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奥勃兰可改善脑血管病的症状,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颅神经功能、括约肌功能、意识及定向能力、情感及语言能力并可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行为能力,神经精神症状、提高认知能力,全面恢复脑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个疗程后,由同一医师进行疗效评定,按积分差判定其疗效。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照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进行严重程度分型。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按照“Barthel指数(BI)记分法”,独立100分,轻度依赖75—95分,中度依赖50—70分,重度依赖25—40分,完全依赖0—20分。临床疗效评定:按“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改良长谷川和夫智能改善评定标准:积分增加>2分为有效,积分增加≤2分为无效,积分减少>2分为恶化。不良反应评定:根据病人自感不适及临床症状认定。所有疗效评定数据均采用)(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智能障碍采用成对数据均数差异的t检验。 4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比较:治疗后轻型病例中治疗组比对照组恢复明显,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x=11.92,P<0.01),而在中、重型病例中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见表1。 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恢复较好,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x=16.15,P<0.01),见表2。 表2两组日常生活活动(ADL)比较例
表3临床疗效比较例(%) 两组智能障碍恢复情况:按照改良长谷川和夫痴呆量表(Hasegawa~DementiaScalefortheAge,HI)S)测定脑梗死后患者智能情况,积分总分为32.5分,总分≥30分为智能正常,29.5—20分为轻度智能低下,19.5—10分为中度智能低下,<10分为重度智能低下.总分<15分者可诊断为痴呆。治疗组治疗前平均积分为l7.3分,治疗后平均积分为25.48分.经统计学处理,t=29.17,P<0.01;对照组治疗前平均积分为l9.05分,治疗后平均积分为23.03分,经统计学处理.t=l7.17,P<0.0l;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组治疗后智能积分增加更明显。 不良反应:治疗组用药后有2例出现一过性头晕、头痛.用药7天后消失;有4例出现失眠.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影响继续用药。对照组未发现不良反应。 5讨论 脑梗死后可引起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尤其可致智能障碍。目前,国内外对脑梗死的治疗方法甚多,诸如血管扩张剂、抗凝、溶栓疗法等,虽都有一定效果.但能直接在神经元水平上起作用以及从微循环人手.从根本上改善脑血流、促脑代谢的方法却不多,效果也不好,且对伴发智能障碍者疗效较差。奥勃兰(又名长春胺),是从夹竹桃科植物小蔓长春花(VincaminorL)中提取的一种吲哚类生物碱,其生物利用度高达80%以上。研究表明,奥勃兰具有增强脑组织对氧及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在改善代谢的基础上选择性的改善脑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无。脑内盗血”的作用,有增强抗缺氧能力,对脑缺血、缺氧有保护作用.可直接阻滞电压依赖性Na通道和C通道,有效保护神经元.并有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能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异相睡眠时间.“氧”护大脑、改善认知功能、增加记忆力、促进智能障碍恢复.并可直接作用于神经元.保护大脑免受缺血、缺氧造成的损害。临床发现,奥勃兰可改善脑血管病的症状,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颅神经功能、括约肌功能、意识及定向能力、情感及语言能力并可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行为能力,神经精神症状、提高认知能力,全面恢复脑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奥勃兰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简介:
导读:奥勃兰可改善脑血管病的症状,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颅神经功能、括约肌功能、意识及定向能力、情感及语言能力并可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行为能力,神经精神症状、提高认知能力,全面恢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