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V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升高,特别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VaD已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对VaD的治疗往往只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危险因素的防治如高血压、糖尿病、TIA、高脂血症等。对VaD认知功能的改善尚没有很好的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确诊的血管性痴呆4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其中男性l4例,女性9例,年龄63-8l岁,平均74.3岁。对照组23例,男性l4例,女性9例,年龄6l-87岁,平均79.1岁。治疗组多梗死性痴呆l8例,单侧大面积脑梗死3例(左额颞叶2例,右颞枕叶1例),额叶出血术后1例,左侧丘脑梗死l例。伴有双侧白质低密度症者l4例。对照组多梗死性痴呆l4例,单侧大面积梗死4例(左额颞叶2例,右额颞叶1例,左枕顶叶1例),基底节脑出血后2例,左侧丘脑出血2例,左侧丘脑梗死l例。其中伴有双侧白质低密度症者16例。 2、治疗: 治疗组开始口服艾斯能3mg,每天1次,若能耐受4周后改为3mg,bid,若3mg,bid不能耐受,回到3mgqd或4.5mgqd。如3mgqd不能耐受,用胶囊分为1.5mgqd,2~4周病人能耐受后再加至3mgqd(因本地区只有3mg/粒剂型)。6mg/日为最大剂量。对照组采用脑复康0.8,tid或银杏制剂80mg,tid。疗程为12周。 3、结果: 46例患者中因经济不能承受继续用药3例,因副作用终止治疗的2例,均为治疗组病例不进入统计处理。实际进入统计处理的4l例,其中治疗组l8例,对照组23例。 治疗组在第6周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第l2周MMSE、ADAS-Cog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MMSE和ADAS-Cog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详情见表1、表2所示。 起初进入治疗组23例,因经济状况不能继续治疗的3例外,有9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头晕等。7例病人经减量后逐渐适应.之后又加大剂量,上述反应减少或消失。但有2例病人仍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未发现有心、肾、肺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毒副作用。其余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4、讨论: 近年来研究表明VaD和AD在病理改变上有很多重叠之处,至少1/3的AD病人有明显的脑血管病理改变。同样,诊断VaD者也有与AD类似的病理改变,如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有证据表明VaD患者有着类似AD的胆碱能物质的缺乏,病理观察尸检VaD病人脑中乙酰胆碱转移酶减少;乙酰胆碱水平在VaD病人脑脊液中降低,且降低水平与认知功能下降水平相关。胆碱能系统的改变与各类痴呆的学习和记忆改变密切相关。通过对胆碱系统和认知关系的分析发现,中枢的胆碱能系统通过复杂的机制参与学习和记忆。 艾斯能可以通过双重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chE)的活性,提高中枢的胆碱系统功能,从而改善VaD病人的认知能力。本研究结果提示卡巴拉汀(艾斯能)治疗VaD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显著改善VaD病人的认知功能,没有严重的副反应发生。其可能的机制是在VaD中可能存在胆碱能系统功能的损害,而艾斯能可以增加VaD病人中枢的胆碱系统功能。总之艾斯能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艾斯能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简介:
血管性痴呆(V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升高,特别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VaD已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对VaD的治疗往往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