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第三中心医院肝内科 韩涛 钱绍城 陈英 肖时湘 王凤梅 阚志超 吕洪敏 选择198例患者,年龄18-65岁,男性126例,女性72例,其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且乙肝标志物HBsAg,HBeAg,HBcAb及HBV-DNA均阳性。采用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健治疗6个月,拉米夫定每日100mg,乙肝健A、B片每日3次,每次各3片,每1-3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标志物、HBV-DNA(PCR法)。按患者治疗前ALT水平分为3组:ALT正常组(A组)、异常组但<2倍正常上限(ULN)(B组)和2-10倍ULN(C组),各组HBV-DNA及HBeAg的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疗效观察 部分患者治疗1-3个月时可出现短暂的ALT升高现象,维持原治疗或加强护肝治疗,绝大多数患者ALT可复常。<2倍正常上限(ULN)和≥2ULN者,3、6个月ALT复常率分别是86%(43/50)、92%(46/50)和76.25%(61/80)、88.75%(71/80)。 治疗6个月后HBV-DNA及HBeAg的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A组分别是:69.12%、30.88%、8.82%;B组84%、44%、26%;C组:90%、66.25%、43.75%,疗效明显高于3个月,且随着患者治疗前ALT水平的增高而提高(P<0.05-0.005)。 HBV-DNA阴转情况
HBV-DNA阴转率随着患者治疗前ALT水平的增高而提高,且治疗6个月后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3个月(总x2=33.664,P<0.005;x2ALT=28.485,P<0.005;x月2=4.588,P<0.05)。 HBeAg的阴转率
HBeAg的阴转率随着患者治疗前ALT水平的增高而提高,且治疗6个月后HBeAg的阴转率明显高于3个月(总x2=50.395, P<0.005; x2ALT=42.838 ,P<0.005;x月2=8.769 ,P<0.05)。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HBeAg血清学转换率随着患者治疗前ALT水平的增高而提高,且治疗6个月后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3个月(总x2=46.668, P<0.005; x2ALT=11.180 ,P<0.005;x月2=7.189 ,P<0.01)。198例患者总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7.27%。 讨论: 拉米夫定为核苷类抗病毒药,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促进HBeAg血清学转换、改善肝生化功能及组织学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既往的研究表明拉米夫定治疗存在易于复发及反跳等问题,为此有必要联合用药。近年来,我们采用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健的治疗方案取得一定疗效。文献报道单独采用拉米夫定治疗一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17%,治疗两年后可达到27%。本研究发现,与乙肝健联合治疗6个月,198例患者总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即可达到27.27%。该联合方案能够提高HBeAg的阴转率与HBeAg血清学转换率,并缩短起效时间。而且HBeAg的阴转与HBeAg血清学转换的快慢与患者ALT基线水平相关,ALT水平明显升高者,所需时间较短,且有效率较高;ALT基线水平正常者,所需时间较长,且有效率较低。治疗1-3个月时出现短暂的ALT升高现象,一般预示可能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辅以护肝治疗即可,但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
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步观察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第三中心医院肝内科
韩涛 钱绍城 陈英 肖时湘 王凤梅 阚志超 吕洪敏
选择198例患者,年龄18-65岁,男性126例,女性72例,其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