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陈顺乐教授等,紧紧围绕着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SLE发病机制和诊疗策略进行了长达30年系统深入的研究。其相关成果近日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研究组于1984年应用新的自身抗体检测技术在上海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样本量为33668人)SLE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SLE患病率为70例/10万人,女性尤高。证实我国SLE患病率与美国等国家并无明显差异,纠正了中国是SLE高发区的认识误区。 研究组建立了目前亚太地区最大的SLE遗传资源数据库,并成功通过基因组扫描和易感基因精细定位,发现1q23和16q12区域与SLE关联,确定了PBX1和OAZ为SLE易感基因,还发现了I型干扰素及其免疫调控通路在SLE发病中居于重要地位。研究组发现具有抗纤溶酶活性的抗磷脂抗体的致病作用,为改善SLE患者生育情况奠定了理论基础。 研究组在提出适度免疫抑制、个体化系统干预、用药利弊权衡的治疗指导思想和原则后,建立了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喋呤、氯喹的“PMC方案”,用于治疗无内脏累及的轻中度活动SLE,显著减少了感染等合并症;对心、肺、肾等器官,血液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受累的SLE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前,SLE已经从过去的急性致死性疾病转变为可治、可控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者1999年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SLE患者10年生存率从上世纪60年代的25%提高到84%,已达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研究者对该院门诊风湿病患者进行抽样调查(2528例),结果显示90%的患者都能正常工作生活。此外,SLE患者的妊娠禁区也被突破,已经有432例年轻的SLE女性患者成功分娩。 |
系统性红斑狼疮从“不治”变可控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陈顺乐教授等,紧紧围绕着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SLE发病机制和诊疗策略进行了长达30年系统深入的研究。其相关成果近日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