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病毒学应答效能,夏茵,赵伟,杨永峰等人选择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服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的住院患者90例,口服替比夫定600mg,每日1次。观察所有初次使用替比夫定的住院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AlT、AST、A/G、HBV DNA、HbeAg 2~8周的变化。 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AlT、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G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 治疗前后不同时间 HBV DNA及 HBeAg转阴率的比较见表2(HBV DNA<500 拷贝/ml为阴性)。
![]() 作为FDA批准的第4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口服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对HBV有特异性抑制作用。本研究发现,经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ALT、AST与治疗前相比,ALT、AST在头两周的下降幅度是成倍的,第2-4周的下降幅度明显放缓,到接近正常时则更慢 。尽管AST在治疗前低于ALT,但到第6~8周时恢复的速度明显放缓,故AST反而高于ALT。可能由于AST更多存在于线粒体中,由于线粒体的恢复缓慢,故后期AST下降趋缓A/G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替比夫定治疗早期并不能提高白蛋白,也不能降低球蛋白,2个月内对肝脏的慢性损伤或纤维化程度无明显改善作用。 90例住院患者治疗前HBeAg阳性64例。经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HBeAg阳性复查患者10例。治疗后3~4周 ,有2例HBeAg阴转(2/1O),转阴率为20%。6周时转阴率30%,治疗后8周则呈现40 %(4/10)的转阴率。治疗后4~8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替比夫定治疗后3周43例患者复查HBV DNA有5例转阴 ,即转阴率为11.6%(5/43),治疗后4周转阴率27.9%(12/43),治疗后6周转阴率为34.9%(15/43),治疗后8周转阴率37.2(16/43)。 由此可知,替比夫定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应答效率与恩替卡韦相当,但售价略为亲民,会是个颇受关注的核苷抗病毒用药。 (本文节选自夏茵,赵伟,杨永峰等的学术论文《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病毒学应答能效分析》) |
编号 |
药品名称 |
通用名 |
产地 |
规格 |
单位 |
参考价 |
9025 | 素比伏 | 替比夫定片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600mg*7片 | 盒 | 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