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用于干扰素alb(IFNalb)对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检测血清IV型型胶原(CV)、层黏蛋白(HA)、透明质酸(LN)并进行肝活组织检查,确立其抗肝纤维化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慢性乙型肝炎(CHB)116例为1998年2月-2000年6月在我院的住院和门诊患者,男94例,女22例,年龄17-49岁,平均33.2岁。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其中CHB中度46例、重度40例、早期肝硬化30例。血清ALT均异常,HbsAg、HbeAg、HBV DNA阳性,无并发症,无其它脏器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2)治疗方法:IFN alb 3MU/次,肌注,隔日1次,疗程6个月。CHB重度病例先行对症治疗,待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值2倍以下,再停用其它药物,应用IFN alb。不加用其他抗病毒、抗纤维化药物。
(3)检测方法:全部病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应用法国产Pastuer酶标仪检测血清HA、LA、CIV。酶免试剂盒购自上海茂元科技公司。对部分病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进行肝穿刺。常规HE染色、Gomori法网状纤维染色,采用SABC法LN、CIV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每4周应用Backman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及应用全美国PE公司5700型HBV DNA定量检测仪测定HBV DNA定量。所有检测指标均以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为对照。
(4)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1)血清HA、LA、CTV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治疗前血清HA、LN、CIV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一致,随肝纤维化程度同步长高,致S4水平最高。除S3与S4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HA、LA、CIV水平与血清HBV DNA含量高低无相关性。但有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减少的趋势,见表1。
(2)治疗前后血清HA、LN、CIV水平比较:血清HA、LN、CIV水平均随CHB病程进展而逐渐长高,在重度和肝硬化阶段最高,与中度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重度与肝硬化组除HA差异有显著意义外,LA、CIV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有下降,中度、生度组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见表2。
(3)治疗前后HBV DNA结果比较:治疗前所有病例均为HBV DNA阳性,HBV DNA定量检测为(4747.49±4197.28)fg/ml,治疗后为(86.76±96.23)fg/ml,阴转率为29.31%。
(4)治疗后肝纤维化改善情况:治疗前37例研究组患者获得肝穿刺活检标本。其中慢性中度16例,慢性重度13例,早期肝硬化8例。23例IFN alb治疗后1年重复肝穿刺。治疗前病理所见炎症主要集中于汇管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汇管区周围碎屑样坏死,淋巴细胞浸润,汇管区扩大。网状染色显示:汇管区网状纤维明显增生,汇管区扩大,多见肝细胞死亡后血窦塌陷形成的网格结构,同时可见胶原沉积形成明显的带状结构。汇管区炎症减轻,浸润淋巴细胞减少,碎屑样坏死减轻(14/23)。小叶内肝细胞点灶坏死减轻(12/23)。网状纤维染色显示血窦塌陷减少,汇管区纤维增生减少,部分纤维间隔消失(18/23)。5例病变依旧,1例纤维化加重。纤维化改善率74%。组织学纤维化分期与治疗前比较下降12例。其中S2降为S1者9例,S3降为S2者3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治疗前LN、CIV表达呈逐级增强,S4呈强阳性表达,与血清LN、CIV水平相一致,治疗后其表达明显受到抑制。
3.讨论:
IFN al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仅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还具有阻止或减轻肝纤维化作用。表现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减轻,免疫组织化学LN、CIV表达明显受到抑制。刘平报道IFN a治疗慢性丙性肝炎三年随访结果表明,临床显效病例肝纤维化改善率达70%。对照组肝组织纤维化不但未见改善,且有40%的病例进一步恶化。研究还显示,血清HA、LN、CIV水平与血清HBV DNA含量高低无关。提示肝纤维化的发生与乙肝病毒的数量及病毒复制能力的强弱无关。治疗后HBV DNA变化与肝纤维化亦无明显相关性。有纤维化指标及病理改善显著者HBV DAN下降并不一定显著。表明IFN a抑制纤维化并非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而实现。而重度及肝硬化则不能。表明肝纤维化指标的复常与临床分期有关。其原因可能是纤维化改变会逐渐演变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认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表1 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与血清HA、LN、CIV、HBV DNA比较(x±s)
分期 |
例数 |
HA(ng/ml) |
LN(ng/ml) |
CIV(ng/ml) |
HBV DNA(fg/ml) |
S1 |
10 |
159.64±82.68 |
107.25±56.17 |
103.92±64.79 |
6492.12±6876.28 |
S2 |
12 |
288.36±136.72* |
231.55±93.63* |
206.69±98.44* |
4773.62±2355.67 |
S3 |
11 |
361.47±183.75** |
283.33±197.96** |
265.47±161.83** |
1215.27±1653.78 |
S4 |
4 |
396.76±166.48* |
304.22±208.15* |
249.26±173.71* |
286.41±208.61 |
与S1比较,*t值分别为2.73、2.41、4.16,P<0.05;与S2比较,**t值分别为7.46、5.25、4.09,P<0.05;与S3比较,*t值分别为0.68、1.21、0.94,P>0.05
表2 各组治疗前后血清HA、LN、CIV测定结果比较(x±s,ng/ml)
组别 |
|
例数 |
HA |
LN |
CIV |
CHB中度 |
治疗前 |
46 |
177.74±98.69 |
147.44±62.16 |
119.43±65.56 |
|
治疗后 |
|
84.71±86.34∧ |
92.37±78.76∧ |
66.11±45.32∧ |
CHB重度 |
治疗前 |
40 |
292.61±144.67* |
264.87±51.43* |
184.65±103.71* |
|
治疗后 |
|
184.78±104.92∧∧ |
196.87±71.73∧∧ |
103.65±68.34∧∧ |
肝硬化 |
治疗前 |
30 |
387.54±165.42** |
288.27±83.64* |
216.18±100.56* |
|
治疗后 |
|
276.54±189.26∧∧ |
269.66±127.61** |
191.74±134.41** |
治疗前:与CHB中度比较:*t值分别为7.51、7.10、10.65,P<0.01,与CHB重度比较,**t=5.77,P<0.05,与CHB重度比较,*t值分别为0.62、1.97,P>0.05;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t值分别为12.4、9.53、7.86,P<0.01, ∧∧t值分别为3.42、2.88、5.69、6.31、P<0.05,**t值分别为0.75、1.03,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