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常表现为远端肢体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性疼痛(如烧灼感、蚁走感或针刺感)等,夜间明显〔1〕,同时患者常合并抑郁、失眠〔2〕,临床治疗困难。本研究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抗抑郁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本院内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7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WHO(1999年)有关T2DM诊断标准;②患者临床表现有持续性或间断性的肢体远端疼痛或烧灼感及针刺感,电生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存在周围感觉神经或运动神经受累证据。排除标准:①大血管病变及其他原因所致的疼痛;②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病患者;③酒精及药物依赖,入组前3个月未使用抗抑郁药物患者。入组前均获得知情同意。符合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85例,其中男37例,女48例,年龄(71.6±10.4)岁,体重指数为(24.7±2.5),病程(9.1±4.6)年;对照组85例,其中男40例,女45例,年龄(73.3±9.8)岁,体重指数(24.2±3.2),病程(8.9±5.9)年。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给予降糖(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和镇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营养药物、抗血小板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盐酸氟西汀(百优解,美国礼来公司)20 mg, 1次/d;解郁丸(郑州豫密药业公司生产)4 g, 3次/d,共14 d。两组患者每晚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PIS)对疼痛等级自行做出评价〔3〕,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按WHO止痛的三阶梯方案进行镇痛治疗〔4〕,连续2天疼痛等级>4者镇痛治疗加一个阶梯。治疗前(T0)和治疗后第7天(T1)及第14天(T2)采用HAMD17评定抑郁程度;采用NPI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HAMD17评分变化 治疗前两组HAMD17平均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14天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治疗前后HAMD17评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T0时间点比较:2)P<0.05,下表同 2.2 治疗前后NPI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P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4天后治疗组NPIS评分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见表2。表2 治疗前后NPIS评分变化(x±s,n=85)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解郁丸联合盐酸氟西汀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3例)、口干(3例)、失眠(2例)、嗜睡(1例),上述不良反应较轻,未经处理,均于数日内症状消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未见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3 讨 论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比值比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5〕,约3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最近的调查显示,老年T2DM患者抑郁患病率为43.1%〔6〕。而T2DM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伴发抑郁的概率则远高于该比例,原因除了与糖尿病作为负性刺激导致抑郁之外,与疼痛也密切相关。疼痛作为强烈的应激原激活室旁核部位cfos〔7〕,cfos可能作为第三信使调节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表达,进而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亢进。抑郁症的高患病率为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糖尿病的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其远期后果是使神经病变和其他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重和发展〔8〕。因此,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与抑郁症可相互影响。因其疼痛与炎性疼痛或其他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基础不同,一般治疗效果差。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能使糖尿病伴发的抑郁症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可作为首选用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是经由脑和脊髓中下行的痛觉抑制通路参与内源性镇痛机制调节的。因此,氟西汀很可能是通过增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来实现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治疗。中药解郁丸具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之功,方中白芍养血柔肝,合柴胡疏肝理气解郁,更可防柴胡劫肝阴之弊;郁金既入气分又入血分,功能行气解郁兼凉血清心,合当归养血活血而解郁之功更强;柴胡、当归、白芍、郁金四药相合,功能疏肝解郁,以除胸胁胀满、郁闷不舒;茯苓、百合、合欢皮共奏宁心安神解郁之效,佐以甘草、小麦、大枣,即成治疗脏躁之名方甘麦大枣汤,以行养心安神、解郁除烦之功,用治心悸、失眠、多梦等。经实验室和临床研究证实具有一定的抗抑郁和催眠作用,对伴随的躯体症状更有效,且不良反应小〔9〕。本研究对老年T2DM痛性神经病变进行合理的抗抑郁治疗,采用中药解郁丸增强氟西汀的疗效,一方面改善抑郁情绪,另一方面可使胰岛功能得到改善,有助于缓解痛性神经病变〔10〕,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对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2 徐 娜,王建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7(S1):502. 3 洪瑞乔,王逸茹,林赛娥,等.数字疼痛分级法在癌症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489. 4 孙 燕,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20. 5 Egede LE,Zheng D,Sjmpson K.Comorbid de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health care use and expenditures in individuals with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2;25:46470. 6 邱忠霞,王涤非,马贺军,等.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抗抑郁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8):9667. 7 卢晓红,李凌江,李昌琦,等.应激对中枢神经系统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及HPA轴的调节作用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l03. 8 Gray TL,Crum RM,CooperPatric L,et al.Depression symptom and metabolic control in AfricanAmerican 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0;23(1):238. 9 沈振明,朱美兰.中药解郁丸与麦普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照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5):4157. 10 董建国.自拟解郁汤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0):5135. |
解郁丸联合盐酸氟西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合并抑郁症的疗效简介: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常表现为远端肢体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性疼痛(如烧灼感、蚁走感或针刺感)等,夜间明显〔1〕,同时患者常合并抑郁、失眠〔2〕,临床治疗困难。本研究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