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键词】 弥可保;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 peripherar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临床发病率高,病变涉及面广,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的常见原因。经电生理检查,其患病可高达90%以上[1]。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用弥可保治疗DPN患者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DPN患者70例,其中1型糖尿病6例,2型糖尿病64例。男33例,女37例,年龄35~37岁,病程2~35年。DPN诊断依据:①四肢感觉异常;②查体发现四肢有对称性痛觉平面;③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④排除其他神经疾患。所有患者做双下肢股动脉、足背动脉彩超,动脉内膜欠光滑、内膜不同程度增厚和/或管腔不同程度狭窄,少数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患者随机分为弥可保治疗组40例,对照组为维生素B族加血管抗凝药物30例。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积极控制血糖(饮食、运动、药物)等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药。弥可保治疗组每天静脉滴注弥可保1 500μg;对照组每天肌内注射VitB1、VitB12,其他血管扩张药物(维脑路通、血栓通)静脉滴注,2周为1疗程,停药2~3d,继续第2疗程。 1.3 疗效判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腱反射好转或恢复;有效:自觉症状有所缓解,腱反射减退好转;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腱反射无变化。在此又分为上述改善出现在用药2周内和2周后两个等级。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2周显效率24/40,4周显效率37/40,2周无效率3/40,4周无效率1/40;对照组2周显效率5/30。4周显效率9/30,2周无效率17/30,4周无效率12/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40例治疗前后血糖(餐后2h血糖平均值)比较见表2,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表2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糖值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以DPN最常见,病情阴匿,进展缓慢,严重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睡眠,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生,即使血糖控制良好,症状缓解仍不明显,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最近研究认为是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血管性缺血缺氧假说,由于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病变,供应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病变而闭塞,导致神经营养障碍[2]。②神经组织内的山梨醇和果糖显著增加,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增高,引起雪旺细胞水肿,神经节段性脱髓鞘改变。③轴索变性出现节段性脱髓鞘及轴索上髓鞘的再生,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仍以控制血糖为根本,同时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 本文表明,治疗组正是在血糖控制较好的情况下,配合弥可保而取得满意疗效的。弥可保是VitB12(甲钴胺)的衍生物,因在中央钴分子上结合了一个甲基基团,可参与物质的甲基转换[3]。弥可保参与核酸,蛋白质和脂质合成,它是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可将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在转甲基过程中可提供一个甲基,合成胸腺嘧啶,此为DNA的成分之一,因而对蛋白质的合成也起决定作用,其在神经细胞内参与的蛋白质的合成。用于合成轴突的结构蛋白,因而可刺激轴突再生;另外,弥可保可作为甲基的供体,帮助神经细胞从脑磷脂合成卵磷脂,促进髓鞘形成,从而修复神经细胞,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弥可保对改善麻木和疼痛非常有效,且病程的长短对弥可保的治疗无明显的影响。因此,该药物发挥了其对DPN的治疗作用。笔者认为弥可保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DPN的药物。 |
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弥可保治疗4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设30例常规采用B族维生素和血管内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作对照组。发现弥可保可 ... 关键字:弥可保;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