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华蟾素;干扰素 中药制剂华蟾素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同时有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等作用。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公认的是早期、合适的抗病毒治疗能延长乙肝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阻止肝癌、肝硬化的发生。干扰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但华蟾素与干扰素的联合临床报道罕见。现将我院应用华蟾素联合普通短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间住院及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华蟾素联合干扰素治疗组36例及干扰素对照组44例。治疗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18~58岁,平均(40.3±3.04)岁;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0~59岁,平均(40.6±3.76)岁。两组年龄、性别、治疗前的转氨酶(ALT)、HBV DNA等均无差异。 1.2 入选病例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所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治疗前未使用过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筛选前6个月内ALT水平有一次在80~400 U/ml,HBVDNA>1.0×105 copies/ml,HBeAg(+)。排除标准:重叠其他病毒性肝炎及其他病毒感染,以及继发性肝损害,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治疗组华蟾素片(安徽金蟾生化股份公司产品)3片,每日3次口服,用干扰素α2b(英特龙,深圳海王公司产品)600万单位,前半月每日1次,肌注,以后每周3次,肌注;对照组干扰素α2b 600万单位,前半月每日1次,肌注,以后每周3次,肌注。两组均未使用其他护肝、降酶的药物。 1.4 观察指标 两组均在用药前、治疗24周、 48周统一留血清检测HBV DNA定量、肝功能。采用罗氏公司全自动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检测HBV DNA(试剂由上海申有有限公司提供)。肝功能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5 统计学方法 见表1。结果显示,华蟾素联合干扰素治疗组治疗24周、48周后HBeAg、HBV DNA、肝功能复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主要为干扰素常见的发热、乏力、纳差、白细胞下降等,均为一过性反应,治疗8周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未发生华蟾素的不良反应与实验异常。 我国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约3 000万,预测15%~40%最终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疾病发生发展已成为共识[2]。 华蟾素片是以中华大蟾蜍的阴干全皮为主要原料制成,是我国传统中药。据我国医学文献记载,华蟾素性味辛凉,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效,且能提高细胞性和体液性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DNA、RNA的合成[3]。由于华蟾素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并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促进HBeAg转阴,有防止乙肝慢性病变和癌变的功能。现代的实验研究也表明:华蟾素能提高T淋巴细胞和IgG、IgA的含量,因此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升高白细胞。 干扰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可溶性糖蛋白。干扰素的生物活性有较严格的种属特异性,即某一种属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只能作用于相同种属的细胞。干扰素不仅能在HBV的复制、表达等多个环节发挥抗病毒作用,而且能够调动宿主的免疫功能,形成双重机制的抗病毒活性使得乙型肝炎e抗原/抗Hbe血清转换率较高,复发率较低,尤其是不易产生耐药性病毒变异[4]。 Ⅰ型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较强,它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对多种病毒如DNA病毒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但这种效应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宿主细胞的作用引起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 |
华蟾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华蟾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短效干扰素针600万单位,每周3次,肌注;另加华蟾素片3片,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短 ... 关键字:慢性乙型肝炎;华蟾素;干扰素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