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脑胶质瘤治疗的最佳方法
2009-09-27 14:36:43 作者: 新特药房 来源: 新特药网 浏览次数: 53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简介:
导读:虽然综合治疗改善了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但脑胶质瘤仍无法治愈,我们能做到的仅是尽可能地延长患者的生命。脑胶质瘤治疗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脑胶质瘤治疗,仍任重而道远 复旦 ...
导读:虽然综合治疗改善了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但脑胶质瘤仍无法治愈,我们能做到的仅是尽可能地延长患者的生命。脑胶质瘤治疗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脑胶质瘤治疗,仍任重而道远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周良辅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也是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谈起目前我国的脑胶质瘤治疗,周教授介绍了目前的几个热点问题,同时也对今后脑胶质瘤诊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目前,手术仍然是脑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另外,放疗和化疗也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应引起注意的是,须在脑胶质瘤诊断明确后再进行放疗和化疗。尽管脑胶质瘤的诊断主要依赖磁共振成像(MRI),但有时也不可避免会有误诊的情况,如局灶性脑炎、脱髓鞘病变等疾病。因此,明确的病理诊断必不可少。 对于那些肿瘤位于脑干的患者,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可以考虑进行活检。不过,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这些敏感的无创检测方法,可早期检测病变,使患者免于活检。 此外,脑胶质瘤的治疗应该综合衡量现有的治疗手段。例如,对于比较大的肿瘤,如果不进行手术而给予放疗,可能弊大于利。原则上,在保留功能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切除肿瘤,手术后再给予放疗或化疗。近年来,放疗和化疗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放疗技术对病变局部治疗的精确度越来越高,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越来越小。 在化疗方面,以替莫唑胺胶囊(蒂清)为代表的化疗药物,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很少引起其他类型的化疗带来的脱发和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放疗和化疗的同时应用也已经成为目前脑胶质瘤治疗的方向,但因为放疗可能造成局部坏死,使药物无法发挥作用,如果替莫唑胺可像卡氮芥(BCNU)一样,探索手术中的局部应用,那么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益处。 在差异中寻找更佳治疗策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胶质瘤中心江涛教授和美国塔夫茨大学新英格兰医学中心朱继光教授,在脑胶质瘤的治疗方面均颇有建树,对该领域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采访中,两位专家从东西方的不同角度对脑胶质瘤治疗现状进行了介绍。 江涛教授介绍,由于种族遗传学上的差异,东、西方人群在对抗肿瘤药物的耐受性和肿瘤的敏感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他说,经过对2006-2008年1000例左右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总结发现,我国的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较多。对于药物治疗,欧美一些大型Ⅱ期、Ⅲ期临床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临床实践告诉我们,这些药物在我国患者中的应用有所不同。以替莫唑胺为例,其与放疗联用时的放射性脑坏死是困扰我们的问题之一。对此,我们有必要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放疗或化疗剂量以满足我国患者的治疗需求。西方研究的结论和研究者的经验给我们以启发和帮助,但我国神经外科医生应该意识到,我们有必要开展自己的研究,探讨更适合我国脑胶质瘤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江教授透露,目前国内脑胶质瘤专家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准备将专家的多方意见形成共识,给我国神经外科医生的临床工作以指导。而且,近年来,如何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留神经系统功能,提高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如何认识脑胶质瘤以及如何认识不同个体对脑胶质瘤的反应,建立中国脑胶质瘤患者个体化综合治疗规范,任务依然很艰巨。 朱继光教授作为美国华人脑胶质瘤治疗专家,肯定了近年来像江教授这样,为我国脑胶质瘤治疗进步作出努力的国内专家的工作。我国的脑胶质瘤治疗虽然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不断深入,已逐渐与美国接轨。今后,可以考虑借助于现有临床研究数据,针对我国患者和亚裔人种开展相关大型临床研究,探索符合我国脑胶质瘤患者特点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体化规范治疗
|
编号 |
药品名称 |
通 用 名 |
规 格 |
单位 |
参考价 |
生 产 厂 家 |
5205 |
蒂清 |
替莫唑胺胶囊 |
5mg*8粒 |
盒 |
296.00 |
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 |
5206 |
蒂清 |
替莫唑胺胶囊 |
50mg*7粒 |
盒 |
2548.0 |
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