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序贯治疗方案疗效的对比研究
2010-04-07 22:27:49 作者: 新特药房 来源: 互联网 浏览次数: 43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简介:
文 摘:目的 建立抗病毒序贯治疗方案,并采用对比研究评价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3组。抗病毒序贯治疗组30例,接受日达仙治疗8周,1.6mg/次,皮下注射,2次,周,于 ...
文 摘:目的 建立抗病毒序贯治疗方案,并采用对比研究评价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 方法 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3组。抗病毒序贯治疗组30例,接受日达仙治疗8周,1.6mg/次,皮下注射,2次,周,于第5周起加用α-干扰素500MU/次,肌内注射,隔日1次,疗程6个月;HBeAg阴转2个月或α-IFN结束后,使用拉米夫定,100mg/d,用至18个月以上。IFN联合日达仙组14例,接受日达仙和α-干扰素治疗,用法同抗病毒序贯治疗组,疗程为6个月。拉米夫定组30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用法同抗病毒序贯治疗组,疗程18个月以上。结果抗病毒序贯治疗组汁干扰素(α-IFN)联合日达仙组和拉米夫定组的短期ALT复常和HBeAg阴转率(有效率)分别为76.7%、78.6%和13.3%。抗病毒序贯治疗组与α-IFN联合日达仙组的效果相当,均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持续有效率分别为76.7%、57.1%和16.7%。抗病毒序贯治疗组高于α-IFN联合日达仙组和拉米夫定组,治疗费用仅约为IFN联合日达仙组的60%。抗病毒序贯治疗组和α-IFN联合日达仙组中肝损敏感期出现率为47.7%,出现时间为IFN治疗开始后的2~8周,较文献中单用IFN治疗引起的肝损敏感期的出现时间(6~8周)早。结论抗病毒序贯方案有较好的短期和持续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成本效益较好,具有深入研究价值。抗病毒序贯方案提高疗效的机制可能与治疗早期日达仙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后期拉米夫定特效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