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肿瘤 >> 乳腺癌 >> 治疗与研究进展 >> 近年的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近年的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2012-08-07 12:53:34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54  文字大小:【】【】【
简介: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我国虽是乳腺癌的低发地区,但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沪、京、津及沿海地区是我国乳腺癌的高发地区。 ...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我国虽是乳腺癌的低发地区,但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沪、京、津及沿海地区是我国乳腺癌的高发地区。不过值得欣喜的是,虽然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逐年增加,但死亡率却有所下降,除了早期诊断率的提高,手术后使用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辅助治疗手段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靶向治疗有着高度的特异性、选择性、亲和性和非细胞毒性等优点,在目前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的癌基因及其相关表达产物进行治疗。分子靶向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或相关细胞的信号转导,来控制细胞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而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

一.针对HER-2受体的靶向药物

HER2也称为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是由原癌基因编码的HER2受体,HER2在调控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HER2原癌基因的扩增会导致HER2受体在细胞表面过度表达。这往往预示着HER2阳性的乳腺癌病人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显著缩短,肿瘤易快速复发或转移,对常规治疗无效。过度表达的HER-2/neu蛋白通过在细胞表面聚合而自身活化,而不依赖配体的活化。激活后的HER-2/neu蛋白通过不同的信号传导途径及诱导TNF-α抗性等方法, 最终导致细胞恶性转化。

1. 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作用的靶点即为细胞核HER-2 /neu基因调控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已有的资料显示, 曲妥珠单抗的作用机理包括与HER-2特异性结合,阻断配体介导的细胞生长信号的传递,影响上皮细胞生长,促进HER - 2蛋白受体的内在化和降解,减少其细胞表面密度,从而抑制肿瘤的进一步生长,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ADCC),聚集免疫细胞攻击并杀死肿瘤细胞,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抑制肿瘤内血管组织的生长。

2.帕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是一种重组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HER-2受体胞外结构域Ⅱ区结合,抑制二聚体的形成,从而抑制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二.针对EGFR/HER-1的靶向药物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包括4个成员: HER-1、HER -2、HER-3、HER-4(EGFR-4),均具有内源性酪氨酸激酶的活性结构,故EGFR可以作为抑制肿瘤增殖的靶点。靶向EGFR的治疗即针对HER-1的治疗,主要有两类药物,一种是针对EGFR胞内部分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代表药物为吉非替尼,另一种是针对EGFR胞外部分的单克隆抗体,代表药物西妥昔单抗。

1.拉帕替尼(Lapatinib):拉帕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可逆的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ErbB1和ErbB2酪氨酸激酶活性。

2. 吉非替尼(gefitinib): 吉非替尼是一种小分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它穿透细胞膜并作用于EGFR的胞内部分。

3.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爱必妥):西妥昔单抗是一种IgG单克隆抗体,它能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特异性结合,阻断内源性配体介导的EGFR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三.蛋白激酶C(PKC)-a抑制剂

蛋白激酶C(PKC)-a抑制剂是一类磷脂依赖的丝氨酸/苏氨酸酶。PKC-a是PKC家族的一员,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及转化细胞系中[5]。PKC-a与肿瘤的侵袭性有关,并可调节细胞对细胞毒性药物的敏感性。

四.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

在乳腺癌(尤其是转移性乳腺癌)中可测到环氧化酶2的高表达。西乐葆(Celecoxib)是一种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用于乳腺癌的化学预防和辅助治疗。

五.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靶向药物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方面起重要作用。总的来说,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作用途径有4种:直接抑制内皮细胞的功能,阻断内皮细胞降解周围基质的能力,阻断血管生成因子的合成和释放,阻断内皮细胞表面整合素的作用。

1.贝伐单抗(avastin):是重组的人源性抗VEGF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地抑制配体VEGF,从而阻止VEGF与VEG2FR-1 、VEGFR-2受体结合来抑制肿瘤生长。

2.恩度( endostar):恩度为血管生成抑制剂类生物制品,靶点在血管内皮细胞,可以抑制形成血管的内皮细胞的迁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的目的。

3.沙利度胺( thalidom ide):沙利度胺是一种谷氨酸衍生物,通过下调VEGF而发挥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

六.展望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肿瘤的治疗已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从传统的化疗放疗,到今天的分子靶向治疗,再到将来的定位于重要的细胞代谢通路的靶向药剂,靶向治疗将使更广大的群众得到获益。然而新的靶向药物的开发与应用还得面临以下诸多问题:寻找真正的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最佳获益对象的筛选;靶向药物的耐药;靶向药物的早期疗效评价及最实际的靶向药物的成本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分子靶向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
黑色素瘤分子靶向治疗新希望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策略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机制
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治疗临床进展
软组织肉瘤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进展
什么是叫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乳腺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新进展
膀胱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最新文章

更多

· IBRANCE(palbociclib)胶...
· 舒尼替尼治疗乳腺癌的研...
·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吡星治...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复...
·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 近年的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MBC)...
· 分子靶向治疗HER-2阳性乳...
· 乳腺癌辅助化疗常用方案介绍
· 乳腺癌的三种化疗方案

推荐文章

更多

· IBRANCE(palbociclib)胶...
· 舒尼替尼治疗乳腺癌的研...
·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吡星治...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复...
·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 近年的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MBC)...
· 分子靶向治疗HER-2阳性乳...
· 乳腺癌辅助化疗常用方案介绍
· 乳腺癌的三种化疗方案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