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进行的研究显示,接受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是慢性乙肝(CHB)患者发生严重肾功能障碍的独立预测因素,对接受ADV治疗的患者须进行肾功能监测,特别是老年、基线有肾功能损害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该研究发表在《肝脏病学》杂志上。 ADV可引起患者肾功能障碍,但其发生率及临床意义尚无长期随访研究资料,也无临床试验以外的数据。该研究旨在评估临床实践中ADV治疗引起CHB患者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两个社区医疗中心的290例CHB患者入选,其中145例接受ADV(10mg)治疗,145例未接受ADV治疗,两组患者基线特征相似,男性占76.5%,基线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50ml/min,基线血肌酐为0.97~0.99mg/dl,基线肌酐清除率为5.0~85.4ml/min。 ADV组的肾功能障碍(eGFR≤50ml/min)发生率为5例/100例患者/年,未接受治疗组为1.36例/100例患者/年(P=0.02),相对危险为3.68。ADV是严重肾功能障碍的显著预测因素[风险比(HR)=3.49,P=0.03],年龄>50岁(HR=3.49,P=0.087)、基线有轻度肾功能损害(HR=2.36,P=0.074)、高血压和(或)糖尿病(HR=2.36,P=0.074)等因素有增加肾损害趋势。(舒扬) 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根除Hp后BMI增加较多者易患反流性食管炎 我国台湾学者报告,对于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根除Hp后,其体质指数(BMI)可显著增加,其中增加幅度较大者(增加>1.5kg/m2)易新发反流性食管炎。该研究发表在《临床胃肠病学杂志》上。 该研究纳入459例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这些患者均无反流性食管炎,完成Hp根治后随访12个月。 结果显示,350例患者完成随访。从Hp根除后的第2个月开始,患者平均BMI显著增加(P<0.001)。在随访期内,Hp根除导致20%的患者BMI增加幅度>1.5kg/m2,16.3%的患者(57/350例)新发反流性食管炎。 与无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相比,新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基线BMI及食管裂孔疝的患病率更高(P<0.05),BMI增加幅度更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基线BMI高、有食管裂孔疝及BMI增加>1.5kg/m2与根除Hp后新发反流性食管炎独立相关(P<0.05)。 该研究提示,根除Hp可导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BMI显著增加,且与基线BMI高及存在食管裂孔疝一样,是根除Hp后新发反流性食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