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肝病 >> 肝硬化 >> 药物治疗综述 >> 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2010-10-01 16:25:29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67  文字大小:【】【】【
简介: 【摘要】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从中医基本方加减、专方专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对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进行小结。 【关键词】 ...

【摘要】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从中医基本方加减、专方专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对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进行小结。

【关键词】  肝硬化;中医药治疗;综述

肝硬化是肝脏慢性、弥漫性、进行性的病变。属于中医的“癥积”范畴。《伤寒论》云:“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并且很早就认识到“癥积”进一步发展会形成臌胀,即肝硬化腹水。本病病机复杂,病程漫长。中医药在治疗肝硬化方面是有其独到优势的,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基本方加减治疗

    基本方加减大多是针对肝硬化的病因病机,采用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养阴利水等方法拟定一基本方,随症加减,以达到缓解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目的。陈贱平[1]自拟健脾化瘀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54例,药物组成:白术30~60 g、丹参30 g、茯苓30 g、法半夏15 g、陈皮10 g、神曲10 g、汉防己15 g、海藻30 g、香附10 g。苔薄黄加苦参30 g,头晕乏力加黄芪30 g,腹水甚加马鞭草30~60 g,腹胀甚加大腹皮10 g,四肢不温加淫羊藿10 g,四肢痉挛加木瓜10 g,衄血加田七粉3 g。治疗结果为:一级疗效42例,二级疗效4例,三级疗效3例,无效5例。谢建新[2]自拟益气健脾消臌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用黄芪60 g、党参20 g、白术30 g、山药15 g、砂仁10 g、鸡内金15 g、当归15 g、赤芍15 g、白芍15 g、茯苓20 g、猪苓20 g、泽泻30 g、香附15 g、厚朴18 g、郁金15 g、泽兰15 g、丹参20 g、大腹皮15 g、杏仁12 g、茵陈20 g。2 d 1剂,1日3次,水煎服,3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结果31例中显效21例,占67. 7 %;好转8例,占25.8 %;无效2例,占6.5 %,总有效率93.5 %。李锐争等[3]用茵陈六君子汤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腹水的患者,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限制水盐摄入,常规给予基本的保肝利尿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陈六君子汤,两组均治疗1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李日向等[4] 以自拟中药益气化瘀消臌汤同时配合常规保肝支持治疗58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保肝支持疗法,结果2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治疗组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章关根[5]对12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组治疗,对照组76例,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宣肺消臌汤(杏仁、紫菀、川芎、当归、水蛭、炒枳实各10 g,莪术、木防己、泽泻各15 g,葶苈子、黄芪、炒白术、车前子、槟榔、丹参各30 g)。若兼脾肾阳虚者加淡附片12 g、巴戟天15 g;肝肾阴虚者加女贞子、生地黄各30 g, 水煎服。腹水基本消退后,停用西药,单纯口服宣肺消臌汤。两组均以1月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陈文慧[6]用新加黄龙汤化裁治疗肝硬化腹水46例,总有效率达95 %。其所用基本方为:太子参20~30 g、玄参10~15 g、麦冬10~15 g、生地黄10~15 g、大黄3~6 g、炒白术10~15 g、茯苓10~15 g、猪苓10~15 g、车前子10~15 g、甘草3~6 g、生姜3片。临床随症加减,可显著改善症状,增加疗效,减少复发。王红永[7]以参苓白术散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肝硬化60例。①气郁证(12例):基本方加枳壳10 g、延胡索24 g、川楝子10 g、炒麦芽30 g。②水湿内停证(24例):基本方加大腹皮30 g、泽兰10 g、桂枝10 g、泽泻30 g。③气滞血瘀证(14例):基本方加制龟板20 g、制鳖甲20 g、穿山甲15 g、泽兰30 g、丹参12 g。④肝肾阴虚证(10例):基本方加枸杞子15 g、天冬18 g、蝉蜕15 g、制黄精30 g。结果总有效率76.67 %。陈洁等[8]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50例肝硬化患者,每日2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原则上不用西药,对于腹水明显者可适量配服利尿药。结果显效28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 %。刘鲁明[9]辨证论治肝硬化腹水172例,分为气滞血瘀、脾肾阳虚、湿热蕴结、肝肾阴虚4型。治疗用血府逐瘀汤、桂附苍防黄精汤、茵陈四苓散加味、一贯煎或六味地黄汤加减,加以利尿剂、白蛋白、血浆辅助治疗等。结果总有效率75.6 %。洪玫[10]对9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分期辨证治疗。早中期静止性肝硬化应用“疏肝抗纤汤”进行辨证加减,黄疸型活动性肝硬化应用“清肝解毒汤”加减,晚期肝硬化腹水应用“消臌分利汤”加减,根据肝硬化中医疗效判定标准,疗效为一级50例、二级28例、三级12例。刘雪英[11]自拟金柏化积丸、金柏赤芍清肝汤、金柏白术消臌汤3方,分别治疗早中期静止性肝硬化、高度黄疸型活动性肝硬化和晚期肝硬化腹水,效果较好。

