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阿那曲唑(瑞斯意)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简介:
导读:阿那曲唑为英国首先研制开发的第三代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能高效、高选择性的抑制芳香酶的活性,有效降低血E2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可用于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为观察国产阿那曲唑对 ...
导读:阿那曲唑为英国首先研制开发的第三代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能高效、高选择性的抑制芳香酶的活性,有效降低血E2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可用于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为观察国产阿那曲唑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阿那曲唑为英国首先研制开发的第三代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能高效、高选择性的抑制芳香酶的活性,有效降低血E2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可用于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为观察国产阿那曲唑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疗效及其对人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性。本院从2002年11月至2O04年l2月进行了国产阿那曲唑(瑞斯意)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人选病例须符合下列各项条件:(1)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2)月经停止≥l2个月;(3)要求复发后初次分泌治疗或既往接受过三苯氧胺辅助治疗,在本次观察首次测血E2的前两周,必须停用一切内分泌药物治疗;(4)未经化疗或停止化疗≥1个月者;(5)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 1.2 一般资料全组年龄49~70岁(中位59岁);KPS评分60~90分。雌激素受体(ER)阳性l9例,阴性8例,不详5例。主要转移部位为肺、胃、淋巴结、皮下组织、肝脏等。 1.3 治疗方法采用国产阿那曲唑(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lmg口服,1次/d,28d为1个周期,复查全部目标病灶,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 1.4 观察项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肿瘤客观观察指标的变化,血雌二醇水平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各项生化指标包括肝、肾功能、CEA及三大常规。 1.5评价标准依据W'ID“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可见的肿瘤病变完全消失,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极其最大的垂直横径的乘积缩小50%以上,其它病灶无增大,无新病灶出现,维持4周以上;稳定(sD):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不足50% 或增大不超过25% ,无新病灶出现,维持4周以上;进展(PD)~]qb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CR+PR病例占可评价疗效病例的百分数为有效率,临床受益指CR+PR+sD≥6个月,疾病进展时间(TrP)指从用药开始至出现病变进展时间,抑制率=(疗前期周内基础浓度一治疗4周后3d内检测的E2浓度)/疗前浓度×100%,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常见毒性反应标准”分为0~Ⅳ 度。 2 结果 2.1客观疗效可评价疗效32例,CR0例,PR9例,总有效率28%,SD13例,其中病变稳定超过24周7例(占22%),临床受益患者l6例,临床受益率为(50%),PD10例,占3l%。截止2O04年l2月,本组研究中TrP为2个月~25作者单位:432000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瞿广桥杨宏山)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熊斌)个月,中位TrP为8个月。 2.2 血E2水平32例患者,26例接受了规定时间的E2水平测定,治疗前后E2平均水平分别为55.7re,/n~和15.Ire,/mI,E)的平均抑制率为73%。 2.3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或W'IDI度不良反应,其中潮热4例,恶心5例,呕吐2例,乏力4例,阴道干燥2例,未观察到血栓性疾病,阴道出血不良反应,也未观察到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的损害。 3 讨论 对于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已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内分泌治疗传统的一、二、三线药分别是TAM,孕激素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由于近年来的临床试验结果,目前已经逐步改变了这一传统用法,临床上已有较多的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或一线治疗。北美、欧洲等国家的两组试验,比较了阿曲那唑和TAM作一线药物治疗绝经后ER阳性MBC患者的疗效,综合分析表明,阿那曲唑(305例)和TAM(306例)组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l0.7个月和6.4个月。阿那曲唑(瑞斯意)是继氨鲁普特、福美斯坦后新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在绝经后患者中,其雌激素主要来源于肾上腺、脂肪、肌肉等性腺外组织的雄激素经芳香化酶转化而来,阿那曲唑(瑞斯意)是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有效降低血雌激素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本组结果显示,治疗E2水平比治疗前降低了73%。本组有效率3l%稍高于国外文献报道的2l%~26%,可能与本组ER受体阳性病例的比例偏高有关,提示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时仍应选择受体阳性患者J。本组临床受益率为50%,中位TrP为8个月,与国外报道的59.1%和8.2个月基本相似。阿那曲唑无孕激素样、雄激素样和雌激素样作用,对醛固醇、皮质类固醇的合成无任何影响,使用过程中无需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轻。本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潮热、I度恶心、呕吐及乏力等,无因毒性而中断用药病例,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