和羟脯氨酸含量以及X光片密度,而对皮质骨没有影响14。几项体内研究显示,唑来膦酸可以保持雌激素缺乏动物的骨量、骨骼结构和强度。每周给予切除卵巢的小鼠皮下注射唑来膦酸5mg/kg,治疗52周后可以使小鼠的腰椎密度得以保持(图2.3)15,并维持其机械强度。切除卵巢的成年恒河猴对唑来膦酸的长期治疗耐受性良好,唑来膦酸可剂量依赖性的有效抑制骨转换和骨量丢失的增加,而且对骨矿化无不利影响16,17。
现有临床资料证实,择泰® (注射用唑来膦酸)的耐受性良好,可以有效恢复正常血钙水平。在中、重度恶性肿瘤高钙血症(HCM)患者中进行的关键研究证实,经过10天治疗,择泰® 组的完全缓解率(即校正后血清钙[CSC]水平恢复至<2.7 mmol/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血清钙水平维持正常的时间也更长,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择泰® 组的完全缓解率(即校正后血清钙[CSC]水平恢复至<2.7 mmol/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血清钙水平维持正常的时间也更长,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择泰® 成为HCM一线治疗的新标准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关药品
编号 |
药品名称 |
通用名 |
产地 |
规格 |
单位 |
参考价 |
111778 | 择泰 | 注射用唑来膦酸 | Novartis Pharma Stein AG | 4mg | 支 | 30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