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研究: 2:抗病毒治疗疗效因素预测: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应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治疗开始前基线的因素,也有治疗过程中对病毒学应答的因素,两者结合均可预测其治疗后的SVR。 2.1:治疗开始前基线的因素:治疗开始前基线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HCV基因型,其次是病毒载量,其他还有年龄、性别、感染时间、肝脏纤维化程度、有无明 显肥胖、是否合并HBV或HIV感染等因素。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HCV基因型与SVR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一项多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中,MannsMP等报道PEG—INF—d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因1型的SVR率为41%,而基因2型、3型的患者的SVR率均接近80% 。另一项研究 也得出相似的结论,FriedMW等报道PEG—INF—d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患者总体SVR率为56% ,其 中基因1型的SVR率仅为46% ,而基因2型、3型的 患者的SVR 率可达76% 。Hadziyannis S等报道, PEG—INF—d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人 根据利巴韦林量及疗程随机分为4组:PEG—INF— ct2a,1801xg/周,加利巴韦林800mg/d,治疗24周 (24W —LD);PEG—INF—ct2a,180ug/周,加利巴韦 林1000~1200mg/d,治疗24周(24W —SD);PEG— INF—d2a,180~g/周,加利巴韦800mg/d,治疗48 周(48W —LD);PEG—INF—ct2a,180~g/周,加利巴 韦林1000~1200mg/d,治疗48周(48W —SD)。对基 因1型。24W —LD 、24W —SD、48W —LD 、48W —SD 的SVR率分别为29% 、42% 、41% 、52% ;对基因2、3 型,24W —LD 、24W —SD、48W —LD 、48W —SD 的 SVR率分别为84% 、81% 、79% 、80% 。证实在基因1型中,SVR率相对较低,增加利巴韦林量及延长疗程 可望提高SVR率;而对基因2、3型,SVR率相对较 高,低利巴韦林量及24周疗程亦可达到同样治疗效 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基因型是抗病毒治疗效果最 重要的预测因素之一。在目前HCV的6个基因型 中,SVR在基因型2、3最好,基因1型最差,SVR率从 高到低的顺序是基因型2、3、5、4、6、1。 国外文献报道显示,治疗前HCV RNA水平和SVR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Orito等报道61例慢 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24周,发现HCV RNA载量<10。拷贝/毫升者,SVR率达83.3% ,而 HCV RNA 载量> 10。拷贝/毫升者,SVR 率仅 11.1% 。Hadziyannis等研究发现治疗前高病毒载量 (>2×10。拷贝/毫升)主要影响基因1型的SVR 率,而对基因2型、3型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较小。 因此病毒载量是影响抗病毒疗效的另一重要因素,但 其影响程度可能受HCV基因型的限制。综合文献报 道,年轻者小优于年长者、女性优于男性、感染时间短 者优于感染时间长者、肝脏纤维化程度轻者优于纤维 化程度重者、无肥胖者优于明显肥胖者、无合并HBV 或HIV感染者优于合并感染者。治疗前AL T水平 对抗病毒治疗效果基本无影响,但AL T水平下降可 作为治疗前AL T水平较高的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参考 指标。 2.2治疗过程中对病毒学应答的因素: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SVR预测指标是检测12周时的病毒载量。 如治疗12周的血清HCV RNA载量较治疗前的基线 水平下降≥2个数量级(2LoglO),称之为早期病毒学应答(early virological response,EVR)。其中,治疗12 周的血清HCV RNA阴性(<50U/m1)称为完全早期 病毒学应答(cEVR);治疗12周的血清HCV RNA阳 性(>50U/m1)、但较治疗前的基线水平下降≥ 2LoglO者称之为部分早期病毒学应答(pEVR)。如 治疗12周的血清HCV RNA载量较治疗前的基线水 平无明显下降或下降幅度小于2LoglO,称之为无早 期病毒学应答(Non EVR)。多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 已证实,使用目前国际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即PEG — INF—d加利巴韦林治疗,如在治疗12周出现 EVR,则在治疗结束后(基因1型治疗48周,基因2/ 3型治疗24周)SVR率较高,如在治疗12周时为 Non EVR,则在治疗结束后的SVR率较低。经多元 回归分析显示,12周时的EVR可作为SVR率重要的 独立预测因子。因此,国内外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均 将治疗12周是否出现EVR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如出现EVR.则继续治疗。其中,如为cEVR,直至治疗疗 程结束(基因1型治疗48周,基因2/3型治疗24 周);如为pEVR,治疗至第24周再次检测HCV RNA,如为阴性,则继续治疗24周,如为阳性,则应终 止治疗。对治疗12周为Non EVR。则应终止治疗。 因此,认为EVR是最基本的预测指标之一。Fried等 的研究中。接受PEG—INF—Ot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2 周时未获得EVR的患者。SVR率仅为3% ,阴性预测 值达97% 。因此认为,如患者治疗12周时未获得 EVR的患者。由于获得SVR 的可能性很低,建议停 药。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如治疗12周为pEVR, 建议延长疗程以提高SVR率。Ferenci P等报道,如 治疗12周为pEVR,对基因1型和4型治疗72周与 治疗48周相比较。可明显提高SVR(77% VS 37%)。 近年来,学者们提出快速病毒学应答(rapid virological response.RVR)也是SVR率重要的预测因子。 所谓RVR是指治疗4周时检测HCV RNA即为阴性。 Mangia A等报道。对于基因2型、3型的丙型肝炎患 者,如治疗4周出现RVR者,可将疗程缩短至12周, 与标准的24周相比,可达到同样的SVR率。Shiftman M等报告了1291例基因2型、3型的大样本临 床研究结果,其中,666例接受16周治疗,625例接受24周治疗。两组治疗4周取得RVR 共871例 (67% ),治疗16周组获得SVR率为82% ,治疗24周 组获得SVR率为90% ;两组治疗4周没有取得RVR共420例(33% ),治疗16周组获得SVR率为27% , 治疗24周组获得SVR率为49% 。Jensen等报道,对HCV基因1型,如治疗4周出现RVR,则治疗24周 与治疗48周对SVR无显著差异;但对于治疗4周未 取得RVR者,治疗48周的SVR率显著高于治疗24 周的SVR率。Zeuzem等报告,对于基因1型,如治疗4周即出现RVR,治疗24周的SVR率高达89% ,复 发率只有8% ;而治疗4周未出现RVR。虽然治疗12 周出现EVR,但治疗24周的SVR率为25% ,复发率 高达75% 。Berg等也有类似的结果报告。对于基因1 型,如治疗4周时没有出现RVR,治疗72周的复发率 显著低于治疗48周的复发率(23% VS 37% ,P= 0.016)。因此,学者们认为,如治疗4周出现了 RVR,即可将常规治疗疗程缩短一半也可达到同样的 疗效。而对治疗12周未出现cEVR,常需要延长常规 疗程以提高SVR率。因此,近年来,学者们认为RVR 也是最基本的预测指标之一。治疗过程中,4周和12 周时的病毒学应答是临床上有价值的预测工具,能帮 助更合理地进行个体化治疗。 3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新型治疗的研发
|
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研究简介:
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研究:1: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始于1993年。早期使用普通干扰素一d(IFN—d),3次/周,疗程24~48周,疗效较差,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20% ,1998年INF—d加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