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极易慢性化,研究表明,约有20%~30%的HCV慢性感染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正常,临床症状缺失或非常轻微。所谓ALT持续性正常,即为在6个月内间断1个月以上复查3次,ALT均在正常范围以内。对于此类患者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一直存在争议[1-3]。现就ALT持续性正常HCV感染的自然病史、肝脏病理变化、病毒载量、免疫反应和抗病毒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1. 自然病史:Persico等[4]收集37例无临床症状、抗-HCV抗体阳性且ALT持续正常1年的患者进行随访研究。血清中HCV RNA阳性者35例,阴性者2例;12例患者感染时间明确,平均为10.8年。随访时间为5年,期间3例患者脱访,脱访前最后一次ALT检测结果均正常。随访第2年2例、第3年4例、第4年1例患者出现ALT升高,对这些患者给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随访开始前肝组织病理变化的HAI(Ishak标准)平均值为10,其中3例患者肝组织无病理变化,2例HCV RNA阴性,1例HCV RNA阳性。随访结束时,ALT始终正常者,HAI无明显变化;而7例ALT升高者,干扰素治疗后,1例患者达到持续性病毒应答(即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HCV RNA仍为阴性),ALT转为正常,其病理变化由轻度肝炎转为轻微肝炎,其他6例患者无应答,5例随访结束时肝组织病理变化无改变,1例患者进展为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CV RNA随访开始时的平均值为8.06×104拷贝/ml,5年随访结束时为9.04×104拷贝/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显示ALT持续正常的HCV慢性感染者总体预后良好,但其中约20%的患者可出现ALT升高,这部分患者肝脏的病理变化可能会不断进展,甚至形成肝硬化。因此,对ALT正常的HCV慢性感染患者有必要进行定期随访。Martinot-Peignoux等[5]对135例抗-HCV抗体阳性且ALT持续正常的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为(3.6±2.3)年。108例患者随访开始时进行了肝活体组织检查,24例于3.5年后进行第2次肝穿刺。135例患者中94例HCV RNA阳性,41例为阴性,RNA阴、阳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无差别。随访过程中,HCV RNA阴性者的ALT始终正常,也未出现RNA阳转;RNA阳性者均未出现RNA阴转,其中21例(22%)出现ALT升高。24例2次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结果显示,肝组织病理变化无明显改变。Rumi等[6]报道2例ALT持续正常HCV慢性感染患者,分别在8年和15年后出现ALT超过10倍正常值以上,2例患者ALT升高时间均超过16周,ALT升高后4个月和18个月时进行肝活体组织检查,结果显示肝脏的炎症活动度由轻度进展为重度,且出现门静脉区分隔性纤维化,提示即使ALT长时间正常的HCV慢性感染患者仍有可能发生ALT大幅度升高,且肝脏的病理变化迅速发展。 2. 病理变化:Shiffman等[2]对95例ALT持续正常或升高HCV慢性感染者的肝脏病理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患者的抗-HCV抗体和HCV RNA均为阳性。其中ALT升高者58例,ALT正常者37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种族、病毒载量和基因型均无明显差异。肝活体组织检查结果显示:ALT升高组肝脏炎症Knodell Score均值为5.3±0.1,纤维化分值为1.6±0.2,而ALT正常组分别为4.2±0.1和0.7±0.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正常组中肝组织病理变化严重者(包括桥样纤维化和肝硬化)仅4例(11.4%),而ALT升高组为22例(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轻微病理变化者(仅有汇管区炎症,没有片状坏死和纤维化)在ALT正常组占40.0%,在ALT升高组为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正常组的病理变化较升高组明显轻,但ALT正常组中仍有少数患者表现为较严重或严重的肝组织学病理变化,应引起重视。Puoti等[7]报道了159例ALT持续正常患者肝脏病理变化,结果显示17%的患者肝组织学正常,34%患者仅有轻微慢性肝炎表现,44%的患者有轻度的慢性肝炎,4%的患者有中重度肝炎表现,1%的患者有肝硬化。 3. 免疫反应:Rico等[8]对ALT持续正常与升高HCV慢性感染者肝脏内及外周血CD4+ T细胞的反应特征进行了对照研究。42例患者,排除肝硬化、其他肝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其中ALT持续正常患者18例,ALT升高者24例。两组间性别、已知感染时间、感染的危险因素、肝脏和血清中的病毒载量和基因型无差别,而年龄、ALT值和肝组织病理变化分级及分期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LT正常组肝脏内CD4+ T细胞数量明显少于ALT升高组,且肝内和外周血中NS3特异性T细胞增殖反应的阳性率亦低(分别为17%、33%和17%、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 T细胞体外经特异性抗原刺激后产生γ干扰素的能力亦低。提示ALT正常慢性HCV感染者肝脏病理变化轻可能与特异性CD4+ T细胞反应低下有关。 4. 抗病毒治疗:Serfaty等[9]报道,单用α干扰素300MU,3次/周,疗程6个月,治疗10例ALT持续正常的HCV慢性感染者。结果2例患者治疗结束时HCV RNA检测不到;在1年的随访中,6例患者出现ALT升高;7例患者2次肝活体组织检查显示病理变化无改善。认为单用干扰素治疗对持续ALT正常的慢性HCV感染者基本无效。Shiffman等[2]报道95例HCV慢性感染患者,其中ALT持续正常者35例,ALT升高者6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种族、病毒载量及基因型无明显差别。治疗方案为干扰素600MU,1次/d,3个月后改为3次/周,疗程12个月;或干扰素600MU,3次/周,18个月。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及ALT正常与升高者之间的疗效基本相同,随访结束时病毒应答率分别为6.3%、9.5%、12.1%和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ALT正常者的抗病毒疗效与升高者基本相同。Zenzem等[10]报道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与病毒唑联合治疗ALT持续正常HCV慢性感染者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491例患者,212例采用Peg-IFNα-2a 180μg/周,病毒唑800mg/d,治疗24周;210例患者采用上述药物剂量治疗48周;69例患者未接受治疗。所有患者随访至72周。三组的年龄、性别、体重、基因型及病毒载量无明显差异。三组总体的持续病毒应答率分别为30%、52%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基因1型患者中,治疗24周和48周的持续病毒应答率分别为13%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基因1型(基因2和3型)患者的持续病毒应答率为72%和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作者建议基因1型治疗48周,基因2型和3型治疗24周。同时发现,Peg-IFNα-2a与病毒唑联合治疗持续ALT正常的HCV慢性感染患者的疗效与以往对ALT升高的慢性HCV感染患者的多中心的研究结果类似。建议将ALT正常的HCV慢性感染患者列作PEG-IFNα-2a联合病毒唑抗病毒治疗的对象。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