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是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血液运行不畅瘀阻血脉而致,是早期糖尿病肾病发展的病理产物。糖尿病肾病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最后导致慢性肾衰,尿微量蛋白是尿白蛋白排泄率异常增高,是肾脏早期损伤的重要标志,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复方丹参滴丸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有效改善微循环,用于早期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有待验证,本研究观察复发丹参滴丸用于早期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同时符合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对糖尿病的分期标准中的合并症早期(Ⅲ期)。③空腹血糖控制在小于7.0 mmol/L,餐后2 h血糖小于10.0 mmol/L,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50~120 mmHg,舒张压80~90 mmHg,24 h尿白蛋白排出量在30~3000 mg之间。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尿路感染、发热、心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肾毒性药物所致尿蛋白。 方法 将患者按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病情与病程基本相同原则进行配对,再按随机原则分配到两组。 两组在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外,按常规剂量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将空腹血糖控制在小于7.0 mmol/L,餐后2 h血糖小于10.0 mmol/L,试验组加用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丸,3次/日,28 d为1个疗程,每3个疗程为一疗效观察周期。对照组除不服复方丹参滴丸外,其他用药与试验组相同。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体征、血糖、血脂、肾功能、尿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用氧化酶法,尿白蛋白用放免法,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采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采用酶标法测定。 结果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选择了6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男女各半,两组在年龄、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蛋白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试验组治疗前后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均无显著差异,但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肌酐、尿微量蛋白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的总胆固醇、尿素氮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 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的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各指标比较情况如表2所示,结果试验组干预前后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的差值与对照组的差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而试验组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 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的比较(n=3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的重要死因,糖尿病所致的肾脏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1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为40%~50%,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为20%。微量白蛋白尿(MA)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3%~59.0%,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9.7%~36.0%,2型糖尿病患者MA的发生率略高于1型糖尿病,提示MA对于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意义可能不同。MA的出现意味着病变已经累及到微血管,是疾病恶化的早期敏感指标,有效治疗能控制MA的排泄量,使疾病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制止。MA的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糖代谢紊乱、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改变等有关。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是气阴两虚、肝肾两虚、脾肾亏虚、瘀血阻络、水湿浊毒、虚瘀湿浊等引起。 本研究发现,试验组在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后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总胆固醇和尿素氮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说明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并且试验组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复方丹参滴丸减少了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排泄,保护肾功能。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能有效扩张血管。本研究结果说明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并且试验组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复方丹参滴丸减少了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脏功能。未发现其明显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糖和血脂的功效,同时也未发现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
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疗效简介:
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是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血液运行不畅瘀阻血脉而致,是早期糖尿病肾病发展的病理产物。糖尿病肾病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最后导致慢性肾衰,尿微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推荐文章更多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