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药名: Noroxin(norfloxacin Tablets)
中文药名: 诺氟沙星片,氟哌酸
品牌药生产厂家: Merck & Co. Inc.
药品名称
Norfloxacin 诺氟沙星
【别名】氟哌酸,淋克星,Noroxin,Fulgram,Amicrobin。
适应症
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如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气杆菌、沙门菌、沙雷菌属、流感杆菌、淋球菌(包括产酶菌株)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作用强于第一、二代喹诺酮类,四环素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第一、二代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也有显著作用。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用于敏感菌所致泌尿系、呼吸系、胃肠道、妇科、外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感染和淋病。
用法用量
口服:0.2~0.4g/次,2次/日或0.1, 0.2g/次,3, 4次/日。连服7-10日。无并发症的急性淋病单次量0.8g。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发生率约为3%。
1.胃肠道:最为多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胃部不适、食欲减退、吞咽困难、烧心、肛门瘙痒、便秘、假膜性肠炎等。偶见胰腺炎。
2.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头痛、头晕、疲劳、嗜睡、失眠、焦虑、抑郁、烦躁、神经质、溢泪、感觉异常、定向障碍、多发性神经障碍等,严重者出现抽搐、癫痫样发作等。
3.肝肾及血液系统:肝、肾损害和血细胞的影响为一过性,停药后即可恢复。丙酮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7一谷氨酰转肽酶和乳酸脱氢酶升高,可使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值上升,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中性和淋巴)和血小板减少。
4.皮肤:皮疹、瘙痒、光敏性皮炎、血管性紫癜、剥脱性皮炎、多形性红斑等。
5.运动系统:肌肉及关节痛、关节肿胀、负重关节软骨蚀损及肌腱炎,免疫功能不良的成人可有急性踝、髋关节疼痛,以后有中指或双手急性疼痛、压痛及肿胀,多见于用药后4周。偶见肌腱炎和跟腱断裂并向两侧散发,可发生于治疗开始的48小时。
6.其它:少数患者有口苦、口干、口腔炎、咽炎、肌肉疼痛、无力、心悸耳鸣、发冷或发热感、浮肿等,大剂量时,偶可产生结晶尿(如本品一日1.2-1.6g)。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制酸药、抗胆碱药和含铝、镁、锌、铁等制剂合用,可降低本品在胃肠道的吸收,降低疗效,故不宜同用。
2.与甲氧氯普胺同用,后者可加速胃排空,可增加本品的吸收,增加疗效。
3.与H2受体阻滞剂合用,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升高,并影响其在体内的清除。
4.与丙磺舒同用,可抑制本品在肾小管的分泌,使其血药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
5.本品可抑制茶碱在肝中的代谢。二药合用时,可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的毒性反应。
6.本品与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血药合用,因发生蛋白结合的置换作用,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应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7.与利福平(RNA合成抑制剂)和氯霉素(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合用,均可使本类药作用降低,使本品作用完全消失。
8.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阻止7一氨酪酸与受体结合,从而诱发癫痫。
注意事项
1.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6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不足、有氟喹诺酮肌腱病既往史的患者,以及孕妇、乳母、青春期前儿童禁用。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以往有该类疾病史者,尤其是癫痫病史的患者不宜用。
3.有重症肌无力、肾功能损害者慎用或禁用。
4.大剂量可有结晶尿,但不伴有肾中毒。应多喝水,每天饮水2500-3000ml。用药前后做尿培养及常规检查,如已足量饮水,但出入量仍不正常或已经数日用药情况不见好转,需调整剂量。
5.应空腹服药,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用药。
6.因本品有致光感性皮疹的可能,治疗期间应避免阳光和紫外线的照射。外出,应穿长袖衣裤。
7.当出现肌腱炎症时,应停止治疗,采取适当的固位跟腱保扎以及治疗,使两个跟腱得以修养与恢复。
规格
片剂:100mg, 200mg, 400mg, 8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