    2专方专药

    专方专药多选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软坚散结、利水消肿之方药制成胶囊、片剂或颗粒剂,服用方便,疗效肯定,实用性强。张月萍等[12]用复方丹参滴丸(扬江制药有限公司)0.25 g,3次/d治疗肝硬化患者40例;对照组予肝复康、益肝灵口服治疗20例,3~6月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蔚林兰等[13]运用自拟方虎蓝片治疗肝硬化患者132例 (虎蓝片由虎杖、板蓝根各15 g,川芎12 g,茵陈、三棱、莪术、黄芪各10 g组成,由本院制剂室制成片剂,每片含原生药0.5 g),每次3 g,每天3次,口服。采用“持续—间断”给药的方法,即开始连续服药1~2月,继以每月服药1周,持续用药1年。结果:1个疗程后,显效32例,有效76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9 %。5年生存率为72.8 %,10年生存率为53.8 %。霍丽亚等[14]将67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代丁)、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阿托莫兰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鳖甲软肝片(4片/次,3次/d),治疗6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肝功能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廖宇等[15]在临床中运用《千金方》中耆婆万病丸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较满意疗效。该方由31味药组成:牛黄、麝香、犀角各一分,朱砂、雄黄、黄连、禹余粮、大戟、芫花、芫青各六枚,人参、蜥蜴各一寸,茯苓、干姜、桂枝、当归、川芎、芍药、甘遂、黄芩、桑白皮、蜀椒、细辛、桔梗、巴豆、前胡、紫菀、蒲黄、葶苈子、防风各一分,蜈蚣三节。

    3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就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具体临床表现,如致病因素、有无活动性肝损伤等,加以综合治疗。如对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肝功能有活动性损伤的注意保肝治疗;免疫功能失调者加用免疫调节药,可获得最佳临床疗效。付彦新等[16]将肝硬化腹水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护肝治疗方法,对照组加静脉注射速尿和口服安体舒通、双氢克尿塞。治疗组另服中药:木香10 g、制大黄10~15 g、青皮10 g、陈皮10 g、大腹皮15 g、槟榔15 g、泽泻15 g、白茅根15 g、牵牛子10 g、三七10 g、阿胶珠15 g、滑石15 g、鳖甲15 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热重发黄、合并病毒性肝炎者加茵陈、败酱草、半枝莲等清热利湿解毒;有出血倾向、大便色黑者加乌贼骨、炒蒲黄、侧柏炭等化瘀止血;水胀满过甚、体质尚好者,暂用舟车丸之类攻逐水气;病程较长、气虚较明显、肝功能基本正常者,加人参、黄芪等益气散结行水。两组均1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彭金平[17]选择16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病例,观察组9例,对照组7例,在一般常规保肝、防治感染以及传统的补充人血白蛋白、限钠、限水的综合治疗前提下,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0.9 % NaCl 10 mL+多巴胺20 mg+速尿40 mg腹腔内注射,隔日1次,同时给予真武汤加减以温阳利水。结果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王玉忠[18]将6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温阳利水汤和拉米夫定,疗程40 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及HBV|DNA阴转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8 %,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汤顺治[19]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29例,中药处方:黄芪50~80 g、当归10 g、杏仁10 g、橘红10 g、赤芍10 g、丹参10 g、砂仁6 g、厚朴10 g、车前子15 g、泽兰30 g、益母草15 g、茯苓20 g、白术15 g、大腹皮15 g、牵牛子10 g、白茅根30 g、甘草6 g。临床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另加凯西莱、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口服氢氯噻嗪、安体舒通。对于白蛋白低于28 g/L患者,每周静滴人血白蛋白20 g,分2次进行,合用速尿。药物使用中确保每日净出量在1000 mL左右,每日体质量减轻不大于0. 5 kg,避免过度利尿。两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3个疗程。临床总有效率76 %。张玉健等[20]用软肝化纤汤联合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46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3 %,对照组总有效率71.42 %,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

    4小结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展现了广阔的前景,在肝硬化的治疗中,中医药具有整体调节作用,既有活血化瘀、抗肝纤维化、恢复肝功能作用,又能疏肝、健脾、补肾,标本兼治,疗效持久。因此,为提高临床治疗肝硬化病人的疗效,我们应充分发挥中医的特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更好地提高肝硬化的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冠心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
肝硬化腹水中医治疗体会
痛风病的中医药治疗
肺癌中医药治疗进展
痛风病的中医药治疗
四逆散临床应用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新进展
中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况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最新文章

更多

· 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肝硬化—抗病毒和抗纤维...
· 臌症丸适应症一览 切忌不...
· 腺苷蛋氨酸治疗肝内胆汁...
·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
·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 和络舒肝胶囊治疗肝炎后...
· 易善复治疗酒精性肝硬化...
· 肝复乐对四氯化碳致大鼠...

推荐文章

更多

· 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肝硬化—抗病毒和抗纤维...
· 臌症丸适应症一览 切忌不...
· 腺苷蛋氨酸治疗肝内胆汁...
·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
·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 和络舒肝胶囊治疗肝炎后...
· 易善复治疗酒精性肝硬化...
· 肝复乐对四氯化碳致大鼠...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