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肾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左卡尼汀治疗组(n=24),组内再分为假手术组及再灌注1、6、12 ...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肾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左卡尼汀治疗组(n=24),组内再分为假手术组及再灌注1、6、12 h组。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和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对照组的BUN、Scr再灌注6 h后开始与假手术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和P<0.01);治疗组再灌注12 h的BUN和再灌注6、12 h的Scr也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5和P<0.01),但低于同时点对照组(均P<0.O1),治疗组再灌注12 h后SOD活力显著高于(P<0.01),而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且病理损伤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左卡尼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SOD活性,降低肾脏过氧化程度从而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关键词】左卡尼汀;肾;缺血/再灌注;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al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急性缺血性肾衰(acute renal failure,ARF)及肾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发病因素[1] ,临床上十分常见,但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方法。左卡尼汀(L-carnitine)又名左旋肉碱,在机体脂肪酸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近期研究表明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但对于其在肾IRI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本实验利用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从再灌注的3个时间点观察肾功能、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及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探讨左卡尼汀通过减少自由基损害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对象与方法 1 动物和试剂 1.1 雄性SD大鼠48只(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再分成4小组,即(1)假手术组;(2)缺血/再灌注1 h组;(3)缺血/再灌注6 h组;(4)缺血/再灌注12 h组。每小组6只。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左卡尼汀注射液(批号:0003271,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SOD、MDA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722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BECKMAN GS一15R)。水浴箱(Pharmacia Biotech)。 2 实验方法 2.1 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建立和处理:治疗组术前5 min及术后40 min两次尾静脉注射左卡尼汀500 mg·kg-1[3],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戊巴比妥钠(30 mg·kg-1)腹腔注射麻醉后,沿腹正中线切开腹腔,分离左肾动、静脉,无损血管夹夹闭左肾动脉,同样方法暴露右肾并切除,45 rain后放开血管夹,缝合腹腔并放回鼠笼,给予正常饮食,再灌注1、6、12 h后摘取左肾。假手术组仅行右肾摘除,左肾暴露45 min后取下。 2.2 检测项目:左肾切除前眼睛框后取血,血液经离心后取血清送第二军医大学新药评价中心检测肾功能,左肾沿冠状面切开,一份送组织病理,另一份依据试剂盒说明检测肾皮质组织SOD活力、MDA含量。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数据均以χ-±S表示,计量资料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1 左卡尼汀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的影响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血清BUN、Scr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对照组的BUN、Scr再灌注6 h后开始与假手术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和P<0.01);治疗组再灌注12 h的BUN(P<0.05)和再灌注6、12 h的Scr也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和P<0.01),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见表1。由此可见,左卡尼汀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2 左卡尼汀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肾组织中SOD活性逐渐降低,而MDA含量逐渐升高,再灌注6 h后均与相应的假手术组相比即出现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再灌注12 h后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MDA含量较对照组低(P<0.01),见表2。提示左卡尼汀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都有抑制作用。 3 肾脏病理组织变化 假手术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完整。缺血/再灌注12 h组肾脏病理变化明显,多数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出现水样变性,部分凝固性坏死、脱落,刷状缘消失,管腔狭窄,肾问质血管高度扩张充血,部分肾小球坏死。缺血/再灌注12 h治疗组肾脏病变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明显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水肿,基底膜多完整,肾小管腔略狭窄,偶见内皮细胞脱落,图1,见封2。 讨论 左卡尼汀为一种氨基酸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式为L-β羟一γ三钾氨基丁酸,它本身并不是机体的基本营养素,是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一氧化所必需的辅助因子,可加速转运长链脂肪酸通过线粒体内膜,进人线粒体进行β氧化供能。同时,它还是一种有效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其在缓解氧化应激、减少脂质过氧化中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4]。近期报道表明左卡尼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防护作用的机制与其促进再灌注期糖的有氧氧化,调节糖、脂肪酸氧化的平衡,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抗氧化作用有关[5]。本实验旨在进一步探讨左卡尼汀在肾抗IRI方面的作用及机制。 肾IRI可继发于肾移植、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过程、心跳停止、严重感染等多种情况,是急性缺血性肾衰及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发病因素,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因此目前探索用药物来改善肾IRI的有效方法也受到广泛关注。本实验对照组中,BUN、Scr明显升高,至再灌注6 h即达到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更加明显,提示大鼠的肾功能在再灌注后显著受损,肾组织学损伤严重,因此本研究中ARF造模是成功的。而应用左卡尼汀后再灌注各时点BUN、Scr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组织学损伤也明显减轻,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水样变性,管腔狭窄变减轻,说明左卡尼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能改善肾功能,减轻肾组织损伤。 到目前为止,IRI的发生机制尚未得到彻底阐明,研究表明可能与肾内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s,OFR)增多,细胞内钙超载,能量代谢障碍及某些激素代谢失调等有关。其中,OFR可通过对脂质、蛋白,核苷酸及糖类等进行化学修饰而导致组织损伤,甚至是许多因素损伤组织的最终递质[6]。而肾脏的血流量是心脏的1/4,氧供十分丰富,再灌注后氧自由基产生的机会相对较多,是机体内最容易产生自由基的器官之一。因此,氧自由基是损伤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关键因素[7]。研究表明,SOD为OFR清除剂,对机体的氧化与过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酶通过清除OFR保护肾脏细胞免受损伤。脂质过氧化反应为OFR作用于胞膜多不饱和脂肪酸所致,可产生包括MDA在内的众多裂解产物,故MDA的含量可用来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反映出细胞损伤的程度。而据文献报道,左卡尼汀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并减少OFR的生成,从而对胞膜完整性及膜磷脂起到保护作用[8]。Mister等的研究亦显示在离体肾灌流模型中,左卡尼汀能降低静脉流出液的MDA含量[9]。 本实验建立大鼠在体肾IRI模型,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再灌注6、12 h后SOD活性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而肾组织内MDA含量显著升高,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并与MDA同向变化,表明肾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大量生成,同时机体的自由基防御系统如SOD等抗氧化物功能受损,不能有效清除自由基,自由基大量堆积并攻击富含磷脂的细胞膜,使膜结构破坏,细胞肿胀、破坏,肾组织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功能受损。而治疗组肾组织SOD活性相对升高,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血尿素氮、肌酐亦同步回落,说明左卡尼汀能清除自由基,提高肾组织中SOD活力,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进而减轻再灌注损伤,保护肾功能。 综上所述,左卡尼汀对急性肾IRI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肾脏过氧化程度及增强SOD活性,从而具有抗自由基损伤有关。但左卡尼汀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