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免疫治疗(Radioimmunotherapy,RIT)是以能与肿瘤抗原结合的物质如单克隆抗体,作为靶向载体,偶联放射性核素的肿瘤治疗药物注射入体内与肿瘤细胞相关抗原特异结合达到对肿瘤杀伤而对正常组织损伤很小的一种治疗方法。 单克隆抗体用于靶向治疗有两种作用方式: 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不同阶段的细胞变化周期中,癌细胞变性和细胞死亡占据很高的比例,同时胞膜完整性丧失,细胞膜表面渗透性异常。而健康人只有很少细胞以很慢的速度坏死,且坏死的组织会快速有序地被组织清除,它们在死亡过程中只有核碎裂 ,没有反常的膜渗透。以往的治疗均 集中在杀死活的癌细胞,忽视了变性坏死细胞。经过测算发现,与正常组织不同,50%左右的肿瘤细胞在分裂后很快出现变性。由于肿瘤中血供不足及巨噬细胞反应不正常,使变性细胞越来越多,形成大片坏死,这是恶性肿瘤的典型特征。 由于恶性肿瘤具有坏死区,同时变性或坏死的细胞有膜渗透性,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TNT可穿过肿瘤细胞膜,到达坏死区与核内抗原结合。对放射性131I标记单克隆抗体chTNT作药效、药代动力学、免疫组织和生物分布研究,发现该抗 体能和所有具有坏死组织的恶性实体瘤结合。 外放疗时受照射组织吸收剂量每分钟约2-4Gy,而间质内放疗每小时仅0.3-1.0Gy,这种持续低剂量率放疗能使增殖的瘤细胞积聚于G2期(放射敏感期),而正常无周期的神经细胞停留于G1期(放射不敏感期)。另外,恶性胶质瘤组织中存在许多乏氧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比正常氧合细胞差3倍,外放疗时对氧效应的依赖性很强,而瘤内近距离放疗在低氧状态下能阻碍亚急性脑坏死,帮助放射损伤的修复,且对氧效应的依赖性降低。持续低剂量的内放疗过程中乏氧的瘤细胞可以再氧合而提高其对放疗的敏感性[1]。0.4-0.6Gy/h的间质内放疗能抑制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故瘤细胞的再生率比外放疗明显减少。另外,瘤内近距离放疗时多选择释放β射线的同位素。 脑恶性胶质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52周,是人类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而脑胶质瘤的发生率却占全部脑肿瘤的50%左右,目前对脑胶质瘤的治疗策略临床研究仍然是怎样在手术切除瘤主体的基础上,继续采用多种手段杀灭残存瘤细胞或抑制其增殖。近2年来,作者采用上海美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单克隆抗体标载的I131(131I-chTNT)溶液行脑胶质瘤瘤内组织间液放射免疫治疗5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治疗方法、结果及相关因素予以探讨。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56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8-70岁,平均36岁。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恶性胶质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34例,星形细胞瘤22例(Ⅱ-Ⅲ级)。第一次手术者20例,余为复发后手术病例。 单抗导向放疗的关键问题是输送到肿瘤部位的核素剂量的大 手术中根据肿瘤大小和部位,尽可能在保护脑功能前提下切除肿瘤。行瘤腔彻底止血后,将Omaya化疗囊出药端置入瘤腔内,丝线固定后,将进药端硅胶泵埋于头皮下,避开头皮切口。术后4天口服复方碘溶液1.5ml,3次/日,共服用10天,以封闭甲状腺,减少放射线对甲状腺的损伤。术后7天化疗囊内注入131I-chTNT30mci,15-20天后重复注入一次。二次给药为一个疗程,如有必要行第二疗程治疗,应间隔一个月。 4.副反应 5.结果 所有患者于末次注药后2月复查CT或MRI,并与注药前影像资料进行对比。本组病例中,显效(CR):肿瘤病灶消失,21例(37.5%),有效(PR):病灶缩小﹥50%,24例(42.8%),微效(MR):肿瘤缩小在25%-50%之间,7例(12.5%),恶化(PD):4例(7.1%)。(典型病例如附图所示) 随访期6个月-2年2个月,平均1年2个月。6个月生存者55例,生存率98.2%,1年生存者54例,生存率96.4%,2年生存者52例,生存率92.8%。死亡病例4例,其中1例治疗后4个月死于瘤卒中;1例治疗后9月死于分流术后严重颅内感染;1例治疗后1年3个月死于肿瘤种植性转移;1例治疗后1年4个月后死于肿瘤复发。 6.与疗效有关的问题 |
单克隆抗体标载的I131脑胶质瘤组织间液放射免疫治疗简介:
放射免疫治疗(Radioimmunotherapy,RIT)是以能与肿瘤抗原结合的物质如单克隆抗体,作为靶向载体,偶联放射性核素的肿瘤治疗药物注射入体内与肿瘤细胞相关抗原特异结合达到对肿瘤杀伤而对正常组织损伤很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