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管理策略。 1 糖尿病前期 危害谈 糖尿病前期人群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或同时存在IFG和IGT者。IFG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6~6.9 mmol/L,IGT诊断标准为负荷后2小时血糖7.8~11 mmol/L。据估计,目前全球糖尿病前期患者约有3.14亿,2025年将达到4.18亿。 糖尿病前期人群虽未达到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已存在糖尿病相关危害。研究提示,糖尿病前期患者在短期内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绝对危险比一般人群高3~10倍,其中部分患者已存在特征性的糖尿病微血管改变,而且也更易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如肥胖、血脂异常等)。对于IGT患者,糖尿病年进展率为6%~10%,对于同时存在IFG和IGT的患者,6年糖尿病累计发病率高达65%。而且,在IGT患者中,约有一半符合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诊断标准]。 大量研究提示,当患者血糖水平低于目前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时,心血管疾病危险与血糖水平仍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而且,流行病学研究(AusDiab研究、弗雷明汉研究)和干预研究(STOP-NIDDM、DREAM研究)显示,与非IFG或IGT患者相比,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增加1倍。 该共识强调,糖尿病前期不但增加糖尿病发生危险,而且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水平越高,进展为糖尿病和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越大。 2 糖尿病前期 机制论 已知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那么IFG和IGT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否也如此呢?200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班廷(banting)奖获得者德弗罗佐(DeFronzo)教授对此做了很多研究。他指出,IFG和IGT患者同样存在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 IFG患者主要存在肝脏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以及中重度的肌肉胰岛素抵抗,而IGT患者主要是肌肉胰岛素抵抗。 β细胞功能受损 对于IFG患者,静注葡萄糖后1相胰岛素分泌反应降低,口服葡萄糖后早相胰岛素分泌反应降低,但晚相胰岛素反应降低严重程度不及IGT。IGT患者在静注和口服葡萄糖后,同时存在严重的早相和晚相胰岛素分泌反应降低。 根据现有研究,β细胞功能减退对糖尿病前期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该共识也鼓励人们为开发出更特异性的β细胞靶向干预措施而努力:①进一步开发无创的β细胞数量质量分析方法,以及更敏感的评估人类β细胞功能的方法;②开发新的可保存β细胞功能的治疗药物;③进一步开展识别独特基因标志的研究,确定具特异性的β细胞治疗靶点。
图1 单次注射利拉鲁肽改善β细胞功能
该共识指出,目前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长期转归为,1/3进展为2型糖尿病,1/3仍维持糖尿病前期状态,1/3血糖恢复正常。为了改善患者的远期转归,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须从多方入手,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减轻体重以及针对多种危险因素(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的药物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等。 对于针对血糖的治疗,其治疗目标是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并预防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极高危患者,可考虑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使用血糖干预药物。这些高危患者包括同时存在IFG、IGT和(或)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以及高血糖不断恶化,存在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或有妊娠糖尿病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患者。 GLP-1前景良好 研究提示,β细胞异常在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针对此病理生理机制的治疗方式应该前景良好,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便是其中之一。该共识指出:“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可能最终被证实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因为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其可有效维持或改善β细胞的功能以及数量和质量,人体试验也显示其对胰岛素分泌和β细胞功能具有益影响。”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重要的肠促胰素,GLP-1类似物则是基于肠促胰素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现有研究已显示,GLP-1类似物可保护β细胞,针对病理生理基础发挥血糖干预作用。 利拉鲁肽保护β细胞的研究证据 利拉鲁肽(liraglutide)是新一代GLP-1类似物,现已完成了一系列临床前研究。这些研究在证实其具有良好降糖作用的同时,也显示了其β细胞保护作用。 动物试验 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研究显示,利拉鲁肽可使胰岛β细胞增殖,其分子机制不仅包括细胞动力学直接作用,而且还包括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改善脂毒性。另一项研究显示,利拉鲁肽可以改善边缘胰岛细胞移植小鼠移植物的移入和功能,使移植48小时后β细胞凋亡减少。 体外试验 一项对人胰岛细胞的研究显示,利拉鲁肽可抑制白介素1β诱导的β细胞凋亡,诱导人胰岛细胞增殖。 临床试验 研究显示,单次注射利拉鲁肽可增加胰岛素和C肽分泌,增强β细胞反应性(图1)。另一项对正常生活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也显示,利拉鲁肽可显著增强β细胞功能(图2)。而且,Ⅲ期临床研究(LEAD)显示,利拉鲁肽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表)。 结 语 总之,糖尿病前期患者已存在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异常,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远期转归,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的β细胞保护作用使其很有希望成为糖尿病前期干预药物,期待进一步研究的证实。 |
利拉鲁肽(liraglutide)保护β细胞的研究证据简介:
探索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管理策略。
1 糖尿病前期 危害谈
糖尿病前期人群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或同时存在IFG和IGT者。IFG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6~6.9 mmol/L,IGT诊断标准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推荐文章更多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