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药名: Tecta(Pantoprazole Magnesium Tablets)
中文药名: 泮托拉唑镁片
药理毒性
作用机制泮托拉唑是苯并咪唑衍生物,通过与胃壁纤维的质子泵的特异性综合、抑制胃酸分泌。泮托拉唑是壁细胞酸性环境下被激活成活性形成,抑制H+、K+-ATP酶,即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抑制呈剂量依赖关系,并且影响胃酸的基础酸分泌和最大酸分泌。与其他质子泵抑制齐和H2受体拮抗剂一样,使用泮托拉唑治疗后,胃酸分泌减少而胃泌素水平随胃酸减少相应升高。这种胃泌素水平升高是可逆的。因为泮托拉唑在细胞受体水平上与酶的远端结合,因此泮托拉唑可独立或在其他物质(乙酰胆碱、组织胺、胃泌素)的刺激下影响胃酸分泌。口服和静脉使用泮托拉唑,可达到相同的效果。药理作用毒理作用急性毒理学研究表明,人鼠静脉应用本品后半数致死量(LD50)为390mg/kg,小鼠为250mg/kg。慢性毒理学研究显示,泮托拉唑可引起动物(大鼠、小鼠)血液中胃泌毒水平上升,并导致胃粘膜形态改变和胃重量增加,这种效应具有可逆性,随用药终止可自然消失。本品不影响生育,亦无致畸的证据。
药代动力学
即使单次口服本品40mg,泮托拉唑会被迅速吸收并达最大血药浓度。平均2.5小时达到峰值浓度2-3μg/ml,多次给药仍可维持此浓度。其表现分布容积为0.15L/kg,清除率为0.1L/h/kg,清除半衰期(tl/2)约为1小时。少数病人有清除延迟现象。由于泮托拉唑特异性激活壁细胞,清除半衰期与作用时间(抑制酸分泌)无关。单次或多次给药,药代动力学一致。在剂量范围为10-80mg,口服或静脉注射泮托拉唑的血浆动力学均呈线性。泮托啦唑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8%。该药几乎均在肝内代谢。其大部分(约80%)由肾脏排出,其余从粪便中排出。血浆和尿中的主要代谢物为去甲基泮托拉唑,并与硫酸酯相连。主要代谢物的半衰期(约1.5小时)不超过泮托拉唑的半衰期。生物利用度:口服后泮托拉唑被完全吸收。片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7%。同服的食物对AUC,最大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没有影响。同服的食物只能使延迟期延长。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肾功能不全(包括肾透析)的患者使用泮托拉唑不需减量。同健康人群一样,患者的泮托拉唑半衰期很短。只有极少量的泮托拉唑被透析。尽管主要代谢物有中度延迟的半衰期(2-3小时),排泄仍然很快,不会发生蓄积。肝昏迷的患者(Child分级A和B),半衰期延长至7-9小时,AUC系数增加5-7,最大血药浓度与健康者相比只增加了1.5倍。老年志愿者与青年组对照,AUC和Cmax轻微升高,但无临床意义。
适应症
可以与其它抗菌药物(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伍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
用法用量
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的联合疗法: 本药40mgbid+阿莫西林1gbid+克拉霉素500mgbid;或本药40mgbid+甲硝唑500mgbid+克拉霉素500mgbid;或本药40mgbid+阿莫西林1gbid+甲硝唑500mgbid,一般持续7天。
其它十二指肠、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40mgqd。个别病例,特别在其它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可将剂量加倍。
肾功能受损和老年患者剂量不宜超过40mg/日。严重肝衰竭的患者40mg,隔日1次。
不良反应
偶尔引起头痛和腹泻。极少引起恶心、上腹痛、腹胀、皮疹、皮肤瘙痒及头晕。个别病例出现水肿、发热和一过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
注意事项
重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本药不用于治疗病变轻微的胃肠道疾患,如神经性消化不良。在治疗胃溃疡前,须除外胃与食道的恶性病变。反流性食管炎应经胃镜确诊。妊娠和哺乳妇女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本药可能减少生物利用度取决于胃PH值药物(如酮康唑)的吸收。凡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的其它药物均不能除外与本药有相互作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