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思博海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23例血管性痴呆病人服用思博海12周以上,在治疗前后按我国脑血管病智力障碍的评估标准进行评分及计算进步率,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进步率计算示效果良好7例(30.4%),显效8例(34.9%),有效6例(26.1%),疗效差2例(8.7%),总有效为23例(100%)。结论 思博海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且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7月—2007年7月在我院住院确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23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于2002年制定的我国关于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诊断要求:(1)认知丧失;(2)影像学证明有血管性脑损害;(3)除外痴呆的其他原因。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46~78岁;病程2个月~3年。患者按临床症状评分,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日常知识、计算力、近事记忆力五个方面,总分在31分以上为智力正常,30.5~22分为临界~轻度智力低下,21.5~10.5分为中度智力低下,10分以下为重度智力低下, 其中中度9例,重度14例。 1.2 治疗方法 2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有6例在应用脑神经保护剂及脑代谢剂的基础上用思博海5mg 1日1次治疗,17例患者则停用以上药物,单独应用思博海5mg 1日1次治疗,所有患者均坚持用药12周以上。 1.3 疗效判断标准 在应用思博海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进行智力障碍评分、计算进度率,进步率=(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治疗前得分×100%,进步率≥81%为良好,61%~80%为显效,41%~60%为有效,<40%为疗效差(但病情未进展)。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 1.5 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症状、程度及持续时间,药物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主要是通过查房询问和观察患者有何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失眠、乏力及胃肠道不适。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 见表1、表2。表1 2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前后智力障碍评分的进步率评价表2 2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23例中有9例(39%)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均在1~2周内消失,不需停药,其中失眠、乏力5例,胃肠道不适7例。治疗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思博海为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真性乙酰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易通过血脑屏障,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使直接参与神经传递的突触间中的乙酰胆碱含量增加,产生治疗效果。思博海的作用一般比较轻微,效果逐渐出现。23例患者在应用思博海完成3~6个月疗程后智力障碍评分显示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前后智力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主要为失眠、乏力及胃肠道不适,症状轻微不持久,表明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思博海治疗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思博海治疗血管性痴呆常需要足够疗程(一般3~6个月),有效则需长期维持治疗。在2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中有2例在治疗半年后与服药前比较,症状无明显改善,结果与半年前相近,即痴呆的症状无恶化,作为具有渐进性恶化病症的痴呆,半年没有恶化就足以说明思博海治疗血管性痴呆是有效的。因此对于早期或中期血管性痴果患者给予思博海临床治疗疗效肯定,应该坚持。思博海对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是否有预防作用本文未涉及,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
思博海治疗血管性痴呆23例疗效观察简介:
【摘要】 目的 评价思博海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23例血管性痴呆病人服用思博海12周以上,在治疗前后按我国脑血管病智力障碍的评估标准进行评分及计算进步率,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治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