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神经内科 >> 多发性硬化症 >> 治疗及研究综述 >> 力如太(利鲁唑)-作用机制及疗效

力如太(利鲁唑)-作用机制及疗效

2010-03-25 13:15:19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中国新特药网  浏览次数:79  文字大小:【】【】【
简介:内容导读:力如太(利鲁唑)作用机制:具有抗惊厥作用,可减少记忆功能损伤及海马锥体神经元的变性,在动物的谷氨酸损伤模型中,利鲁唑对胎鼠运动神经元有明显保护作用,且与剂量相关。 力如太(利鲁唑)作用机制: 力 ...

内容导读:力如太(利鲁唑)作用机制:具有抗惊厥作用,可减少记忆功能损伤及海马锥体神经元的变性,在动物的谷氨酸损伤模型中,利鲁唑对胎鼠运动神经元有明显保护作用,且与剂量相关。

力如太(利鲁唑)作用机制:

力如太(利鲁唑)由RhonePoulencRorer公司合成,化学结构为2一氨基一6一三氟甲基苯噻唑.该药能自由透过血脑屏障。在啮齿动物的研究中,该药具有抗惊厥作用,这种性质与二羧基氨基酸的拮抗剂相似,能抵抗兴奋性氨基酸所诱导的脑皮质中鸟苷单磷酸的升高和嗅结节、纹状体中的乙酰胆碱的释放,因此,推测该药可拮抗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的传递;在急性脑缺血模型中,利鲁唑可减少记忆功能损伤及海马锥体神经元的变性,这更进一步提示利鲁唑与谷氨酸之间的关系,而且,Estevezr报道.在动物的谷氨酸损伤模型中,利鲁唑对胎鼠运动神经元有明显保护作用,且与剂量相关。

利鲁唑确切的神经保护机制尚未明确,Umemiya等认为利鲁唑并不是通过抑制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来抑制突触前递质传递,Bryson等认为利鲁唑通过3种机制作用于ALS,
①抑制谷氨酸释放;
②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受刺激后的反应(阻断兴奋性氨基酸受体);
③稳定电压依赖型钠通道的非激活状态(抑制神经末梢和神经元细胞体上的电压依赖型钠

力如太(利鲁唑)疗效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其主要代表疾病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由于这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其治疗也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近年来,临床上使用力如太(利鲁唑)延长ALS患者的存活时间有着较为满意的结果。

关于力如太(利鲁唑)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两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来自法国和比利时的155例门诊患者,其中32例有早期延髓麻痹症状,123例有肢体症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力如太(利鲁唑)100mg/d或安慰剂。每个患者每2个月体检1次,使用MRC量表评定肌肉功能.使用呼吸最大肺容积评定呼吸功能,并评估体质状况及临床全面症状.评定的终点为死亡或行气管切开术。在治疗l2个月后安慰剂组78人有45人存活.占58%,治疗组77人有57人存活,占74%,两组生存率差异显著,而治疗21个月后安慰剂组29人(37%)仍存活,力如太(利鲁唑)组38人(49%)仍存活,差异不显著.两组平均存活时间安慰剂组为449天,治疗组为532天,研究者认为力如太(利鲁唑)早期明显延长了生存时间.且减慢了肌力的衰退。

另一项来自北美及欧洲.31个中心959例患者按上述标准分组及评定,分别接受安慰剂、力如太(利鲁唑)50mg/d、100mg/d及200mg/d治疗,他们认为治疗组100mg/d有最佳疗效/最小危险比。力如太(利鲁唑)lO0mg/d治疗l8个月后.可减少35%的死亡率及气管切开率。力如太(利鲁唑)治疗最有效期为治疗初l2个月。其结论表明.力如太(利鲁唑)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无法缓解肌力的衰退.可能药物的副作用是影响肌力评分的因素之一

法国844例ALS患者双盲对照试验表明.经服用力如太(利鲁唑)50mg/d.100mg/d.200mg/dl2个月后,其死亡率及气管切开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4%.34%.3l%.他们认为可明显延长AIS患者气管切开前的生存时间

力如太(利鲁唑)在欧美国家的治疗.有明显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但在日本疗效则不明显,其原因尚不清楚。

大多数研究认为.力如太(利鲁唑)不能改变生活质量。但从家族性ALS转基因鼠的研究中发现,力如太(利鲁唑)能保护运动功能,且在ALS疾病早期效果显著,Guraey等学者认为力如太(利鲁唑)能提高ALS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转基因鼠模型应用药物较早有关。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每日一次给药的人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长效作用机制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制
全新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valdoxan(阿戈美拉汀)
Victoza(利拉鲁肽liraglutide)注射液-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研究
首个外用重组凝血酶止血剂-Recothrom上市
Multaq(决奈达隆,dronedarone)片使用说明
抗肿瘤激酶抑制剂
临床研究驱虫斑鸠菊注射液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一)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最新文章

更多

· 新剂型LEMTRADA(阿仑单抗...
· PLEGRIDY(聚乙二醇干扰素...
· 盐酸芬戈莫德胶囊-治疗多...
· TECFIDERA(富马酸二甲酯...
· 特立氟胺治疗复发型多发...
· 慢性多发性硬化症治疗新...
· Gilenya(Fingolimod Cap...
· 多发硬化症用药laquinim...
· FDA批准Avonex Pen剂用于...
· 寻找多发性硬化病的治疗...

推荐文章

更多

· 新剂型LEMTRADA(阿仑单抗...
· PLEGRIDY(聚乙二醇干扰素...
· 盐酸芬戈莫德胶囊-治疗多...
· TECFIDERA(富马酸二甲酯...
· 特立氟胺治疗复发型多发...
· 慢性多发性硬化症治疗新...
· Gilenya(Fingolimod Cap...
· 多发硬化症用药laquinim...
· FDA批准Avonex Pen剂用于...
· 寻找多发性硬化病的治疗...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