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以胶质瘤发病率为最高,而且以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比较高。恶性胶质瘤患者虽然进行手术切除肿瘤,辅以各种化疗和放疗,由于其肿瘤细胞的生长特点为较快的复发,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笔者应用新药替莫唑胺胶囊对37例患者进行治疗,进行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一般资料:37例患者均来自本院。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20-65岁,平均41.8岁。均为手术肉眼全切.经病理证实为胶质母细胞瘤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其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Ⅲ级20例,Ⅳ级胶质母细胞瘤l7例。37例病例均未予放疗及其他药物化疗。 药物:使用替莫唑胺胶囊.药物规格:50mg及5mg。 入选标准: 药物使用方法:每一患者按身高、体重确定体表面积接受治疗方案。37例患者在第l疗程(第l-5天)口服替莫唑胺胶囊,每天按150mg/m2体表面积剂量给药,在第l天同时给予枢丹针8mg+0.9%NS100ml静滴应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第2、第3治疗周期每天以200mg/m2体表面积剂量口服连续5天,每28天为1个周期,共连续治疗3个周期。 临床疗效:肿瘤体积变化疗效评价:37例患者3个周期化疗后进行头颅MRI检查.与术后MR1结果进行比较,肿瘤消失者2例.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者(>50%)3例,部分缩小者l5例,稳定者8例,总有效率为75.7%。肿瘤体积增大者9例,无效者24.3%。王氏报告卡氮芥(BCNU)恶性胶质瘤治疗有效率为40%-50%。替莫唑胺胶囊治疗总有效率75.7%.明显优于卡氮芥(BCNU)治疗的有效率。 生存率评价:37例患者在治疗后接受随访,时间3-24个月。6个月内生存31例,12个月内生存29例,24个月内生存26例,24个月内生存率70%,平均生存时间19个月。王氏报告222例恶性胶质瘤用卡氮芥(BCNU)治疗18个月生存率为0。替莫唑胺胶囊治疗的生存率明显优于卡氮芥(BCNU)治疗的生存率。 药物的安全性:37例患者有恶心呕吐者8例,住院第l天反应重,第2天以后减轻或消失。血常规白细胞下降9例,由正常范围降至2.5*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降至1.6x109/L以下,经短期治疗后恢复之正常范围。 脑内原发性肿瘤以脑胶质瘤其发病率为最高,根据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治疗方法,还是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由于其肿瘤细胞的生长特性,灰质中肿瘤细胞可绕神经细胞生长成小团或沿血管周围的空隙绕血管向外浸润,白质中瘤细胞常沿神经束与神经纤维平行生长。肉眼全切术瘤细胞还存在于所谓的正常组织中,术后应用放疗或化疗时有一定效果的。 替莫唑胺胶囊是一种新的咪唑嗪类衍生物,其化学名称为3,4-二氢-3-甲基-4-氧代咪唑[5,1-d]并1,2,3,5-四、嗪-8-甲酰胺。该药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因而适于胃的酸性环境,口服生物利用度为98%。替莫唑胺胶囊易透过血脑屏障在生理条件下转化为抗瘤活性物质,使肿瘤细胞DNA烷基化,从而发挥其细胞毒的作用。 笔者应用替莫唑胺胶囊对37例患者进行3个周期的治疗。经临床观察,其总有效率75.7%,无效率24.3%。而欧美胺治疗的总有效率78%。笔者报道比国外报道的有效率低,可能在治疗周期上比国外短有关。本组有4例患者服用替莫唑胺胶囊7个治疗周期随访24个月后未复发,这可能与增加治疗周期有一定关系。笔者认为,在经济条件许可下可以延长治疗周期.对疾病的控制是有益的。 替莫唑胺胶囊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恶性胶质瘤药物作用机制明确,易透过血脑屏障,使用方便,药物不良反应少,作为抗恶性脑肿瘤药物应为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