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肠溶阿司匹林和蚓激酶肠溶胶囊联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总有效率为97%,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选择12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经头颅MRI证实。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52.2±11.1)岁;病程2—18d;其中不完全性失语20例;右上肢、下肢Ⅱ一Ⅲ瘫痪级30例,右上肢、下肢0一I级瘫痪4例,左上肢、下肢Ⅱ一Ⅲ级瘫痪22例,左上肢、下肢0一I级瘫痪4例;伴糖尿病30,伴高血压病50例。对照组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2.1±13.1)岁;病程2—16d;其中不完全性失语18例,右上肢、下肢Ⅱ一Ⅲ级瘫痪26例。右上肢、下肢0一I级瘫痪6例,左上肢、下肢Ⅱ一Ⅲ级瘫痪24例,左上肢、下肢0一I瘫痪4例;伴糖尿病32例,伴高血压病4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药:蚓激酶肠溶胶囊(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次2粒,每日3次,加用肠溶阿司匹林(哈药集团黑龙江同泰药业有限公司)100mg,每日1次,早上服用,10—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药: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早上服用,10—15d为1个疗程。血液流变检查采用上海医科大学生产的BME一型毛细管式黏度计,各项指标均按该校生物物理教研室的方法进行。 结果全部病例治疗结束血、尿、便常规及心、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显效率为90%,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7.7%,总有效率9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及低切黏度改变较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有变化50例,无变化10例;对照组有变化34例,无变化26例,两组治疗后头部MRI检查结果(头颅MRI变化情况,以病灶大小为依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资料报道全国每年脑血管病新发患者约150万,其中脑梗死达70%,且复发率高达20%~40%现代药理学研究提示:蚓激酶肠溶胶囊(博洛克)具有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和激活纤维蛋白酶原的作用,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降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阻止血栓形成J,适用于血栓和栓塞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性大、无毒性、无明显不良反应并有显著的溶栓效应,可供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血栓药。所以,蚓激酶肠溶胶囊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脑循环血流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改善脑缺血症状,使躯体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肠溶阿司匹林联用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组临床症状治愈率为67%,总显效率为90%,总有效率为97%,与单纯使用肠溶阿司匹林对照组疗效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在全血高切黏度及低切黏度降低改变方面和头颅MRI影像学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所以,肠溶阿司匹林联用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脑梗死较单纯使用肠溶阿斯匹林治疗脑梗死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肠溶阿司匹林和蚓激酶肠溶胶囊联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简介:
导读:肠溶阿司匹林和蚓激酶肠溶胶囊联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总有效率为97%,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蚓激酶肠溶胶囊(博洛克)是以人工培养的一种蚯蚓为原料,采用现代生化分离技术精制而成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