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与多西他赛联合CBP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46例临床观察
2010-12-09 01:11:40 作者: 新特药房 来源: 互联网 浏览次数: 124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简介:
紫杉醇(Paclitaxel)和多西他赛(Docetaxel)均为紫杉类新型抗微管药物,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药物。为了观察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在NSCLC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本文为2003年1月~2006年1月住 ...
紫杉醇(Paclitaxel)和多西他赛(Docetaxel)均为紫杉类新型抗微管药物,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药物。为了观察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在NSCLC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本文为2003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ⅢB~Ⅳ期NSCLC患者46例,分别采用紫杉醇联合CBP,多西他赛联合CBP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了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男34例,女12例,年龄60~75(平均67.5±7.5)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细胞学或病理确诊,并根据CT、B超、骨E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ⅢB~Ⅳ期的患者,Karnofsky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有可评价的客观指标,治疗前一个月内未进行其他治疗者,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1.2 治疗方法 紫杉醇联合CBP组:紫杉醇150 mg/m2静脉滴注,d1,CBPAUC=5 d2,紫杉醇用药前12 h,6 h分别口服地塞米松20 mg,紫杉醇静脉滴注前30 min给予异丙秦25 mg肌注,西米替丁400 mg静脉滴注。多西他赛联合CBP组: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d1CBPAUC=5 d2,接受多西他赛治疗前后口服地塞米松10 mg,Bid,连续3 d。以上方案均治疗21 d 1周期,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 1.3 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接受2个周期以上化疗并复查影像学并按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毒性反应按WHO标准分0~Ⅳ度〔1〕。 2 结 果 2.1 近期疗效 46例患者共接受106个周期的化疗,其中紫杉醇组17例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9例接受3个周期的化疗。多西他赛组2例接受1个周期的化疗,14例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5例接受3个周期的化疗。44例可评价近期疗效的患者中紫杉醇组PR 10例、NC 9例、PD 4例,总有效率(CR+PR)43.4%;多西他赛组PR 11例、NC 7例、PD 3例,总有效率(CR+PR)52.3%;两组间无CR病例,两组间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2例因出现体液储留而停止化疗。 2.2 毒副反应 全组均可评价毒副反应,以Ⅲ~Ⅳ度骨髓抑制及脱发为主,未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两组间主要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见表1。表1 紫杉醇组和多西他赛组Ⅲ~Ⅳ度毒副反应(略) 3 讨论 晚期肺癌临床上以老年人居多,其身体状况、脏器功能相对欠佳,5年生存率很低。近几年随着新药的使用NSCLC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紫杉醇与多西他赛均为紫杉类抗肿瘤药,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微管聚合,抑制解聚,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合成。 多西他赛属于半合成的化合物,其基本核团与紫杉醇相似,因此二者的抗癌谱及毒副反应相近。CBP是继顺铂之后的第二代铂类抗癌药,其作用机制同顺铂〔2〕,具有类似烷化剂双功能基团的作用,与细胞内的亲核基团结合,主要与DNA链上的碱基作用,改变其正常复制模板的功能,引起DNA复制障碍,从而抑制癌细胞有丝分裂。
虽然骨髓抑制作用高于顺铂,但由于CBP具有消化道症状轻,肾毒性、耳毒性小,不需要水化的特点,因此,对于老年人有潜在的多器官功能疾患,其肝、肾功能对化疗的耐受性降低,选用CBP联合紫杉醇和多西他赛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较以往常规的化疗方案有了明显的优势。本组研究应用紫杉醇和多西他赛联合CBP治疗NSCLC分别获得了43.4%和52.3%的有效率。 与以往大量随机研究报道的CBP替代顺铂取得40%~68%的有效率〔3〕结果相似。 两组方案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脱发,其中Ⅲ~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紫杉醇组69.5%,多西他赛组76.1%,与国外报道相一致〔4,5〕,经给予集落细胞刺激因子Gcsf后患者可以安全渡过危险期,且常不影响化疗的进程。其他毒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炎及关节肌肉酸痛等,经对症处理后可以缓解。多西他赛组中有2例因体液储留停止化疗后逐渐恢复,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
总之,对于老年患者应用紫杉醇和多西他赛联合CBP治疗NSCLC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