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阿德福韦酯 苦参素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是导致乙型肝炎肝脏病变的始动因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抗病毒是关键,因为只有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免疫损伤,减轻肝脏炎症;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我院应用阿德福韦酯(明正)治疗慢乙肝46例,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均为2007年1月~2008年2月在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在用药知情的情况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34.5岁,病程2~14年;对照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18~61岁,平均33.2岁,病程2~1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异常及病毒载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在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口服;对照组加用苦参素0.2 g,3次/d,口服,疗程24周。 1.3 检测方法 HBVDNA采用荧光PCR定时检测(MJoptsconR),试剂采用深圳匹基公司产品;肝功能采用LX20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HBeA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检测。 1.4 观察项目 观察在用药开始后4、8、12、20、24周两组患者的ALT、HBVDNA、HBeAg变化。HBVDNA有效指治疗后患者HBVDNA下降≥2log。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ALT应答率分别为89.1%(41/46)、80.0%(36/45),χ2=3.7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beAg阴转率分别为13.0%(6/46)、11.1%(5/45),χ2=0.26,P>0.5,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BVDNA有效率分别为86.96%(40/46)、40%(18/45),χ2=38.42,P<0.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9.56%(32/46)、17.78%(8/45),χ2=30.18,P<0.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乙肝病毒感染不仅可形成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苦参素是从中药苦豆子或苦参根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具有清热利湿、抗病毒、调节免疫、抗肿瘤等生物学特性,对HBeAg和HBVDNA阴转有一定的作用;阿德福韦酯是一种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类似物,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即阿德福韦二磷酸盐。此产物与酶的自然底物三磷酸脱氧腺苷竞争,抑制HBVDNA聚合酶,或通过整合到病毒DNA链,使其发生链终止[1,2]。阿德福韦本身也可直接整合到HBVDNA链中,开成DNA链终结子,使HBVDNA链停止复制,因而具有较强的抑制HBVDNA复制作用。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观察24周,发现在ALT复常率及HBeAg阴转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HBVDNA有效率及阴转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 治疗组中46例患者,有2例患者24 h血肌酐轻度升高,3例有轻微消化道不适,未影响正常治疗,其余患者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慢乙肝治疗目标在于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阻止病程进展,阿德福韦酯对HBV有明显抑制作用,6个月疗效明显优于苦参素,值得推广使用,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疗效观察简介: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阿德福韦酯及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近期疗效。方法 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5例,在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降酶保肝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用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